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偶遇美岱召

    从内蒙古卓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出发意欲回家,上了高速路已经阴雨绵绵,到了包头雨又止。平时习惯于路过某个地方就顺路把这个地方的山水、名胜作一游览,以免留下遗憾。这样,下了高速路进了包头市。约出了新近网聊的朋友,一方面见了真人的面目,另一方面她可以做我们的向导,两全其美!她说附近有赛汗塔拉草原和五当召值得一游,尤其五当召是我国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驱车先到了草原进口,天空又下起了雨。网友说天气预报包头市三天内都是中雨,看来包头之旅有缘无分了。吃完午饭,带着些许遗憾,带着对美女网友的眷恋,我们悻悻地上京藏高速重返归程。

一路向东,细雨时断时续。偶然看到高速路边广告牌介绍“美岱召”,又拨动了心中那根不安的弦,即把车开在美岱召高速路出口,打听清路线后直奔而去。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却不能让它再挡住我们的游兴。一路观瞻一路接受这大青山下敕勒川雨水对我们的洗礼。

  游览过很多寺院,大都是普通的红墙围绕,而美岱召外围雉堞排列,竟然是“城墙”围绕。城墙四角筑有外伸十来米的墩台,上有重檐攒角的角楼。而城门之上是雄伟的重檐歇山顶式门楼。这都因为它是一处罕见的集寺庙、王府与城池为一体的建筑。寺周围的土筑石包镶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整个城池略呈长方形,周长一二里,南墙中部开设城门,城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这就有些特别,既是“大明”王朝,何来“金国”?令人不得其解。看来还得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明代的“多封众建”等对蒙藏的绥靖政策。

     正门名为泰和门。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西壁下方的一组蒙古族供养人群像。他们均身穿明清时期的蒙古族服饰,手中持念珠等宗教器物,表情谦恭。北侧一位头戴皮沿帽,身穿皮领对襟袍服的老夫人,容颜端庄,体态丰满,端坐在木几上,旁边有两个丫鬟侍立。这些当是当时贵族的剪影吧。

    城内还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此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再往后的“玻璃殿”为三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东北方,有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

   据史料记载,美岱召始建于明朝庆隆年间(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它是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建筑整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的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明代蒙古部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政教合一的寺庙。它总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寺内绘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保存得完好无损。这些,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沧桑的美岱召城池,古朴中不失典雅。虽说没有明显的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出黄教的韵味。这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藏传佛教向蒙区渗透的缩影。
   走出山门准备离去,禁不住回望,那阴山半腰耸立着的阿勒坦汗的白色灵塔,山脚下色彩斑斓参差错落的建筑,簇拥着的寺内苍翠的古松,在雨意阑珊中,整个地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禁不住使人感叹: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美岱召啊,无愧于国家4A级景区,也不枉我们雨中之旅。一行三人虽挨着湿透衣服的雨水的浸泡,心里却特别高兴。于我更是对之前的遗憾的一种补偿。

雨继续下着,我们驾车冲开雨幕,一路欢笑,向故乡奔驰。  

(作者 宋秀林 系县作协副主席、诗词学会主席)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美岱召导游词
包头市美岱召
美岱召村
行走丨阴山脚下百年古刹美岱召
内蒙古:美岱召
鞑靼的俺答汗与三娘子:与明朝征战多年的西蒙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