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罗写演义,读者作演义之演义,尽皆无据瞎编!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诸葛亮临死之前并没有留下计谋要杀魏延,但是魏延确实是诸葛亮死了之后不久便被马岱砍了脑袋,这里面有没有诸葛亮的用意呢,我想是有的。

简述魏延被杀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在五丈原前,临终之前召集杨仪、费祎、姜维议事,要求在他死后全军撤退,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断后,就随他去。

诸葛亮病逝后,杨仪等人按令撤军回蜀地,魏延大怒,说道:“北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死了而中断呢?不是还有我魏延吗?”众人不听继续撤军,魏延没脾气了,同时对诸葛亮安排他断后非常不满,在他看来,他是跟随刘备打过天下而且颇受刘备重用的,资历比杨仪、姜维等人高太多,凭什么给他们断后。于是魏延率领所部先于杨仪撤军。于是就出现了杨仪、魏延两路大军往成都进发的情况,两者都给成都报信,说对方谋反。

在成都的刘禅慌神了,两路大军谁谋反他都吃不消,而且还不知道是谁真正谋反,于是他问董允、蒋琬等人,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杨仪肯定不会谋反,那么结果不就显而易见了。

魏延大军先一步赶到了南谷口,列阵“迎接”杨仪大军,杨仪先锋王平大声质问魏延,“为什么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就要叛乱?”并且好言相劝魏延大军,凭借诸葛亮在军队的影响力,魏延所属大军纷纷倒戈,魏延只得带着数人落荒而逃,随后被马岱追上斩杀。

这就是魏延被杀的全过程,细细一品味,魏延被杀其实是必然,也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诸葛亮任丞相期间,军政大权一把抓,无论是朝政还是军政,他都做了充分的安排,保证即使他死了,蜀汉还能按照他设计的蓝图走下去,那么在这份蓝图里有魏延的位置吗?抱歉,真没有!

这一点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以明显看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朝政方面,诸葛亮举荐的接班人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军事方面举荐的是向宠,如果说姜维是因为还没有投诚没有出现在《出师表》中,那么作为刘备重视的将领,从荆州就跟随刘备,而且能力也突出,正值壮年的魏延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诸葛亮的蓝图里?原因后面分析,反正就是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2、不容于诸葛亮的政治集团

反观杨仪、费祎、蒋琬、姜维等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政治团体,这也是刘禅询问谁造反的时候,蒋琬等人那样回复的原因了。

政治上党同伐异是天性,面对一个资格比自己都老,掌握军权的将军,而且还一直对诸葛亮,对自己这个团体不服气的魏延,除掉他是杨仪、费祎等人最好的选择,而且从诸葛亮最后的布置来看,也是默许了。他没有召集魏延来议事,而且让魏延断后,这明显将魏延排除在外,此外最后一句“随他去吧,虽然没有明言,意思就是如果他不听话,你们自己看着办,想杀就杀吧!

政治智商低得可怜的魏延哪有想那么多,凭着武人的直爽,竟然不听号令私自行军,还占据关隘不放大军入城,坐实了谋反的罪名,最后被杀。

所以综上来看,魏延不在诸葛亮的规划中,对于这样一个不利于掌控的将军,诸葛亮默许杨仪等人把他干掉。

为什么备受刘备看重,而且是蜀国后期难得的大将,魏延为什么不受诸葛亮看重呢?

1、魏延不服诸葛亮管理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我们都知道,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就掌握了蜀汉全部军政大权,蜀国上下无不信服,除了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以及魏延,没过多长时间李严就因为不配合诸葛亮北伐被流放。

魏延仗着自己打仗有一套,而且是先帝重臣,所以想和诸葛亮分庭抗礼,在北伐的过程中,多次提出和诸葛亮不同的意见,影响诸葛亮的权威,这些都不被诸葛亮所喜,自然就不受诸葛亮看重。

2、两人的军事理念相差甚远

诸葛亮行军打仗颇为保守,稳扎稳打,而魏延则更为激进,比如子午谷奇谋等,整体来看诸葛亮是用统帅高度的战略眼光来看北伐,魏延更多是从战役角度来思考问题。现在很多人贬低诸葛亮不会打仗,推崇魏延,如果用魏延的计谋,说不定早就拿下长安了,这些都是很片面的看法。

三国时期,蜀汉最弱,魏国最强,这代表什么?代表魏国输得起,蜀汉输不起!

魏延贡献的奇谋有当年韩信“暗度陈仓”的风韵,但是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有不测风云”,“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没能打下长安,那个地方可是曹魏腹地,魏延的大军想要退回来就很难了,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那对蜀汉的打击就太大了。有人说诸葛亮北伐不也是都失败了吗?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还是把主力带回了蜀国,并没有伤及蜀国的根本。

再退一万步讲,魏延成功了拿下长安就意味着胜利了吗?曹魏都城在洛阳,长安距洛阳还有函谷关、弘农等地,长安防守薄弱,洛阳可是有曹魏大军的,所以以长安进攻洛阳并不现实。那么以长安作为前进据点长期经营呢?也不现实,因为长安守不住!

蜀军占据长安之后,将面临曹魏洛阳方向、上党方向、甘凉方向三路围攻,而长安与成都隔着千重山,后勤补给困难,没有办法得到成都平原的有效支持,所以在三路围攻下长安就会变成孤城,到时候想要撤退都不可能。

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压根就是武夫的肤浅计谋,反观诸葛亮,通盘考虑,不仅要拿下长安,还要拿下甘凉地区,让长安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魏延没有死,那会有什么后果?这就要看两派斗争的情况了。

1、杨仪、费祎等完胜,魏延完败

其实这种情况等同于魏延被杀,杨仪等人掌握蜀军政大权,就按着历史来走。

2、双方平手,杨仪、费祎等人占优

这种结果就是魏延占优一部分兵权,但是无法主导北伐等大事,蜀国还是后诸葛亮集团来把控,整体上会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态势来走,但是将相不和,北伐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3、双方平手,魏延占优

此时魏延掌控了蜀国全部军事大权,主导北伐事情,那么蜀国的国运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以魏延激进的军事风格,好走险招,也许会出奇制胜,取得一定战果,但是他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魏延比拼计谋能有几成胜算就不好说了。如果一次全军覆没,也许就能直接导致蜀国灭亡。

4、魏延完胜

这一点最可怕,因为魏延本身政治能力很低,并没有能力管理好蜀国,最终可能让蜀国四分五裂,甚至可能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如此事情参照何进、董卓等人。


总结一下,魏延就是一名一般优秀的武将,但是因为和诸葛亮不对付,所以没有进入诸葛亮的“白名单”,也是考虑自己死后万一魏延做大,对蜀国极为不利,所以诸葛亮也默许了杨仪等人杀掉魏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为什么决意要杀魏延,别被演义给骗了,真相只有4个字!
杨仪竟这样报答诸葛亮,孙权早有预言,让刘禅最终发飙
此人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却被灭三族
大将魏延被杀,与诸葛亮的死有关,“谋反”一事只因犯了蜀国大忌
魏延是蜀国后期最勇猛的武将,为何诸葛亮还是下令决心要杀他?
魏延子午谷奇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