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课堂丨开学后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别等期中考试以后再培养,现在就要抓紧……






开学有2个月了,在这期间,不少学生还是老毛病未改,家长成天头疼生气。关于良好的习惯,是提高我们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根本。家长感慨:放学知道主动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心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家孩子,就是天天盯着,也不会好好写作业和复习。不是掏书包能掏半个小时,就是写作业的时候,玩橡皮能玩半个小时,稍不注意,学习效率就很低,每天家长都要催促,快点写作业,快点阅读,快点睡觉,孩子也觉得痛苦,成天被家长数落,自己明明已经很快了,家长还是不满意,又不是机器人,上学可真没意思。有这些问题的学生,其实他们的课堂表现也不差,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能够按照老师布置的要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可为什么在家,习惯就不好了?

这还是要看家长的辅导方式,数落和批评孩子,从不认可他们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又没有给孩子指导,或者定下标准和规范,孩子也不知道,到底多快写完作业是家长眼中的快。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先玩,再学习,家长看不到,我放学回来就是要一直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学习,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家长才满意。他们眼中的好学生,是语文能考100分的孩子。至于在学习习惯上的进步,注意力的提高,自律的学习态度,我就算改正了,家长也觉得是应该的。所以,开学两个月后,你的孩子还有哪些学习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如果发现了,该如何帮孩子改正?怎么样介入和引导?

1、做好时间的安排表

习惯不好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时间观念,在该学习的时间里,他们只想玩。有的时候,也不是孩子想这样,而是家长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空间。在学校里,为什么能够积极主动呢?并不是老师严厉或者是老师管教的,而是学校教室有这个学习的氛围。写字课上写好作业,阅读课上做好阅读,自习课上连看什么学习资料,都有老师带领。也就是教室给孩子们创造了学习的场景,老师做好了学习的规范和约束,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了。在家里,就没有学习场景和规范约束,有的家长说,家里有书房,也有专门的学习桌,孩子写作业,我们家长都不看电视不说话,认真陪伴他学习和写作业。这样也不行吗?

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学习不是监管孩子不能做任何除了写作业以外的事,家庭场景是一个相对于宽松的学习场景。本身在学校里,孩子们已经紧绷了一天,回到家长,继续紧绷,这也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家长学习场景的宽松性,决定了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像上课那样,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时间的安排表。允许孩子有放松,有休息,在每个30分钟左右,孩子应该做什么事,帮孩子规划好。在这个前提下,和孩子一起面对自身上的习惯问题。比如5点放学回家后,到5点半的这个时间,我们干什么?什么时间吃晚饭?什么时间写作业,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写完可以休息10分钟等等。做好了安排,在时间表里,家长也就不会觉得孩子是在浪费时间了。

2、给孩子一个习惯的规范和模板

小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小学生们的智力水平肯定是提高了不少,排除智力原因,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出现成绩的差距,都是因为习惯不好。可是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家长老师对着干,而是这些有习惯问题的学生,确实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习惯。家长总是否定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但却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写作业不是磨磨蹭蹭,什么样的作业效率是最高的。没有给予参考标准,孩子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有差距的。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习惯的规范和模版,这个规范和模版还得是孩子比较容易能够达到的,给一个专注度不高的学生,指定的规范是必须集中精力达到30分钟以上,显然是不科学的,孩子也很难去达成这个学习目标。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学习的细节:放学回来先干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整理作业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即可,写作业前先进行思考,初步筛分一下作业的难易度,告诉孩子,哪些是可以先做的,多长时间做完作业是高效的,是符合你的学习能力的。有了标准规范和模版,孩子也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就怕很多家长不给孩子这个标准,在数落和批评中,去消耗本就并不温暖的亲子关系。不管家长如何认定自己是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看来,家长对我的严格要求就是达到自己的心理愉悦,对我的学习没有任何的指导和帮助。遇到一开始便不配合的孩子,也不用着急,先缓和亲子关系,再来制定规范和标准。

3、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和认可

家长愿意参与到孩子的辅导学习中来,本身是很好的,只是家长要善于观察,看到孩子的进步,就认可他们的努力。同时家长也要反省,在孩子进步的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我的辅导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还需要改进哪些辅导方法?开学后两个月,孩子仍旧被反馈有习惯上的问题,是不是家长也需要反思哪些没有做好?同时想清楚,在期中考试以后,我该如何辅导孩子学习,面对成绩的进步和退步,家长还能做哪些事。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不是要和孩子商量一下?

尊重亲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是辅导孩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需要家长学习的,如果等到期中考试再来思考,学习的效果可能也不会在期末考试前产生效果。所以,家长应该及时找到孩子产生这些坏毛病的原因,认清孩子真正的学习诉求,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孩子。关于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有想法了吗?希望小岛老师分享的经验,能给你一些参考,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一班家长会发言材料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而思家长”?
“分享成功,互助提升,阳光成长”
教学随笔信心 耐心 恒心
家长会发言稿
(精品)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