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 亲


换   亲

文\杨金堂

换亲,是上个世纪出现在贫困山区或封闭农村的一种畸形的婚姻现象。由于家穷,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好,儿子大了娶不上媳妇,于是,通过中间人介绍,两家的当家人坐下来商量,把自家的闺女嫁给对方家做媳妇,然后再把对方的闺女娶进门给自己的儿子做媳妇。这样一来便看似平等。双方不要彩礼都不要,不办酒席都不办。你给我闺女有啥,我给你闺女也有啥,你没的也别怪我不置办,双方不吃亏,也算“皆大欢喜”。

一种纯买卖性质的婚姻,被遗弃在文明之外。赤裸裸的“等价交换”,将人之情与爱禁闭在荒唐之中。于是,一幕幕婚姻的不幸与悲剧,在生活中屡屡上演。

一九八二年的冬天,我去南山某小村一个战友家小住,他的妹妹(当然还有他嫂子)便是换了亲的。其实更准确点说是“转亲”。这种关系是把妹妹嫁给对方,对方的闺女再嫁给另一家,也就是第三家,这第三家的闺女返过来再嫁给他哥。这种现象当时在村里人们称之为“三家换亲”也叫“转亲”。

换亲是两家换,只要你对我哥好,我也就凑合着和你家过。如果你要有二心,那我也就得多留个心了。这样一来,为了各自娘家的利益,勉强约束自己,起码短时间内可以“相安无事”。不同于换亲的“转亲”,问题显然会比前者多很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质量也不同。即使你能保证了自己在婆家好好过,又怎能保证得了小姑子在另一家也能好好过?这是一个链接,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牵动全局,直接影响到三个家庭能不能继续过得下去。

    我战友的哥哥虽然结婚了,但他妹妹还没嫁过去。为此,他哥嫂俩人经常吵嘴打架。他嫂子的意思是:你妹妹不嫁过去,那另一家的闺女也不和我哥好好过。这样说,虽然乍听起来道理说的通,但我后来了解到我战友哥嫂不和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真正的原因是她嫂子和她哥没一点感情,一点也看着不顺眼。虽然名誉上是结了婚,但却从不让她哥动一下。

事情到了这一步,我战友的母亲也着急了,和闺女说:“俺娃听娘的,为你哥,为咱这个家,赶紧的嫁过去吧,也不用看什么功夫日子了。”战友的妹妹一脸惘然无助,只机械地点点头,算是表示同意了。

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像没有基础的房,而这种赋予责任和义务的婚姻,又怎能维持得住呢。就在我战友妹妹准备嫁过去的时候,他嫂子在与他哥又一次吵架时喝下了农药。

这村不大,何况三家换亲又都在同一个村,傍晚的时候他嫂子喝药后,只一会功夫便传遍了全村。山村里本来就是亲连亲、亲套着亲的。再加上又有他们三家转亲这档子事,不管怎样说,先救人要紧。

离公社医院二十里路,那时候的山石路不能走车,只能步行。所以临时用木板凑合了个担架,抬着去往公社医院,那晚我也跟着去了。二十里路差不多得走两个小时。去了医院后做了简单的处理。因为喝进去的药不多,药也不是剧毒,好歹人没事。

一晚上走了四十里路,回到战友家却彻夜难眠。一幕幕发生了的事在眼前浮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穷,娶不上老婆,那得想别的办法。儿子是人,闺女怎就不是人了?为什么要牺牲闺女的婚姻幸福,而成全这个未必保得住的传种接代的愚昧理念呢?最终,这一场荒唐的转亲闹剧结束了,各家的人回到了各家。人是走了,但这不是玩过家家,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伤痕,“风言风语”“二婚”“仇恨”“失望与失落”,在封闭落后的农村是杀人不眨眼的刀子,伤了几家人的心。

贫穷羁绊着前行的脚步,而愚昧却是根深蒂固的顽疾。几年过去了,当我又一次去了战友家的时候,他妹妹还是又一次被换亲了,这次嫁给的是麻峪口泉的一个农民。我见过他,人很实在,也勤快,就是岁数大了很多。

或许是心中长时间的纠结吧,总想找到一个答案。一次与战友妹妹闲谈时我问她:“你怎么看换亲?”她很平静:“再怎么说也不能比自己选的好吧?但是由得了我么!”婚姻自主在这里竟然如此苍白。

“好好过吧,感情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你们这些文化人才相信书上说的这种话。虽然穷,但我也有感情,也有过盼望、想望,嫁一个老头一辈子,还能想望啥?就这么过吧,都是命”。

一个“命”道出了一种无奈,这是不能抗争“心甘情愿”的无奈。一个“命”注定了一生的不幸,这是只能希望有下辈子再重活一回的不幸。一个“命”浇灭了本该熊熊燃烧的青春之火,一个“命”在中国山区农村的婚姻上涂上了肮脏的重重一笔。

每当在影视剧中或文学作品中看到那些如玫瑰般灿烂的爱情故事时,我的心都会沉一下,或许这就是灵魂的颤抖。我在揣测,她和她们此时在想什么?或许什么也没想,但一定不是没心没肺,而是一种长时间的压抑麻醉了思想、麻醉了感觉、也麻醉了喜怒哀乐。

光阴似箭,偶然的一次,听到战友的妹妹离婚了,长出了一口气,一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仍然是窒息的感觉。虽然摆脱了换亲的束缚,但毕竟也是活过大半辈子的人了,到现在拖儿带女,再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家何其不易!哪里才是她的幸福的归宿?不过,对当事人来说,好歹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现象早已绝迹了吧!

文字编辑:马逢青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列故事】民间传奇:乡野村夫嘴里的奇闻异事
乡村纪实:“换亲”的五妮
妹妹要嫁给亲哥!真人真事!
我到底杀的是谁?(下)
【锦溪苑】石苑村的歌谣(1)
短篇小说|老米家的院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