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玉霞 谁之过,谁之痛

谁之过,谁之痛

孤独,抑郁,精神疾病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健康杀手,如果是孩子,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巨大灾难,通常是家里阴云密布,撕心裂肺,每个人都在痛苦中煎熬,以致家庭破裂,不管谁离开或留下都没有安宁。
   最近办残疾证的人很多,老年人因病瘫痪痴呆,或磕了碰了,生活不能自理,办个残疾证,精神上需要依靠,生理上需要照顾,根据残疾的轻重还能享受些国家福利政策。每次办证时,要办证的和办证的都比较平静,也没有更多的想法。
    但是,如果给孩子办残疾证,要办的和办事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有一丝悲凉涌上心头,不管多忙,我都要问问孩子因什么残疾了?严重与否?每每听到一声无奈的叹气,愁云与痛苦一下弥漫在家长的脸上。
   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因病致残,有的是出生时助产师手法不当,也有的是意外伤害。上帝就这样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给这个不幸的人设置了一种异样的人生。每一个残疾都有一个原因,不管接受与否,现实苦果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苦焦的日子也就开始了,纵使阳光朗照,残疾孩子的家长还是陷入黑暗之中,恐惧之中。
   平时办证时,我言语尽量柔和,亲切,我也是一个轻残者,心心相惜。今天一位漂亮的女士来办证,显得急躁,迫切,说话的语气也很生硬。我忽然心情也变得不好,对她的问话,我言辞之间有了些微的怒气。一刹那,有点自责,这是工作,我不能带脾气,尤其面对跟我一样的人。
    我跟这位女士交谈起来,她未语泪先流。她的讲述,惊得我浑身冰凉。
    她的侄儿大学上到大三时疯了,如今用粗绳子捆着,绑在医院的床上。若不捆,他就脱光衣服,冲出家门,满大街跑,见着十七八岁漂亮的小姑娘追上人家,抱住姑娘的腿,跪到在地,不住地磕头,嘴里自言自语“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每次吓得小女孩们脸都白了,又挣脱不了,只能大声向路人求救。可是,有几人去管并且敢管?有的吓傻了,也有胆大点赶快掏手机报警。每次都是她们家人比警察来得及时。把受困的女孩硬从她侄儿的手中解脱出来。
    一米八的个子,身材魁武,一两个人根本降服不了。有时,侄儿在前面跑,她跟嫂子两人在后面追。有时,她老父亲和哥哥手提绳子,扑过去,压倒,先把腿捆住,打110,求警车送回家。
   如今,家里人已经精疲力尽,心身俱碎,处于无奈,把侄儿送进了医院。当初,她们不想送,担心亲朋好友知道侄儿得了精神病,以后无法再找对象,成家。她们想用亲人的爱来抚慰他受伤的心,也相信奇迹出现。当家门再也关不住时,只好送医院。
    我小心翼翼地问:“大学上得好好的,怎么会病了?”她流着泪说:“一言难尽!”
   侄儿在大二时谈了对象,相处得很好。没想到对象的前男友失恋了,回过头来又找这个女孩。女孩的前男友虽没有她侄儿长得帅,但风趣幽默会说话。她侄儿内向,话语不多,人老实。侄儿的对象在前男友的甜言蜜语浸泡下,她移情别恋。侄儿默默地退出,慢慢地不爱上课,跟同学不交流,独来独往。
   有次在校园林荫道上碰见前女友和男友抱在一起亲吻,他大喊了一声,精神失常了。在他上大学的城市里找名医找专家都无济于事,并且越来越严重,最后休学回家。
   她哽咽得几乎说不下去,尽心尽力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哥。哥忠厚老实,没有考上大学,接了父亲的班,没上几年,单位破产,下岗了。嫂子没有工作,但人很强势,家里的事,嫂子一言九鼎,谁都改变不了。
   对侄儿的教育也是高压态势,每次考试若进不了前三,就让儿子跪着给她道歉并且保证下次必须进前三名。儿子小小的年纪一直被妈妈吓得心惊胆战。放学的路上,急着往家跑,按妈妈规定的时间进不了门,就要挨骂或挨打。上了初中高中,妈妈管教得更严,不能跟同学出去玩,接同学打来的电话不能超过五分钟,更不要说跟女同学有些微的交流。
    一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考大学就是紧箍咒,妈妈一天不知要说多少次!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不要像他爸,没出息,受人欺负,走路都缩胳膊缩腿的,哪像个男人。只要考上大学了,就有好工作,就是人上人。
   这样的话从儿子上小学说起,说了十几年!如今,高额医疗费让嫂子无语了!儿子却不分白天黑夜,终日大说特说,控制不住。

作家梁晓声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哥哥,在精神病院时每月费用四千元左右,幸而他有稿费收入,否则,即身为教授,只怕也难以承担。著名电影演员秦怡在接受采访时讲到,她的患精神病的儿子一犯病往往劈头盖脸地打她。电视曾报到过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件,一位崩溃了毅忍力的母亲,绝望之下毒死了两个一出生就严重智障的女儿。梁晓声写到“中国境内,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的家里,都有一个有稿费收入的小说家,或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啊!”
   她老父亲为了给孙子治病把唯一一套寄身的房子卖了,全家人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所有的钱都送进了医院。纵使这样,她们看不到希望,没有未来。侄儿的精神疾病是压在她们身上的一座山,感觉天都塌了,每个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这位女士的侄儿,在母亲的高压下长期没有社交,没有朋友,没有倾诉,在大学里终于得到了女性的关爱与温柔,尝到了生活的一点甜美。可是,好景不长,得而复失,被长期压制的因子终于暴发了
 

经济日报发表李尚飞老师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孩子年幼时,在强势下会默默地忍受,带着一丝怯懦地忍受,等到长大之后,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毫无主见,缺乏毅力,缺失斗志,行事缓慢,反应迟钝,暮气沉沉,无精打采,遇事只是被动地应付;一个是性格暴躁,脾气执拗,极为叛逆,做事不计后果,一受刺激就发怒,一旦安静就忧郁,爱走极端,悲观厌世。孩子没有养成思考的能力,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周围世界极度疏离,缺乏内心安静的品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与时代有关,与风气有关,与应试教育有关,更多的还是与家长的教育心态有关,控制欲强的家长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家庭。自己没有实现的得到的让孩子替自己圆梦。

其实,家长越平静孩子越优秀,爸爸妈妈不急不躁地生活,教育,引领,孩子也会不急不躁地接纳,吸收,成长。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不安的心。父母的控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自闭或者急躁,源于过于被控制。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既然是生命,他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

可悲,可叹。

陈玉霞     一个喜欢文字的女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寇屠杀3000人后在尸体堆中找活人,用刺刀挑女性取乐
富平贩婴案远没到“无话可说”的时候
学友故事|中医康复训练,为脑瘫儿、自闭症患儿撑起一把伞
蒙琼英:蒙蒙哥哥成长记|散文
嫂子要跟我哥离婚,我哥说愿意补偿她 30 万,我妈:至少 50万
人间真情:憨憨的嫂子,亲亲的嫂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