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功德水、三生楼和二圣对谈石

 

八功的水,位于五台山西台北侧、繁峙县禅堂村南3公里处的山腰。这里还有二圣对谈石、不二楼等名胜,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唐朝以前,这里有座寺庙,叫西林寺。寺旁有股清泉名叫八功德水,或曰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出自佛经,《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七宝池,池中充满八功德水。所谓八功德水,是因为此水有澄净、清凉、甘美、轻软、润泽、安和、能除饥渴病患、能增益种种善根八种功德,故名八功德水。后来寺废泉枯,唯留地名八功德水。

八功德水附近有两座石崖,底部相连,上分为二,南北长约40米,高约10米,名叫二圣对谈石,或曰文殊与维摩对谈处。据《清凉山志》记载,唐朝法林和尚游至这里,见两位老者坐在石上相对而谈,其中一位是出家人,另一位是在家者。也说一位是文殊,另一位是维摩居士。当法林和尚走到石前,却不见人影。明朝嘉靖年间,永平法师来到这里,见文殊与净名二圣对谈,近则失之,故名二圣对谈石。

不二楼又名三生楼,就建在二圣对谈石上。《清凉山志》载,明朝景泰年间,宣城公子到这里游览,远远望见有一座造型优美的紫金楼,宏伟壮观,高出云表,近看则无。于是宣城公子按照所见形状,在此建楼,名曰不二楼。到了成化年间,有一老尼居此,不知其名号,她自己说她的前生是宣城公子。她临终时立了一块碑,碑文曰:“吾若来时,必阐《华严》,重修此楼。”后来,月公和尚来到这里,五讲《华严经》,当时人们说,宣城公子、老尼和月公和尚是一人三生,所以又称此楼为三生楼。

以上这些不一定是事实,但唐朝和明朝的两位旅行家对这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给我们留下了正规的文献资料,请看他们又是怎样记载的:

圆仁(793年—864年),日本高僧,承和五年(838),随遣唐使入唐求法,达10年之久,撰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他于唐开成五年(840520日游此寺作如下记述:

从西台沿山坡下行五六里(实际105公里)靠近山谷有一文殊和维摩对谈处。两个大岩相对而高高耸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均高三丈许,岩石上面都很平坦且有石座。相传曰:“此乃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相见与交谈之所。”其两石座中间的石上仍可见狮子蹄迹,踏入石面约一寸之深。岩前有一座六间的楼迎东而造,南头有文殊之塑像,骑着狮子,东头安放着维摩之像,在四角的高坛上坐着,是一副老人之貌,顶发双结,头巾素白朝前包着,如同戴着莲花;身着黄丹衣及白裙,在衣服外又加披了一件裘大衣,毛色斑驳,有红、白、黑色;两袖未穿入皮袖,右膝靠在座上,右膝立踏在座上;右肘拄着案几,立掌伸着五指;左手持着拂尘,腕部放在左膝上,口开齿启,似谈笑风生之相。座前近处,西边有一天女,东边有一菩萨,手举盛满饭之钵而立。又于此楼前还有一座六间的楼相对。人云:“这是按下凡所见到之样子造的。”沿楼东走百余步,有个“八功德池”。水从大岩底下流出。巡看至夜,乃回归供养院过宿。

 事有巧合,也是旅行家与不二楼有缘,不仅唐代日本圆仁慈觉对二圣对谈石作了详细的记载,时间过去了近800年,到明崇祯六年(1633年),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游五台山时,对五台山诸多寺院没有记载,唯独记述了二圣对谈石上面的万佛阁:

“从(西)台北下三里,为八功德水,寺北面左右为维摩阁,阁下二石耸起,阁驾于上,阁柱长短随石参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如万佛阁,佛俱金碧旃檀,罗列辉映,不啻万尊;前有阁二重,俱三层,其周庐环阁亦三层,中架复道,往来空中。当次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此。”不二楼大约废于清朝,现在二圣对谈石前有石窖5间,无人居住。

               (李宏如搜集整理)

责编:王志秀    配图: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维摩不二法门(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不到八功德水西来寺,是朝五台山最大的遗憾
记:宣城
八法
不二法门
“寺”和“庙”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