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山不会忘记 ——山会插队知青的故事

大山不会忘记

——山会插队知青的故事 

 文/孟元勋

 一

 五台山脚下的繁峙县山会村是当年北京知青插队点,知青开展科学种田的事迹早有所闻。去年11月知青在北京聚会时,又听说他们一些感人故事,那时我就想写写他们,但不知从何下笔。今年1月,我专程去山会村采访,而笔下的文字仍不尽人意。半个世纪过去了,村民们为什么清楚地记着他们,传颂着他们?而且一直要传颂下去。使人感悟到了山会知青的深邃与浪漫实在难以文字表达。他们短短三五年的插队生活就像一首永远朗诵不完的诗歌。

 那天,73岁的高二娃老人在街头迎接我,得知来意后,便把知青故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竟忘记了寒冷的三九天。他是当年山会的农技员,给他印象最深的是1968年12月来山会插队的知青中郑丹阳、王国庆、邓小中带给山会大队的见面礼:几包小麦、豆类、蔬菜等优良品种。

 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期待他们早有所闻。郑丹阳从报名插队的那刻起,心里就嘀咕着插队后该做点什么,学校生物课的启发,使他想到了优良品种的推广,从而抱着大干一番的想法登上了知青专列。

 来到山会村,山会的现状使郑丹阳他们震惊:农民苦受一年,没钱花,不够吃在“糠菜半年粮”中煎熬,有的小队还倒分红,有的农户炕上席子都没有。他不再忐忑。他的热血在沸腾,便和伙伴们踏踏实实开始了农村科技活动。来村的第六天,郑丹阳、王国庆毅然返京,调取粮菜优种。

  一伙乳臭未干的城里娃,何有回天之力把根深蒂固的贫困驱走?知青中也有嘁喳之音。而他们迈出了义无反顾的第一步。

 山会在五台山北麓,交通不便,他们步行40里到大营运输站搭车,热情感动了司机师傅。数九严寒,飞速行驶的大卡车的敞篷上寒风刺骨,他们瑟瑟发抖。好心的师傅递给两件羊皮大衣,不然返京400余公里的行程,后果不堪设想。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农科院、遗传所、北京农大和雁北高寒植物所,他们的虔诚感动着每位专家,遂将小麦、旱稻、豆类等上百个良种交给了这伙热血青年。

 大队把郑丹阳、王国庆、魏箐芸、张兵等四人调到小农场。于是,40亩小农场红火了起来:脱毒薯、旱作水稻、葫麻等十多种类近百个土肥对比、品种对比等项试验登台亮相。没有机械和牲畜,他们“当驴做马”拉犁耕地、耙地,手溜大粪撒种;观察记载所有品种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松土、锄草、去杂,像上了战场一样紧张。

 麦子急需要水,可去哪找呢?“憨山戴帽,大雨快到。洪水浇苗,籽稠粒饱。”老农的话使他们如沙漠里觅到了绿洲兴奋不已,眼端端仰望憨山,心切切企盼戴帽。

 大雨来了,郑丹阳和王国庆扛着锹冲进滂沱的大雨中,雨在劈头盖脸地泼打着,头上的雨水唰唰地流,眼睛都很难睁开。夯渠的洪水滚滚而至,他们开畦口,截流水,堵跑水,两眼一眨不眨地关注着洪水的流向。铁锹那么得心应手,飞快地铲起的泥沙封堵着冲开的缺口。他们几次滑倒在洪水里像“落汤鸡”又几次爬起,几经陷进齐膝的泥浆里再互相拉了出来。雨在下,水在流,锹在舞。笑声雨声融在一块,汗水雨水浇在一身。终于让40亩小农场饱饱地喝了个够,绽放出翠绿的笑容。而他俩又饥又困,脚板膝盖也阵阵作痛,泥人似的蹲在地埂。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艰辛的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成果。1970年秋,小农场吸引着周边的人们:邻村的人们来了、公社干部、县上领导、农业专家来了,观摩着金灿灿的小麦田、欣赏着蓝湛湛的葫麻地,感喟着郁芳芳的山药花;不必说满畦畦的旱作水稻,一串串的荷兰豆角,沉甸甸的谷穗和红艳艳的高粱。好一个不起眼的小农场,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童话世界!经测定,引种成功率达95%,其中科春5号穗颗粒达100粒是本地旧品种的10倍。当年中国遗传研究所将“科春5号”小麦全部调回,在全国推广。同年6月,郑丹阳代表山会知青,光荣出席“山西省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会。”在成绩面前,老乡看到了希望、知青增强了自信。

如果郑丹阳他们不这样勇敢尝试奋发苦干,随大流去打发日子也无可非议。他们偏没这样做,恰如饥似渴地拥抱着黄土地。

 在那个惊天动地的岁月中,瞬间改变命运的年代里,22名山会知青,无可争辩地放下书包背起背包,离开课堂奔向田野。他们年龄大的21岁小的仅17岁,正是沐浴知识的嫰苗啊。他们擦去渴求知识的眼泪,放弃编织的梦想,以一颗平常心浓彩重抹着风风雨雨的知青岁月。

             二

 锄谷又是一场艰难与毅力的较量。他们膝盖僵得蹲不下去,猫着腰蹶着屁股,一手握锄一手拨弄那密密麻麻似针一样的谷苗。任凭老农传授着锄谷的技巧,但该砍的没砍,想留的误斩。社员们锄到地头又锄了回来,而自己仍在不远处“磨蹭。”

他们拼命地锄着锄着,天上掠过的飞机无暇一眼。脸上的土被汗水冲成“泥流”,腰部痛麻难耐。有的人实在坚持不住了,一屁股坐在谷地上。收工时他们觉得腰定格了的痛,怎么也直不起来。王国庆怀疑自己因此要残疾,大伙搀扶着他。

人们心痛这伙秀气又从未受过苦的北京娃娃。那阵子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摇头叹气,照样天天出地完成任务。他们的坚持,让老乡们赞不容口。

             三

 山会吃水非常困难,在村里低洼处可聚集雨水的池子叫做麻潢,是唯一的水源。麻潢水牲口也来喝,下雨天羊粪杂物等一起冲了进去。一次一个知青从瓮里舀水喝,水里游动着很多红色的小虫虫,惊叫着弃瓢而逃。改变吃水现状是村民的迫切愿望。

 知青投入了引水渠和蓄水池的修建中。挖渠每人一段完成10多方土方,每扔一锹土上去头就“嗡”地作响。一尺以下全是卵石铁锹铲不起来,用镐刨下去又是一个白点点,他们的手打起了血泡。

 砌水池是劳动强度最大的活,石头全从河槽里寻找,靠舁和背运到现场。男知青背着“背架”,两个人抬起的石头搁在背架上。所有的人肩膀压肿了,背磨破了,血和衣衫粘在一起,刀劙一样的痛。至今,邓小中的背时常隐痛,留下了顽疾。

他们已8个月没一滴食油,白水煮菜,高粱面饸饹又涩又难咽,大家都胃酸了,生活艰苦可想而知。面对超强度的劳动和少油没水的茶饭,展现的又是山会知青的“人气。”这人气撘起了知青与农民情感的桥梁。。

 社员把知青当亲人,听他们憋屈的话,为他们海散解闷;常送些腌萝卜酸荒菜什么的,过时节或有变样的也把知青叫到自家吃饭。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农民耿计生大哥家里,当我传达知青们对他夫妇的感激之时,老人激动得从炕沿上跳了下来:“哎呀,50年了,没想到他们还记着我。他们在毛主席手里来的。知青们谁不夸?但茶饭不好也吃不饱。”他摇着头:“孩儿们到我家这么大的冷菜圪蛋,哇呜哇呜就吃,不是肚饥谁还那样下作?”他比划着说着:“不论过大年还是平时,知青们少不了来家垫补垫补,好赖不讲究不拿心,咱关照他们点也应该。”

 张兵、张佩云、李月英、李学、张宗洁、张宗秀、刘婧、孔庆忱等腼腆的11名知青姑娘,用艰辛的汗水换取着田野的希望,以信赖的人品撑起了集体“守財人”重任,把“园丁”的勤劳让朗朗普通话在校园回荡。他们在点点滴滴的平凡中创造了自强自尊的人生价值。

 “赤脚医生”魏菁芸,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高音喇叭一喊她就来到,常常步行15里去砂河进药。她因病人的痛苦而流泪,为患者的康复而微笑。她为产妇接生,羊水喷在脸上毫无怨言,为多个新生窒息婴儿嘴对嘴人工呼吸,为胎位不正的大嫂们脱离了危险。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为脚上的血瘤四处求医生无果。是她和一名大夫苦下功夫给老人除去心病。她自费学针灸在自己身上体验针感。

 魏菁芸在军旅生涯中:多次立功受奖,军功章上闪耀着一个插队知青的光荣和自豪。

 山会的人们传颂着女知青李德荣耖粪的故事:她的腿脚不好使走路困难跑步就会摔倒。她在小队干耖大粪的活儿,拿不动粪钯就不停地用双手扒拉着、揉搓着大粪,一会儿弯腰,一会儿蹲下,一会儿跪着,身上是土,脸颊是汗,双手黏乎乎黑兮兮臭哄哄,但没有叫一声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叫张宗洁和妹妹宗秀一同来山会。她为人做事赢得大家赞誉:同学中她是“好姐姐”,在村里她是“好姑娘”,在小队她是“放心会计”。她在切山药的劳动中不慎将手指切伤,后又感染形成骨髓炎致使一节指头截掉。她几天几夜抱着受伤的左手寝食不宁,紧咬着牙憋着嘴,泪水和汗珠在苍白的面额上流淌,有的同学都流下泪。“十指连心”的痛疼她是怎样忍受与度过的?她没有呻吟一声,也没告给在京的爸妈。惊人的坚强如她高尚的品德一样令人感动与折服。她不幸遇车祸而离世了,她的形象却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

不善言谈的袁哲民,自任大队拖拉机手后,一天没歇过。秋天,全村碾场任务全靠他完成,他每天在拖拉机上转十五六个小时,累得睁不开眼,可他从未说一个“不”字。三年前他因公殉职的噩耗传来,老乡们无不思念与惋惜。  

                                           

 村西头的“奶奶庙”是知青的驻地。我在荒凉的庙宇里踱步,在知青的宿舍前浏览,想像着当年的情景:他们在这里吃饭、睡觉,学习、唱歌;爬上大杏树采撷黄杏的童趣与顽皮;扛起镢头走向田间的欢笑与淡定;拎着行包奔向天南地北的豪迈和向往;嬉笑怒骂,酸甜苦辣,一锅一碗,一日一年无一不承载着他们美丽的传说。

 他们住的是一排八间房,屋子没有仰尘,土炕占了半间。每当烧火,经常满屋是烟,咳嗽声此起彼伏。李月英烧炕拿棍子扒拉着火,却把灶旁的棉鞋烧了半个,让人哭笑不得。在白开水煮菜的日子里,一位女生炖了半沙锅牛肉,没想到好友训斥她“脱离贫下中农”。

 同学们上山砍柴,背着山柴走在崎岖的路上。他们面颊涔涔汗水、双腿瑟瑟发抖、腰部隐隐作痛、肩膀阵阵麻木。背着的柴禾四分五裂,不是这根溜下来就是那根翘上去;打柴的队伍七拉八退,要不你卧下要不他散背。终于回来了,但是背回的是中看不中用的湿涟涟的木棒棒。在严峻的现实中,他们不仅懂得了“生活”更凝聚了金子般的情感。

 唐金荣一直是山会知青的伙食管家,除了小队劳动外,对柴米油盐、账目管理一丝不苟。大家都感激他。

 其中也有过面红耳赤别扭甚至吵闹,但包容与豁达编织着团结和友爱。佩云、李学和月英等同学无微不至地关照着李德荣成为佳话。今年3月19日刚从外地回京的李学又去看望德荣。这样的事例在他们中太多太多。如果说他们在一起插队时的友爱,可理解为是特定的环境所致,而这种爱到今天仍在不断地延伸发酵,且使其子女深受感动和教育,这不仅是一种难能可贵和一般意义上的友爱温暖,更是中华仁善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山会自来了知青,气象立时更新。许多同学连续三个春节过在了山会,期间打扫卫生,给老乡拜年,传播新风尚,开展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把山村的大年打扮得五彩斑斓。

 在他们心中,山会的一切都是那么美,美得透明、美得心醉:光滑的石子路、低矮的茅草房,花炕围大土炕,红洋柜、纸糊窗,大裆裤、裹脚丫等永远是美的记忆。他们和村里的后生摔跤、赛力气抱碌碡、上山套圪狑、喊山音,抽大爷的旱烟帮大娘腌荒菜等,像蒲公英开花金灿灿地美丽。和老乡打平伙则如放开嗓子吼山一样痛快:山药烩豆腐半瓢白酒一巡巡地转着,那种彬彬有礼、“立眉瞪眼”、滴酒必争、酣畅淋漓,至今仍在日记里。

 大队开会前的“序幕”又是靓丽一景:抽烟的、闲聊的,掰手比气力的;女知青则和大嫂大姐们互相拨着头发进行着虮子围剿战。知青们嗑着从油坊抓来的熟葫麻子,葫麻壳重重叠叠趴在嘴皮上,黑呼呼、亮晶晶像扮妆了的熊猫令人忍俊不禁。


  “知青返城潮”在涌动,回望这片土地,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更可贵的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们响亮地回答:“我们没因失去课堂而消沉,没因插队而沮丧;在黄土地上耕耘成长;农村似母亲哺育了我们,感悟着她的博大胸怀,也读懂了'衣食父母’的淳朴善良。”这是多么理性的思考可贵的人生,难怪他们的脚步精彩铿锵。

 郑丹阳回京前,公社领导专门来看望他;山会大队召开党员大会,一致通过了他的入党申请,并把赞美投向了这位“新农民”,丹阳激动得泪花在闪动。

 漫步在山会大街小巷,古老而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巍峨的佛塔金碧辉煌;过街的“亭、台、楼、阁”拔地凌空;老院民宅方见岁月沧桑;“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一砖一瓦承戴着历史底蕴,一村一户传承着优良传统,一茬一代繁衍着人类文明;淳朴、豁达、勤劳的山会人“痴迷”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区政府所在地,山会儿女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生命,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这些无不在启迪后人感染着知青。

 斜阳的余辉洒满村庄,村西牌楼上“山会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我回首通透曲径的胡同,赏视错落有致的农舍,好像看到知青的身影,听见他们的笑语,同时董加耕、邢燕子等有志青年的形象浮在了眼前。

 欣然回望村旁的大山,大山像座无字的丰碑巍峨挺立,它见证了人间沧桑、记录着代代优秀儿女。可爱的山会知青,大山永远不会忘记。

文字责编:刘炳全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 再出发
山西榆次无人村——鱼儿池
可爱的小农场
船 山
小船驶进三湾村
散文丨知青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