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陪母亲看病


陪母亲看病
文/杨阳

 妈妈身体瘦小,一米五的个子,自我记事起,妈妈就一直在忙,忙了家里,忙地里,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妈妈生了我们姐弟四人,人常说“儿多女多罪多”,每个孩子都要吃要喝要穿戴,家庭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但从来没听妈妈说抱怨过,村里人们都说妈是铁打的,我们觉得也是。

 我们长大了,成家了,离开了父母。可妈妈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但坚强的妈妈从不和我们说,一直吃药维持着。我们问她身体状况,她总说“没事,人老了那还能像年轻时候一样”。每次我们回去,她还是忙乱得给我们做饭,做平时我们爱吃的东西,一会儿也不歇着。

 小毛病慢慢变成大病,等妈妈实在撑不住了才告诉我们。我们姐弟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带妈妈去太原治疗。

 第二天,坐上早车,我领着妈妈来到了山大二院。看病人很多,又加上心里紧张,不知道该怎样迈步了。从没出过远门妈妈,更是紧张得像个孩子。我一阵心酸。我紧紧拉住妈妈的手,走到门诊大厅。用了好长时间排队挂号。挂上号,我领上妈妈,来到科室门口,坐下等着叫号。我们担心见到了医生怕不给治疗,因为妈妈年龄大了,而且病情复杂。

 终于等到喊妈妈的名字,我们走进了诊疗室。医生是个女的,年龄40多岁,医生很耐心的询问着妈妈的病情,治病历史和身体状况。医生诊断完说:“肾已经严重腹水,建议马上住院手术”。妈忐忑地问:“还得手术?”妈有高血压、糖尿病,身体能不能抗住,我也有点儿担心。但只能笑着安慰妈妈,现在的医疗条件非常好,不用担心。

 走到住院部门口,把妈安顿在住院部楼下椅子上,我去办住院手续。我告诉妈妈,一步也不要离开。我楼上楼下来回跑,医院下班了,手续也没办完。只能等到下午了。我们吃了饭,到下午六点,终于办好手续,进了住院部,护士给我们安顿下床位。终于住进来了,我不禁松了口气。但面对陌生的环境,我和妈的心里并不轻松。外面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心情越发烦躁起来。

 第二天早上,医生查房时说:要先做检查,等所有的检查结果出来,还得和其他科室大夫会诊一下,才能手术。主管护士给了我们一些检查单子,护士说“按单子上约好得时间去做,过时还要重新预约。”

 我们住院部的楼,共有二十多层,有病人、有陪护的、探病的,楼上楼下的人很多。乘坐电梯拥挤不堪,要排队。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陪着妈妈排队挤电梯、抽血、验尿、B超、心电图……有几项检查是很疼的,但医生说“65岁以上不建议用麻药”,看到妈难受的样子,我心就像刀割一样疼。因为吃不好,睡不好,检查结果每天都有病情增加。性子急躁的我,看着衰弱的妈妈,又担心又心疼,但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和母亲说一些宽心的话,尽量让母亲吃好,想让妈妈调整好心情,早一天手术。

 后来想到,要是让妈妈多和其他病人们聊聊天或许会好些。于是,我领着妈到其他病房去串门。可能是由于“同病相怜”,病友们都很热情,妈也开始有话了,大家互相问候,交流病情。不到两天,整个护办楼病友都认识我妈了。我们这个病房出来,那个病房进去,有说有笑,病友和家属们都安慰着她。再次抽血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明天手术,请你协助完成术前准备。”医生还让我再叫个家属陪同。我连忙给弟弟打电话。

 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签字,望着一张张告知书、保证书,拿笔的手开始颤抖——这无疑是一张张“生死状”啊!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已经11点了,病房已经熄灯了,只有墙上感应灯那点微弱灯光照在妈妈的脸上,刻在她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

 第二早上七点半前弟弟也赶过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吃饭,手术室医生就来了,护士给妈扎输液管的时候,找不到血管,后来还是换了一个年龄大的护士来才完成的。妈躺在手术车上,我和弟弟后面紧跟在后面,走到手术门前被医生拦下来。但我的心也跟了进去。在寂静的手术门外,弟弟在抹泪,看到他这样,我心更难过。我在楼道来回走动,在心里暗暗祈祷。

 一秒、一分、一小时、二小时……时间在慢慢过去。我焦虑的心“砰砰”跳着,真是度时如年。每每见手术门开了的时候,我就跑上前去问“是不是20床”,护士说不是。六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医生叫20床家属,我和弟弟快速跑过去,看到瘦骨嶙峋的妈妈身上插满各种管子,我的心很疼,可我束手无策。

 到了病房,医生吩咐我们不能睡觉,让我们时刻叫着妈妈。“妈”……“妈”……我和弟弟轮番叫着,妈会发出微弱的“哼哼”声,算是对我们的回应。过了一会儿,妈妈开始呕吐,脸色更加苍白,我们吓坏了,赶紧叫来医生,医生说没事,这也是正常反应。

 主管护士吩咐手术三天内不能吃喝,不能下地,24个小时还得插着氧气。为避免血栓,家属要给病人捏捏腿和胳膊,还用热水擦身子。护士的话无疑是一道圣旨,我力求做到细致入微。看妈妈嘴唇上干的出现小裂缝,我就用棉棒在嘴上沾水,并不时地给妈捏捏腿,揉揉胳膊。刚做完手术输的液体有七八袋,妈妈人老了身体虚弱,不能滴得太快,得时刻盯着。因为病房只能留一个陪护家属,弟弟是男人照顾起来多有不便,只能由我陪护。一晚上眼睛好像上了夹子,我一夜不能合眼。

 手术两天后是端午节,女儿打电话说姥姥做完手术了,过端午节你回来吧!听到女儿的声音,我心在掉泪,我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也是一个女儿的妈妈,对她们我都有责任和义务。电话里我对女儿说:“你们想妈妈,妈妈也想你们,但妈妈作为女儿有责任去照顾你姥姥……”挂断了电话,怕妈心里不舒服,我就和她讲起了家长里短,还说一些让妈宽心的话,让她打消胡思乱想的念头,让她早日康复,早日回家。

手术过了三天,医生拔了尿管和引流管,妈妈可以下地走动了。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妈妈洗脸、刷牙。早上医生来查房,看到妈妈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说再过两天就能出院了。听了医生得话,我和妈妈心里不用提有多高兴了。

 两天后,医生查房时说明天可以出院了。这可把我妈乐坏了,脸上露出了笑容。病房里的病友们也为我妈高兴。时间久了,病友们都熟悉了,每位病友都给妈妈送上祝福。

 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安顿回家,我妈嘴里还念叨,院子里黄瓜架子也该上二层了,西红柿也该摘头了……病友们和护士都笑了。我用一上午时间办理好了出院手续。从护理办借上轮椅先把妈妈推出病房送车上,走到医办室,我们对所有的,医护人员深深鞠躬,表示最衷心的谢意!

回家的路上,心里感慨万千,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陪伴了我们成长,为我们构筑了舒适温暖的家庭,然而当我们翅膀硬了,离开父母后,陪伴父母的时候越来越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做儿女能陪伴父母是最大的快乐。

 祝愿全天下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作家||【写给妈妈的一封信】◆杨红星
「作家新干线·小说」樊磊|1-12病房(上)
芳 芳:人生,总有些突如其来
拔牙记
像007一样活着
病房里看人品,准的吓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