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学生时代

梁守志

1962年深秋。
金黄色的玉米、谷子,红了脸的高粱、虹豆已堆满打谷场上。村里的伯伯、叔叔们正在忙着收秋,度完秋假的学生哥姐们早已如期开学。
这天上午,妈妈一手拽着我,一手提着装有作业本、铅笔、纸张等学习用具的花布书包,引着我去了村西小学读书。
我怀着无比高兴、激动不已的一颗童心,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跟着年轻的妈妈迅疾行走在嵌有深深车轮痕迹的乡间黄土道上,远远看见几间简易土屋,掩隐在飘零着枯黄叶子的高耸的青杨树下,这就是山村小学校。
我赶在妈妈的前面,急匆匆跑向学校,来到低矮的学校东墙下,校园内传来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一位老师——也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正在院墙一角遥望着校外北面广袤的原野。
老师三十多岁,结实的身子,披一件黑色棉衣,戴一顶黄色的呢帽子,面色红润,表情和蔼。当我腼腆、胆怯地走到他的跟前时,他俯下身子,从衣兜里掏出干净的手绢轻轻揩去我满脸汗珠,微笑着仔细听取妈妈介绍我的情况,知悉我是跟随妈妈近期内从塞外古城大同归来,在国家处于最困难时期,妈妈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回到繁峙故乡,因此耽误了我的上学时间。
下课铃响了,我接过妈妈手中的书包,依依不舍,忐忑不安,低着头,没有吭声。
老师看着我这名中途报名入学的新学生,沉思片刻,缓缓对妈妈说:“孩子已经九岁了,学前在家中跟妈妈学习,已认得几百字。现在就让他破例从二年级开始学习吧!相信孩子会很快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进程的。”
从此,我就踏入校园,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开始了人生最为宝贵的学生时代、金色童年。
刚来班上,同学们都已领到了崭新的《语文》、《算术》等课本。老师就把他讲课用的教材送给我,让我没有耽误正常的学习进程。
我的母校座落于村子西边的河岸一侧,北面数百米处是贯通全县东西的砂石公路,即1968年以后修筑的“原平——北京”国家二级公路,每天车辆不断,人来人往。夏天,校园周围庄稼碧绿,树木成荫,小溪潺潺,山花烂漫,清香弥漫。冬天,雪花飞舞,晶莹洁白。远处山坡上牛羊成群、叫声咩咩。我们放学时排着队形,唱着歌儿,兴高采烈。
学校一共有两大间简易房子。西间为教室兼伙房;东间室内有两道大炕,分为西炕(一、三年级使用),东炕(二、四年级),冬季就在这里上课,四个年级同在一室,当地放置一个黄土做成的焦炭炉子,一块黑板竖于正面墙壁,老师给我们轮流讲课。
炕上铺着乡亲们编织的高粱杆席子,大家写字的炕桌则是用学校院内茁壮、茂盛生长的杨树砍伐锯开后制成的长条形木板。墙上挂着老师手工制作的、放置课本、作业的的硬纸书袋,袋子上老师书写着优美的毛笔楷字:
好好学习 做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接班人
天天向上 为祖国为人民我们时刻准备着
老师的启蒙教育,鼓舞、指引着我们这些山村孩子的幼稚心灵,从这两间简易土屋里,走出一个个没有辜负老师期望、妈妈心愿的莘莘学子。
我被补入二年级后坐在东炕的最后一排边上。后面恰好是老师批改作业的地方。我写作业、背课文时,养成全神贯注只争朝夕的习惯。好像任何时候老师都在看着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我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升入三年级后我离开了紧挨老师的这个座位。土炕、草席、木板条形长桌子,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学习“伴侣”,是我后来曾经使用过精致、贵重的办公桌无法比拟的“珍品”。
那时,我所在的年级仅有五、六个同学,都是本村的。挨我坐的是同姓、同龄(属马)族妹俊风,接下来依次是族姐娥娥。族姐小学毕业后再未升学,九十年代,我去她所在地工作时,她的孩子曾来找我,因为忙,始终没有去看她;清风和爱人(我完小同学)在省城电力系统工作,退休后我曾和她联系过一次。
男同学小虎,是幼年时挚友,他曾和我、俊风一起去完小读书,后一直在村。他的爱人是一位四川籍嫂子,非常勤劳、朴素、热情。因忙我很少回乡看他。
刚刚入学时,班里学习成绩数俊风最好,次年考试计分我就超越了她。
几十年后,我到她家拜见时,她为我端上水果、热茶,互相问候后,谈起当年学习时,她忽然笑着说:“程哥,那会儿本来我是咱老师赏识的学生,自从你来到咱班后,我再也没有超过你,你还是学习委员,臂章戴两杠(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委员)。我气愤极了,真是恨你。”说到这里,我俩不禁前俯后仰大笑起来,她的眼角滴下泪来。
俊风的爱人和我是同年战友,后转业至县工行任职,她的两个女儿已工作,成家,现三世同堂,幸福欢乐。
那个时代的往事,回想起来,最纯真、最开心、最美好。
从那时起,我在不足二百人的偏僻小村,度过了三年小学生活,为学校冠名、为老师争光、为妈妈高兴。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每年“六一”全公社各学校从未获得超过我们的名次。
老师,我们学习中的严师,生活中胜似父母。
记的每次发下作文本时,我看到他批阅的非常细致,从文字结构、语言运用、主题思想,都给以肯定,指出不足。从那时起,我对于语文知识就产生了偏爱。
我们的作文簿都是老师亲自用木制印板印的麻纸,毛笔小楷,一笔一划,认真书写。老师教给我们的道理,引导了我的五十多年人生旅途。
每年的立夏、端午、冬至等节日,老师就和我们一起进餐。大家觉得能和老师在一起,太高兴了。在那特殊的困难年代,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像严父、慈母一样是天下最亲的人。
那个年代,那种心情,再也不会重现、永远无法复制。
1985年春,老师因病来县城就诊住院。
那个难忘的夜晚,我和爱人英子一直守护在老师跟前左右。
在白炽灯光照射下,衰弱的老师仰躺在病床上,面色憔悴,皮肤蜡黄,吸着氧气,不能说话。那天我特意身着橄榄色警装,握着他干瘪、无力、冰凉的手,我不愿让他孤单、痛苦,我想尽力靠近他、保护他、安慰他。可能我的笨拙动作,触动了老师的心灵,他的干涸眼角流下细泪两行。
几天后,我和同学们、乡亲们怀着崇敬、遗憾、悲痛的心情送别恩师,看着他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想,几十年来曾受到老师亲切教诲、热忱指引的学生,小小村庄、京原路畔、滹沱河岸的故乡学子、在外游子,如今,都会记得我们敬爱的王五全老师的。
1965年夏,我和小虎、俊风首次离家到五、六里之外的邻村读完小。
我们三人都是十二岁的孩子,每人背一大篮子干粮,妈妈做的红高梁熟饭、野菜团子、干咸菜,没有米粒,没有肉蛋,没有牛奶,没有热菜。干粮冬天能放置时间长些,夏天数日后就变质变味,难以下口。
我们的班主任侯民选老师,他的生活和学生没有两样。
老师教我们学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红珊瑚》等歌曲,至今还流淌在我的心头。
老师四十来岁,干炼、精神,讲授语文、算术、音乐等课程时大家鸦雀无声。老师曾说过,一定要把我送进全县最好的中学,这句五十年前的话,我依然未忘。
我曾写过一篇作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讲述母亲二、三事》,被老师选编粘在教室壁报上,供全班同学观赏。可以说,我酷爱文学,自此开始。
从那时起,我开始阅读《红旗飘飘》、《星火燎原》、《欧阳海之歌》、《长征组歌》《青春之歌》等文学作品,文中的精美文字,影响了我后来思想、情操、精神的定格形成。
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我们正常的学习机会,失去了学生时代的理想向往,再也未能亲耳聆听老师的亲切话语。
随着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布满老师那间狭小宿舍的门窗、玻璃,有时刚刚粘上,墨迹未干,浆糊还湿,又被覆盖。
期间我也曾给老师写过一篇“大字报”,贴在他的宿舍对面的墙上。
内容如下:(根据回忆整理)

侯老师: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在全国全校全面展开。在这场运动中每个人都要接受严峻的考验,锤炼自己的灵魂,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老师我希望您坚决听党的话,正确对待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
老师,您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解放后为党做了一些工作,在学校教育培养了许多学生。但您仍然有旧观念、旧思想、旧文化需要进行改造,根本转变。
老师,通过这场运动,您要树立为劳动人民服务思想,彻底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坚决站在革命师生一边来,我们还是欢迎您的,还会承认您是我们的老师的。

                                    五年级学生晓程
                                    1966626

那天,我正在教室学习,看见老师站在他的宿舍前面,看着对面墙上那张“大字报”,一边一字一句慢慢念,一边在小本子上一笔一划认真记录,一边不时摘下眼镜用手绢擦拭眼泪。我想,我写的那些文字在当时那种笼罩着“揪出”、“打倒”、“炮轰”的氛围中可能稍稍安抚了他动荡的心扉,或许文中有丝缕的隐约温暖慰藉了他那痛苦的心灵。
数年后我进入县城,有时在街头偶遇老师,就把他请到单位,让他小憩一会,与他共叙学校生活,向他告知我出校后的点滴收获,中午让老师吃上一顿可口的热食饭菜。看得出来,他的欣慰、满意。每次返回时,我还买点食品给师母捎去。
一次,县里开“三干”会议,我在大会资料组工作。中午回机关时恰巧碰见老师,我请他到招待所饭厅就餐。老师说他从来也没到过这种场面。
1968年春,当我们将要离校前夕,班里来了刚刚从忻师毕业的刘瑞兰老师,她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唯一女老师。那时她正值年轻,工作方式新颖,热爱体育,讲课动听,声音甜美,黑板上粉笔字工整、娟美,对我们热情关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因事去峨矿技校巧遇老师,她满脸笑容,充满喜悦,风采依然如同当年。她一下子就叫出我的名字,高兴地详细打问我和其他同学们的近况,问这问那。言谈中,得知她的孩子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留学归来,现在中科院供职,曾是“首都十佳青年”。
听到这里,我代表当年同学祝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回望当年,学校生活,老师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殷切期望,已深深镌刻我的心中,激励着我的人生道路。
2016年新年来临,电话送来了年已古稀,现居于本县砂河镇三圣寺一角的初中郭健老师亲切的声音,老人的话语倾注着对我的真挚关怀,师生情结。顿时,我无比愧疚,阵阵不安,老师那慈祥、可敬的面容展现眼前。
我不由自主,用笨拙颤抖的手写下我的心语,呈送老师。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严寒凛冽,年关已近,春天将至。
听着您电话上慈父般的关心、关怀、关爱,如一抹早春的温暖,沁入我的心脾,似一剂甘甜良药,浸入我的脏腑;像一场清凉的雨露,洒落于我那干枯焦裂的久旱禾田……
此时此刻,我的干涸心绪又回到四十五年前的久远岁月……
那年盛夏,我身披草屑,带着汗渍,踏着泥泞,怀揣您的召唤,从南坡脚下广袤的原野土地一路小跑,气喘吁吁,急匆匆来到永兴这座神圣殿堂,最高学府,聆听您的亲切教诲,接受您的知识传播,一天天、一年年,在您身边成长、成熟、成人。
此后,无论在西北边陲,戈壁沙漠,雪域高原,世界屋脊;还是回山西故乡,同蒲线上,平型关下,滹源大地;我一直牢记您的殷殷期望,深切教诲,印痕心中,铭刻脑际……
O一四年四月八日,在繁峙嘉盛隆宾馆的明亮大厅,来自四面八方的师兄师姐们衣冠楚楚、满面春风,和您相见。在那欢声笑语充满温馨的气氛中,大家互道珍重问候,倾吐分别多年感慨……
我犹如一名考场下来的落榜者,战战兢兢、无颜以对,语无论次,不知道该向老师、学友喃喃什么……
看着慈祥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我依稀觉得岁月远去,当年师生情结依存,浓烈情感永久……
我看着当年的同学,如今居住于流砂河岸的文元兄、朝台路畔的三翠姐、晋阳城下的福恩弟、太旧路下的青青妹、近在咫尺的玉德兄,遥想东北的福安兄,他们对我的深沉慰藉,情真意切,感我肺腑、动我肝肠,一席席、一幕幕,跃入眼帘、镌刻心中……
尊敬的老师、热情的同学,你们的盛情,鼓舞着我的往后道路、未来征程;激励着我用颤抖的笔管,展开干涩的纸张,笨拙的抒写当年曾经和恩师、同学的学习生活,峥嵘岁月、永远情结……
亲爱的老师、同学,我永远会记着您们的!祝愿大家健康、平安、幸福、美好!
欢声笑语重萦绕
校园四十五年前
草屋寒舍寸心暖
呕心沥血慈母面
滹源征战未能忘
高原戍边倍思念
少年老大归来时
浓厚情谊胜当年
                               晓程于乙未年末
  (作于2015年12月山西繁峙陋室)    

峥嵘岁月

列车情思

远山夜话

黎明之前

重上公主寺

初冬回忆

妈妈的童年

母亲节的思念

难忘1937

在世界屋脊上行军

政委送我去参军

送给妈妈的金达莱

藏北——1975

京原路上忆当年

致毕淑敏大姐的信

万水千山总关情

甘将热血沃中华

超过4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七)
三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上册期末自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品德期中卷
102.开学第六天:意志力是个什么梗
推荐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乡村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