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PA会计里的摆烂哲学

前面几篇文章写了长投的初始计量:

以后,韭菜的必读圣经都得是CPA会计教材了

在感情里吃过的亏,在CPA里还要再吃一次

赚亲爹的钱,谈盈亏就见外了

今天我们来讲后续计量。

长投的后续计量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权益法。

针对子公司的长投采用成本法,针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长投采用权益法。

初始计量时,是子公司的长投难学;

后续计量时,会变成联营/合营企业的长投难学。

You see,

CPA教材都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好几页

所谓资产的后续计量,就是用会计语言记录资产取得后发生的价值变化。

而长投,就是出资购买另一家公司的净资产的份额。

所以后续计量的重点就在于记录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变化。

如果有老铁提前看过这部分的教材,一定知道权益法有多么恪守这个信条,讲究的就是一个You Jump,I Jump的生死相随。

权益法的基本思路是,

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实时对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只要联营或合营企业赚到一些账面利润或者发生了一些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就赶紧调整自己的长投余额,生怕跟不上被投资企业的变化。

而且,为了更好地反映被投资企业不同类型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光二级科目就设置了四个:

(1)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涉及到的分录数目我就不说了,沉默也是一种回答,我主要是怕你们丧失学习的勇气。

而我们的成本法就淡定多了,讲究的就是一个心静如水,管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怎么变,我都无所谓。

没有二级科目,分录就两笔,或者说合起来看就一笔。

它真的好温柔,我哭死。

当子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做一笔: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当实际收到时,再做一笔: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简单。

它真的好温柔,我哭死。

有老铁问了,这不合理啊!

这可是达到了控制诶,控制,你懂吗?我们都能直接在子公司里横着走了,怎么能对子公司的权益变动无动于衷呢?

我们这个大甲方怎么比小乙方活得还卑微,还粗糙,还简陋?!

你误会了。

你别忘了,继长投之后,另一个更加让人生不如死的章节的叫做,合并报表

对于有子公司的公司来说,是一定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而在合并报表中,会把母公司和子公司看做是一个整体,把个别报表上的处理抵消得一干二净。

【合并报表】这章就是专门讲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合并/调整/抵消的。

那你说,

既然不管母公司在个别报表上对长投做什么处理,最后的结局都是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被抵消,

那我为什么要费力吧唧地在个别报表上就疯狂调整长投呢?

就好比假设在职场上干多干少一个样,所有人都会立马化身摸鱼大师,能少干1分钟绝不多干60秒。

如果注定是无用功,越努力,只会越无所获,徒增烦恼浪费时间罢了。

反正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不如一开始就躺平摆烂。

现在的摆烂,是为了以后少走弯路。

我愿称之为是CPA会计教材里的摆烂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并财务报表之二:(调整)
“直接基于成本法”与“模拟权益法”两种合并报表模式比较与分析:响应新准则
[转帖]合并财务报表思路
成本法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思路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实用技巧(二)长投权益的抵消原理
关于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分录中的投资收益抵消的个人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