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聆听佛乐

                聆听佛乐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方一净,一曲一妙音。

       初来乍到繁峙县砂河这个北方小镇,对于人不大大,见识也不多,南北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的我来说,对什么都懵懂又新奇。

       第一次遇见在大街上办理丧事,就被那些特殊乐器吹奏出来的美妙旋律吸引,简单的几件乐器演奏出来的乐如此委婉动听,肃穆,幽怨。若不是因为穿白衣服的孝子队伍,我几乎以为是一场盛大的露天交响乐。

       跟着送丧队伍到了十字路口,一顶多人抬着的暗红色“轿子”停放在路中间,穿白衣服的孝子贤孙齐齐跪下,有主事人表情凝重抑扬顿挫地念着什么,我也听不懂,只见孝子们起起跪跪,哭声一片。

       吹着唢呐和管子乐器的的几个人从演奏队伍里走出来,围着红轿子转着圈地吹着悲哀的乐曲,孝子的哭声随乐声时而低嘁,时而高,哭声、悲乐结合,呜呜咽咽,荡气回肠。

       因对美妙的旋律感兴趣,我卯足劲儿地挤来挤去,总算靠近了轿子,轿子下面赫然罩着一口大棺材。棺材里面是死人必然无疑了。在家乡时,我看见坟墓也会逃离得远远的,家里爷爷奶奶全健在,基本没参加过白事宴也极少见过棺材。

       不知是“远怕水,近怕鬼”的缘故,离开故土后,我勇气倍,居然淡定地站在棺材旁边听音乐。或许是这音乐太好听,冲淡了我对“鬼”的恐怖

       以后的一段时间,每每听到有办丧事的,我都跑去看看。

       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地熟悉了当地风俗习惯和语言,并融入了北方柴米油盐醋,土豆白菜粉条的生活。我也弄懂了“送行”、“旋棺”、“棺罩”,以及戴双单麻辫的含义。认识了“笙”这些北方乐器,以及它们在葬礼上的作用。

       这个陌生的地方变成熟悉的地方以后,我又开始怕棺材,怕了。从此再也没靠近过送葬队伍,不过还是喜欢听鼓手们用笙管唢呐吹出来的曲子。远远地听着更好,没有现场的悲伤氛围,觉得这些曲子更加古朴典雅,意境深远。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跟着邻居“王白家”去抬头坡的蔬菜地里玩耍,闲来无事,帮她绑西红柿杆。傍晚了,暑气下降,凉风习习,鸟儿也欢喜地在菜园里啁啾婉啭,清水灌溉后的菜叶不再萎萎恹恹,精神抖擞地泛着绿,一根根瓜叶梢、豆荚花蓬勃向上,嫩灵灵的辣椒和绿个蛋蛋的西红柿成串成串地垂挂枝头,长势喜人。那时的抬头坡是蔬菜基地,放眼望去,一层层菜地,一畦畦翠绿,穿着各色衣服的菜农,弯腰驼背地架芉引绳,忙碌不已。

       也有三三两两的闲散人员在绿油油的田埂上走过,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清凉。有几个年轻小伙子从绿色庄稼丛里钻出,手执各种乐器,边走边打闹,有人时不时地吹吹手中的乐器,进了垂柳掩隐的一个大院子里。即便是随便地这么一吹,也是有板有眼有调。人消失了,留下一缕委婉动听的余音,却乱了我的心。对乐器和乐音敏感的缘故,我停下手中的活儿驻目而听那越飘越远的声音。绿树成荫的抬头坡农造厂酱红色围墙上写着“祥和佛乐团”几个黄色大字。

        我诧异地自言自语:“这里面是佛乐团哦?”既念佛又百事通的王白家说:“嗯,是佛乐团,我们还去这里上过香,新建的,时间不长。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西湾羊交道那大寺念佛,这里面吹佛乐的多,念佛人少。”与她边干活边聊佛乐,不经意间才弄明白死了人办理丧事吹的那就是佛乐。这里离五台山近,寺庙多,为离世的人超度亡魂多用和尚,佛乐,潜移默化在民间流传开了。难怪呢,那么好听!

       喜欢听佛乐,那年冬天我参加了抬头坡祥和佛乐团,成了魏来福大师的座上客。与佛有缘吧,竟然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佛乐了。

        当手捧魏老师赠送给我的手抄本《五台山佛事吹奏》曲谱时,我如获至宝。这是他们走访寺庙多年收集来的“工尺”曲谱,改编成通俗易懂的简谱版本。

        通过魏老师的讲解,我对佛乐了新的认识,原来它不仅仅是民间用来举办事宴的音乐呀 

        五台山佛乐,是流传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地区的音乐。五台山佛乐渊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成分,成为北方佛乐的代表已经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台山五个台顶,有四个坐落在繁峙县境内,佛乐在繁峙民间代代流传,多用于庙宇开光,法事超度和丧事。

        佛乐是由笙笛子吹奏乐器,配以木鼓,铙钹,磬等打击乐器演奏而成的。流传在民间,又加进唢呐,二胡,三弦琴等乐器。旋律优美,不管演绎成民间小调或是庙堂雅乐,都具有古典音乐的韵

       跟着魏老师学习的人比较多,吹笙吹管吹唢呐的多数是年轻后生。也有女子吹笙。诸多乐器里,我尤其喜欢听管。管形似笛而短小,三孔,看似简单,却是难吹的乐器。管的声音哑哑的嘹而不亮,低沉却悠远。时而像北方汉子在原野上粗犷地呐喊,时而像老妇人哭坟哀哀怨怨。吹管的浑源后生,十六七岁,白净帅气,光头,据说皈依佛门了。他学习认真刻苦,每天伴晨曦追月亮加班加点吹。

       吹笙的小伙子年龄稍微大点,青春痘期,脸颊上红包不少。却也是刻苦钻研的主。

       吹笛子的成年人,原来基础就扎实,竹笛往唇边一横,高吭嘹亮,清新婉约的笛声悠悠满大院。

        魏老师逐字逐句的教唱谱和节奏,然后用二胡示范教学。二胡拉一句书上的曲谱,各种乐器跟着齐奏,好或不好都得跟着往前奏,一曲教罢,魏老师再单独指教一些跟不上的学员。屋子里炉火旺旺,起起伏伏、悠扬婉转的乐声满屋子回荡。

       曲谱里第一首曲子《千声佛》,曲调优美柔和,清净淡雅、静穆。歌词只有“阿弥陀佛”四个字,却跌宕起伏,气息似断非断,浩瀚无边。乐器演奏,打击乐伴奏,居士们唱词,旋律高低错落,深邃飘渺。

       听完《千声佛》犹若作了次心灵的旅行,心胸舒展成纤尘不染的万里云空,宁静远。

      《月儿高》也是我最喜欢听的曲子,它没有千声佛那般磅礴的气势,曲调轻快,象山间轻吟浅唱的小溪,月华如纱似雾,轻柔飘逸的旋律使人怦然心动。

       佛乐是庄严、圣洁、肃穆的天籁之音,听者与奏者心灵的交流,乐弦拨动心弦,心弦震动乐弦。

       聆听佛乐,不能用消遣的心态,欣赏的情趣来对待,而应以礼佛的虔诚之心,洗耳恭听之态静坐聆听,才能达到空灵忘我

       在佛乐团的那段时光挺美好,沉静在妙音里,让漂泊不定的心,找到一个平静的港湾。

               (作者 吴敏 系县作协理事)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朴音乐
古典乐器 埙曲欣赏
诗词歌赋-古曲网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佛乐
去五台山 听一场触动心底的佛乐必不可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