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踏访鳌子头 回望峥嵘岁月



踏访鳌子头  回望峥嵘岁月
——上世纪60年代鳌子头村引水纪实
席国隆

2020年元旦前,我上门拜访了李宏如主任。那时李老正在编撰《繁峙珍稀古树名目》一书。李老谦逊儒雅,求真务实,严谨好学的作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与李老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鳌子头村的一些过往,也揭开了尘封了距今约60年的那段关于鳌子头村引水、摆脱干旱困境的峥嵘岁月。听着老人的讲述,我仿佛也进入了那个奋斗的激情澎湃的年代。之后,我实地踏访了当年引水工程所在的几处沟坎、坡梁,见景生情,感触良多。

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与各种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历史,是不断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历史,是战天斗地、对美好生活向往并为之奋斗的历史。我国从来就不乏有与天斗与地斗,立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状况的范例,如河南辉县的郭亮村、山西陵川县的锡崖沟等。而当年鳌子头村引水成功的范例就是我县人民战胜困难征服自然最好的精神体现。

一、干鳌头

当地素有“鳌头不川,辉峪不山”的说法。上世纪60年代,地处五台山北麓的鳌头村是一块地势崎岖、水源稀缺的贫瘠之地,水成了鳌子头村人最急难愁盼的事。整个村一直因为“水”而困扰多年。人说鳌头村民有“三盼”,一盼老天爷多降及时雨,二盼水能流进田间地头灌溉庄稼,三盼取水不用走出村庄。因为缺水,人们只能保证平时的吃喝用水,不敢用于洗漱、洗衣、打扫家,即使用一点也是重复多次使用,直到脏得快成黑糊糊才舍得倒掉,洗澡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因卫生条件不好,人们衣服脏兮兮,蓬头垢面比比皆是,头上身上生虮子虱子更是常见的事。

生活用水捉襟见肘也还罢了。“民以食为天”,没有水,庄稼得不到有效灌溉,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缺水导致缺粮成为了现实。无论人、畜、植物都逃不过饥渴的命运,在农业为主的年代,缺粮致贫,鳌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干鳌头”。干有两重含义,一是无水,二是贫困。20多年来鳌头村没有娶进来过一个新媳妇,三四十岁的光棍到处都是。仅仅成家一户,也是娶得本村的养闺女。而本村的姑娘一长大就着急外聘,想赶紧脱离这个生她养她的村庄。缺水像噩梦一样笼罩着每一个村民。

   二、水源

鳌子头村附近有四处水源地,分别为小泉沟,大泉沟,瓦筒沟、没底泉。

大泉沟沟深约有五华里,水在沟腰处,位置高于村,自然条件较好,便于引水。沟有三处泉眼,依次为驴圈旮旯,羊圈梁沟底和拴马坪,驴圈旮旯和拴马坪相距近百米。

瓦筒沟,位于鳌子头旧村东南,距村约3华里,是一条长约4里的山沟,沟中有泉水,泉眼地名为东田沿。瓦筒沟之名历代相传,但不知其因。直到1950年,沟口西岸村民石秀仑的一块地名叫龙脖里的耕地塌出一个古代接水的瓦筒,人们才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瓦筒长约70厘米,粗约20厘米,内经约15厘米,圆筒状,一头有接口,瓦筒距地表1米多深,据考是一千多年前往村里引水的遗物,可惜这个瓦筒没有保存下来。

没底泉,位于鳌子头旧村东南,坨顶盖与安家岭之间。距村也约3华里。这是一块特殊的地方,是滹沱河南岸地壳的断层处,地块常下沉,所以没底。此处形成东西直径约400—500米的一个盆地,落差约30至50米,沟底有泉,故名没底泉,泉眼位于龙海沟沟口。这里有古代湖底的沉积岩,是研究地壳变化的理想地方。

小泉沟是离村最近的水源地,在村南对正约1里地的沟下。虽然离村近,但是水量小,用村民话说:“小到比小孩子尿尿还要小”,这是村民经常去挑水的地方。到小泉沟挑水需要沿着羊肠小道下沟,坡陡路窄,很是不易。这且不说,小泉沟有两个坑,逢大雨天还好,天旱雨水少时,人们需要等好长时间排队用瓢舀水,根本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这种情况在春冬更甚,春天播种、种西瓜等作物时,需挑水浇苗提高成活率。在这里的人们接一瓢水还要等好长时间,有人排队等不及,便到从离村3里远的大泉沟去挑水,还有人到3里以外的没底泉挑水。可以说挑水成了村民一天的主要任务,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从担着空桶下沟到排队舀水,再到上到沟顶回村,有摇摇晃晃、小心翼翼仍沿路洒水溢水,上沟了只剩半桶水的;也常常有人失足摔跤,把水撒了一地哭过一阵再下沟挑水的;也有老人因体弱多病,挑不上水而仰天长叹的。到了冬天水坑结冰,人们更是要打穿冰层去取水,小路变得更加湿滑。水啊,成了压在每个人心上的一块沉重的大石!

三、引水

穷则思变。不引水,年轻人成不了家,村子里的希望在哪里?不引水,我们现在包括以后的子孙们就要继续穷下去。形势逼人,必须拔掉穷根,多年来深受水困影响的村民达成了共识:引水。

(一)先引大泉沟。1964年,村民在村支部书记李宏如的带领下开始了从大泉沟修渠引水的工程。受经济条件所限,村民们从没底泉背着白胶泥铺渠,因白胶泥防渗漏的功能稍好。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持续不了多久,水就断流了。次年秋天,村里联系了部分水泥管,而管与管之间没有合适的泥缝材料,工程仍采用白水泥泥缝的方法,水流了几天,终于流到了大泉沟沟口了,谁知泥缝的胶泥又因渗漏冲开,水再次断流。没有水泥怎么办,可水泥是当时稀缺紧俏的建材呀!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困难是有,可这些困难难不住聪明勤劳的鳌子头村人民。有人想办法将部分水泥管捣烂捣碎,碾成粉末,过筛后再用,这个办法奏效,用了一段时间。但此法损毁了不少水泥管,且工序繁琐效率低。后来引水的事传到了当时县委王峥书记的耳中,他震惊而又高兴,想办法批出来好多水泥,村里人找车从城里拉了回来才解了燃眉之急。

难事一件接着一件,水泥的问题暂时缓解了,但托制水泥管的技术难题又摆在了众人的面前。外形六棱,长约1米,直径3寸的大管合起来对缝,外模具用铁丝箍上三道,里面用原木棒撑住做模具,水泥管成型后,圆木棒却抽不出来了,成了“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可怎么引水呀?李宏如书记苦苦思索,一夜未眠,第二天他采用大头小尾的方法,用茭杆粗头对木小,细头对木大,里面相等,将茭杆用牛皮纸、布等包裹,放入六棱木头中,当时制的水泥管内无钢筋,直接将水泥捣实凝固成型,之后,抽出茭杆,扯开牛皮纸,松开三道箍后,管成可投入使用。

为了解决冬天冻管的问题,他们将管子埋于深土之中,保证天寒地冻之时仍能过水。

经过1965年的大干快上,1966年,大泉沟的水顺利进村,村民们早早就来到水渠边,那场景,象等待迎接一位来自远方极其尊贵的客人。看着流进村的汩汩泉水,有的村民用手捧起,喝上一口甜丝丝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有的因为激动,眼圈红了,眼眶湿润了,流下了难以抑制的泪水,那泪水是苦涩,是幸福,是感动,只有他们心中最明白。是啊,这些年为了水,他们真的太难了!

有了水,村民们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村民终于打破了困扰多年的缺水问题,解决了水贵如油、靠天吃饭的困境。

从此之后,他们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大方的用水洗脸、洗澡、洗衣服,不用为了水每天走十几里山路,也不用担心旱灾发生时无法生存。

(二)再战瓦筒沟。因大泉沟水量不大,难以满足全村人的用水量,1970年,村民们又开始了瓦筒沟东黄土坡的引水工程。瓦筒沟不同于大泉沟,沟窄,车是到不了跟前的,水管需从石崖过,从梁上过,引水更难,工程难度极大。好多地方需要打眼,放炮劈山。许多村民腰挂粗绳,悬在半沟中冒险工作。如果能一直这样还算好的,实际上因资金暂缺,村里通常是买不起炸药的,多数工程依靠纯人工完成,实在不行的时候才采用炸药爆破。这中间还要解决多处落差的问题。人工就意味着付出时间、血水和汗水,可以说这次引水就是纯人工制作,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的条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瓦筒沟引水成功。

(三)三战没底泉。没底泉原来是无路可以通行的。开路挖渠是为了走车引水,当时也是铺管通了水的。但因该处地质结构的原因,地层变化下陷,水泥管常常受应力的作用而折断。虽修补更换过几次,但与事无补,终不长久,最终引水未能全面成功。

几次施工中,在梁上在半坡在沟底,到处都能看到村民们密密麻麻、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挖渠、挑土、拉车、抬管、打夯,匆匆忙忙,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四、成效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村民几年不懈的努力,鳌子头村南的几处水流汇合进村了,村里困扰多年的人畜饮用水问题得以解决。至此,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苦日子。

村里修了圆形、长形,大小水库3处,又修了一座蓄水池,圆形的蓄水池可灌溉耕地100亩左右。兴福寺周围的水地还种上了白菜,越冬前,村民还可以分到冬储大白菜。鳌子头村也因引水解困而名声大震,紧接着全村迎娶进来30多个新媳妇,村里欢声笑语,孩童追逐,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充满了希望。从此,“干鳌头”的穷名也一去不复返了。

五、模范

时势造英雄,苦干出劳模。在当时那个艰难困苦的施工环境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石润合、石顺弟就是他们之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强大的干劲鼓舞了许多人,让当时无数想要动摇的人坚持了下来。

1964年,在大泉沟的沟口处需要碹一处10米长的涵洞,需要用“木牛”支模型,木牛是工人用木头制作的模具。当时40多岁的石润合为了方便尽快施工,自荐说“这事不用愁,我来当木牛”,他弓着腰用麻袋披背,上面的工匠用石头和砖块放在他这个用人体充当的木牛背上,待用楔子把砖、石块挤紧固定后,他才可以退出来。每次进度约有一尺左右,就这样走一截,退一截,重复了30多次,几次腰酸背痛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硬是完成了这段碹涵洞的工程。

还有被称为“铁姑娘”的石顺弟,她身体壮实,走步如风,村人起绰号叫“愣小子”。在大泉沟修渠引水时为防渗漏,需用白胶泥铺底,而白胶泥在没底泉的沟里。当时一般年轻人背百十来斤就不少了,而十六七岁的姑娘石顺弟力气大,能一次背起白胶泥200斤左右,大有巾帼超过须眉的气势,显示了冲天的干劲。从没底泉背到大泉沟,每次走四、五里路且往返多次。只要她一上来,大家就给她让路,为她加油,为她喝彩。其行为让人惊异,其精神让人敬佩。

二人的事迹至今为村民所铭记并津津乐道,赞赏有加。

六、意义

6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开展起来,大寨经验在全国推广。鳌子头村成为我县“农业学大寨”的榜样,成了典型村、示范村,山西日报还专门刊发了《致山西繁峙县鳌子头村的一封信》,重点介绍了鳌子头村引水解困的感人事迹,推广了成功经验。

这些忘我的村民以冲天的干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完成了他们祖辈想做而没有做成的引水工程,成为那个时代我县人民奋勇拼搏、迎难而上的见证和象征。鳌子头村艰难引水的历程所展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改变艰苦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向往美好未来的精神,尽管过去好多年了,但仍值得后人学习,代代传承。

(此文综合鳌子头村村民石怀恩、柴盛所述,经作者整理而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不胜感谢!)








超过4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踏访六股泉(转)
难能可贵 为给乡村引水情
踏访名村无处觅——人间仙境数西泉
邢台市信都区朱温坪村——灾后河滩引河水 旱地保收暖民心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洋峪口村( 洋东村、洋西村)
【在人间】刘庆伟丨我的村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