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靖岳《书声墨香—状元井》[朗诵:芳菲、姜德生]

书声墨香—状元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借着朱熹《春日》里优美的时光,披着一身金色的阳光,踏着《长歌行》的节拍,溯流而上追寻那琅琅书声浓浓墨香。我们一行人到了莆田市城厢区延寿村“状元井”探古寻幽,“激扬文字”。

状元井南侧竖着二块石碑,一块正面铭文状元井,莆田市城厢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二00四年十二月二日公布,二00五年元月十日立。背面铭文状元井,又名徐井,创建于唐乾符四年。井围为圆形瓜楞式,直径三米,原井内横截一竖石分两旁,左旁水浊而重,右旁水清而轻,迄今井围完整无损,井水清如故。莆田徐氏委员会,二00五年春。另一块正面有铭文状元井。延寿徐族裔崇民、碧玉、碧琳、建立、崇实、碧环、碧瑷、建业。重修公元二00三年。其背面刻有《徐井》胜跡记据旧府志载:“在拱辰门外延寿桥西其井八角,井内横截一竖石分两旁,左旁水浊而重,右旁水清而轻。唐乾宁四年(公元八九四年),僧涅槃为状元徐寅公凿,至八世孙尚书铎公刻石于栏,名《徐井》云。迄今验之清浊轻重如固。”延寿村八角徐井因是唐状元徐寅及宋状元徐铎祖孙世代饮用之水井,故名曰《状元井》……

我走着,每一脚踏在散发历史沉香石板上都是一个响吻,见得井周为半月形水池,井台周围呈八角形的围栏为后人所修,采用614#花岗石正方形钻石形柱子,衔接长方形栏板,虽然没有雕栏玉砌,但风格自然朴实,令人领略原汁原味的景色。井台铺设条石,规格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井口的井围仍为旧物,是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圆形,以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见证了岁月,见证了历史。

石头砌筑井壁,今看不到井水左浊右清这一奇特的景观了,但看到井石少许淡绿的苔藓。井水盈盈带着远古的气息,清澈甘甜的井水触手可及,水平如镜,井水中的世界,天色映照,我拍照的姿势倒影入井里,清晰而文静,让我沉迷在梦幻诗词物语的世界里。这景象便有了水天一色的意蕴,忽然觉一股灵气飒然而至,清新舒适沁入心田,感觉很称心快意,精气神都在提升。激情澎湃,感慨系之,情不自禁吟诵徐寅的诗句: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肥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

毛乾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沐浴阳光,吸吮着阳光与井水洋溢着丝丝的甜味,任时间一点一滴地流淌。敬畏这沾满灵气的状元井,仿佛看见既幸运又多舛的徐寅正穿越时空向我们地走来,讲述着励志故事、激励后昆努力奋进是美好的未来。

徐寅努力读书,刻苦好学,遍览群书,博通经史,诗书满腹,学识渊博,力图报国,感慨万端以“涧底松”自比:“涧底青松不染尘,未逢良匠竟谁分。龙盘劲节岩前见,鹤唳翠梢天上闻。大厦可营谁择木,女萝相附欲凌云。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竟此君。”表达自己是大厦栋梁之材,只是因为未逢良匠,龙蟠凤逸,然而他坚信,如今虽地势偏居涧底,才高运蹇,但内心的鸿鹄之志,却胜过修竹,千帆过尽后会有迎接旭日东升的那一天。

唐乾宁元年(894),他应礼部试,题为《止戈为武赋》,他不假思索,提起笔来,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支蜡烛刚点完,就交卷了。文中有“破山加点,拟戍无人”句。原来这是在暗示“山”字去掉最后画,在中画加一横点,便成“止”字,“戍”字去掉左边“人”字,仅存“戈”字,“止”与“戈”两个字合成“武”字。根据“武”字是“止”和戈”两字合成的,从而认为消灭割据暴乱,卷甲韬戈,绝薪止火,武偃文修,正理平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达到民富国强。此赋极为礼部侍郎李怿伯乐一顾,认为徐寅自出机杼,崇论宏议,字字珠玑,不禁拍案叫绝,誉他雄才大略。

李怿将徐寅所作篇章呈报唐昭宗皇帝,皇帝对此非常赞赏,遂尔徐寅为状元,并赐号“锦绣堆”。

有位宦官妒贤疾能出其不虞,不择手段递上虚假信息用心险恶的奏本,其本曰:昔日黄巢犯上作乱,匪军过闽莆田,徐寅与其将领结为异姓兄弟。其虽不参与谋为不轨,究非安分之辈,今名为状元,出仕恐不免结党营私,请为革去功名,以为结交匪类者戒,云云。

昭宗帝派人密查之。纯属凭空捏造,子虚乌有,时唐末宦官弄权,小人当道,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后取徐寅进士第四名,授秘书省正字。

徐寅针对当时社会,鼻头出火作《人生几何赋》,严如鈇钺当时的世家大族:“南陵公子,绿鬓改而华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朝哭。梦幻吞侵,朝浮夕沉。”文辞一经传出,声誉鹊起,赞不绝口,名重天下,于是长安人一时竞相传写,以致长安纸贵。

日本、高丽(朝鲜)等国得到徐寅的硬语盘空《人生几何赋》《斩蛇剑赋》《御沟流水赋》,其为人十袭珍藏,家家以泥金书写,列为屏障。

唐天复年间(901-904),徐寅漫游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时朱全忠为梁王,兼制四镇,欲聘徐寅为幕僚,但要他改《人生几何赋》中的“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句(亦作三皇五帝,不死何归)为朱全忠歌功颂德,但他说:“臣宁愿无官,不愿改赋。”朱全忠一时无可奈何。

一日,朱全忠请徐寅饮酒,徐寅喝得酒兴高至,说话间转喉触讳,因惧遭不测,又恐无法逃脱,出于无奈情急智生乃曲意而作《游大梁赋》。赋中有“千金汉将(指韩信),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指李克用),望英风而胆落。”据说朱全忠说过自已曾梦见韩信传授兵法,又和瞎了一眼的沙陀人李克用有仇,所以读到这两句时转嗔为喜,如获至宝,叫人取五百匹绢赠给他,并放返福建。

福建当时是闽王王审知当政,他欣赏徐寅为人正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邀请他商讨治闽大事。徐寅讲析细密,有条不紊,立论无懈可击,不同凡响,礼聘他入幕。徐寅提出“轻徭薄敛,抚民休息”之策,协助王审知修长乐海堤,建十个斗门,旱可蓄水,涝可泄洪,灌溉千亩良田,粮食丰收,民心安定。自此,八闽大地积极兴修水利,漳州、泉州等地仓廪盈实。

梁龙德三年(923),李存勖,灭梁称帝,是为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时闽王王审知派使者贺他登位,他突如其来问使者说:“徐寅无恙否?”又问:“寅指斥先帝(指李克用),尔国何以容之?”使者回国,把庄宗的话转告王审知,他叫守门的人不要再引接徐寅。

徐寅厌倦这乌烟瘴气、险象横生的官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辛酸他已饱尝太多,于是便携其家眷返回故乡莆田延寿村,韫椟而藏。

徐寅急公好义慷慨解囊博施于民,在延寿桥头南侧建了一座书楼,书楼建成后又亲题“延寿万卷书楼”匾额,其藏书多的不计其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书楼不仅借书给学子阅读,还定期举行讲学,深受人们的赞誉,赢得了“壶公山下千钟粟,延寿桥头万卷书”的美称。

据史载,徐寅著有《探龙集》《钓矶文集》《雅道机要》等传世。其诗267首收进《全唐诗》,编为4卷,《全唐文》《唐文拾遗》各收其赋1卷,彰显其光彩。

徐寅八世孙徐铎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科殿试时“复魁天下”,成就了“龙虎榜上孙嗣祖”的佳话,人称“一门两状元”。徐铎在宋朝当了吏部尚书,在井的围栏石上刻下“徐井”二字。

状元井历经千载的岁月,留下的不仅是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时至今日人们学习徐寅悬梁刺股的精神,传承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见证了书声墨香之新象。

感恩

作者. 主播风采



郑靖岳,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木兰溪的传说》由市省政府部门选送中央,以150名内入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网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地名故事。获《人民日报》客户端奖。获莆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精神文明精神建设办公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家风家训家教”主题征文三等奖。获“第六届全球妈祖文化征文大赛”三等奖。获鲁山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联、县作家协会面向社会举办鲁山县首届“清风杯”廉洁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获运城市纪委监委联合文旅局、运城日报面向社会举办“清廉运城”主题征文三等奖。多篇作品录入《莆田市文史资料》。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湄洲日报》《莆田晚报》《莆田侨乡时报》等报刊及众多媒体平台发表亦有获奖,有些被百度及头条收藏及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徐氏状元
晚唐律赋三大家之一,诏赐状元,他的《人生几何赋》使长安纸贵
莆田千年“状元井”成废坑 左清右浊曾养一方水土
喝火令《过绶溪公园状元桥》
莆田人文l 延寿溪畔话状元
宋朝布衣(黄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