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更问啬|隶书《张迁碑》里的两个特殊字形,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userphoto

2024.01.03 安徽

关注

《张迁碑》中保存的字形,有不少同我们现在熟悉的字形不同。这一方面凸显了这块汉碑保存古文字演进轨迹的史料价值,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和理解的困难。

比如这个“对”字。《说文》说,“对,从丵,从口,从寸”。“丵”的字头该有四点,而《张迁碑》写“对”字却只有三点,为什么呢?

问题并不出在《张迁碑》上,而出在许慎那里。许慎解释“对”字的构形和元义,是以秦代小篆为依据的。

而《张迁碑》中的那个字形,有可能参照了比小篆更古老的篆形来隶定。我们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对”字:

从这两个字形看,“对”应该是一个会意字。右边的义符“寸”是“手”的简笔画,一只手持着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可就有争议了。

有学者以为,手中所持者,乃是一盏油灯。对照一下这张古灯台的图片:

甲骨文和金文“对”字的左侧义符倒也跟它有些相似。义符上的三点(注意,不是小篆“丵”字的四点)该被理解为象征油灯点亮时发出的火光。

可一个人手持灯台,如何会意出“应对”、“面对”的意思来呢?持“灯台说”的这派学者往往语焉不详,令人遗憾。

另有一部分学者为了弥补这点遗憾,认为手中所持并非灯台,乃是一件类似乎钉耙的武器——在这种理解当中,三点就成了钉刺而非火光的象形了——手执干戈,与敌对垒。这倒是可以顺利地会意出“应对”之意的

临写《张迁碑》的这个“对”字,最吃功夫的一笔是“寸”的竖钩(只是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姑且以熟悉的楷书笔画称它为竖钩。但严格说来,隶书是没有竖钩这个笔画的,它的写法实际同于左竖)。

这一笔长运,怎样表现它的力度而不使之绵软得像跟面条一样,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更”字有①、②两个长笔画,如何安排它们的主次关系是书写这个字的关键。在汉碑字形中,更常见的做法是以笔画②为主。比如《礼器碑》中的这个“更”字:

分析这个字形,不难看出,为了突出笔画②的形态,它的起笔点应该尽可能地靠右,这样才能让笔画尽力向右下探出。

在这种布局中,整个字的主体结构都可以被纳入一个整齐的四边形中,唯一逸出四边形之外的就是笔画②。也因此,第一眼看到这个字形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很容易就被笔画②给抓住了。

《张迁碑》在结字和用笔上惯常采用逆向思维。书写笔画②的时候,它不把起笔点靠向右,反而尽力靠向左。使得这一笔在整个字的中轴线两侧呈现出左放而右收的趋势。

为了配合它的这一笔势特征,笔画①也尽力地向左探了出去,于是,写成的字形就变成了这样:

“啬”,小篆以“来”、“回”两个义符组字,成字形态是这样:

《说文》说,“啬”字的初义是农夫收获庄稼,可是“一来一回”如何会出此义,《说文》解释不清。

“啬”是稼穑之穑的初文,《说文》讲得不错,但它最初的字形可不是“一来一回”。甲骨文中的“啬”字是这样写的:

很明显,字形下面的一部分是一个打开的谷仓,而上面两个义符则是成熟的禾粟。禾粟入仓,是为“啬”也。

至于说对照小篆,《张迁碑》写“啬”字的时候为什么中间少了两个“人”。这大概是因为,《张迁碑》的字形是根据简帛书中的这种字形隶定的:

对照《张迁碑》中的字形,“啬”中的“两个人”并不是不见了,而是被拉平融成了一横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转)
张迁碑隶书口诀
篆书教程(三)
隶书的字贴与书写技法
汉字探源之“七”
硬笔书法隶书欣赏及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