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隶《张迁碑》基础点画图解(一)
userphoto

2024.02.01 安徽

关注

《张迁碑》学习感想与建议(一)

作者:师贤斋

学习《张迁碑》大不易,或失之僵硬,或一味沉实,非理性的描摹只能使学习进入一个无法穿越的黑洞。在黑洞里,既失去了方向,也看不到希望,沉在其中,许多审美元素都被剥蚀掉了。正因如此,我不认为初习此碑就好,换句话说,没有对书法诸多表达手段较为全面的积累,是无法吸收其精华的。

在《张迁碑》中,驭“方”有着突出的地位。最大的障碍是弃除僵死和刻凿之痕,既得其意又不觉得做作。如此,执笔当松,铺毫运行不宜压得太死,使锋颖与纸面处于一种似按还提的微妙动作中,写出弹性和生命的率动。不是线粗、使狠就是有力度,那是强弩之末的挣扎,乃莽夫所为,没有多少技术难度和感染力。

再者,要写好转折。为了刻凿方便,汉碑横折常被分解成两笔,是横与竖的简单组合,偶尔使用可破空间之闭塞,增加其多样性,若频繁出现则无理也无趣。横折处翻笔调锋,有其连贯性和技术上的骄傲,不可简单化。而空间上的方圆对比则由线条间的笔势取向所形成;圆笔在该碑中是调剂,使笔法趋于多样,使刚柔得以互补,增加其感染力。圆笔是对篆籀笔法的继承,要裹得住笔锋,宜含蓄干净,富于弹性。

明朝初年,当《张迁碑》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有个阶段曾遭到他人非议。当时,主流审美崇尚的是平正、端严,而《张迁碑》的跌宕、拙朴与其潮流格格不入。即便是清朝几位隶书大家,在研习该碑时也受到了影响。比如何绍基临《张迁碑》,字形大小、纵横、正欹,线条之粗细、虚实都有所收敛。

从书法整个发展史来看,许多书家的成长都是从某一高峰取其一端予以强化,进而塑造个人表达元素,由源而流。在这个过程中,风格得以放大、突显,技法却单一多了。譬如金农,譬如何绍基、伊秉绶,以其书为法,极易上手。但若转习汉碑,似进入浩渺的大世界,要及彼岸则困难得多。换句话说,清代隶书因为风格而致单调,其存在可以活跃思维和理念,却不宜直接取法。视野窄了,要远行就不容易。

而《张迁碑》就是一座高峰,是富矿,值得深挖细掘。

5去年冬天,大约有两个多月吧,我一直站着写大字。着力点在《好太王碑》上,与此同时也临《毛公鼎》。这是一条道上的两家兄弟,你追我赶,方能行深致远。或许是同样的状态持续太久,我的颈椎就出了问题,整日头晕目弦,脖颈不能随意扭转。多年前,我有过类似情况,但不及今日来得猛烈。当初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字写上一两周,坐下来练小字。久站伤颈,久坐伤腰。如此反复调节,身体倒没什么大问题。

面对《张迁碑》,我试图在柔劲上用功,求松求活,绝凿刻之痕而得书写性,是以帖学积累来解读汉碑,使骨肉筋血得以丰盈。欲得此美,执笔贵松,行笔当缓,提按要有分寸,不可使线条僵死。同时,需要强调刚与柔、虚与实、粗与细、迟与疾、枯与润等对比关系。再者,经营细节,写出笔触感。重视方圆对比,使藏露得以调节,松紧有所关照,向背俯仰、疏密开合皆能从容。锤炼线质,首在笔法,次在节奏快慢。起收要干净利落,中段若不使力怯,当留意行驻提按之法,切勿一划而过或使力用狠。若论金石气,苍润者最佳。是以松紧、徐疾为秘,其要在一“松”字,执笔如此,铺毫、裹锋能够提得笔起,使线条多灵动柔劲感。而金石气则是松后之疾行,笔锋与纸面因不实而陡增磨擦力,其边沿即生毛涩感,亦是力量迅猛不匀所致。当然,若用纸粗糙,同样火候,其味道要突出得多。

于右任写魏碑能去僵死之弊,得逸气;缶翁临《石鼓文》使笔法多变、线条结字灵动,是谓善学。二贤对碑版的理性思考和对帖学笔墨的借鉴是其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艺术要永葆青春,需要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不论碑帖,兼容则优,排斥易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碑札记】有关《张迁碑》的话题
《赵圉令碑》
沃兴华:《书法创作论》(内容摘要)
书法“宁拙勿俗”,哪些笔法可出“拙意”?
书法字帖 | 汉隶《张迁碑》高清完整拓本
【教 学】说临谈创——《礼器碑》临习指要(一):笔法谈(2016年第10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