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 雷大毕:春雨绵绵畲寨行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春雨绵绵畲寨行  

  福建  雷大毕

       “渺绵春雨密如麻,景象辰时献紫霞。寒日远寻畲寨韵,暖抽新绿露坑茶。”这是作者参访畲寨白露坑时,触景生情,即兴撰写的一首七言格律诗。每当咏诵它时,我的思绪又飞到畲族小说歌发祥地——白露坑。

   虎年的农历正月十一(2月11日),应朋友钟乃平先生之邀约,我们迎着蒙蒙春雨,驱车前往畲族村寨白露坑参访。

   当我们到达白露坑村口时,雨还是不停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灰蒙蒙的,好似漂浮在半空中的丝绸。远眺四周的山峦、大树、房屋,朦朦胧胧,笼罩在一层浓雾之中;近看宛如天女撒下的花瓣,滴落在地上、树上、房屋上,沙沙沙地飘落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干渴了一个冬天的白茶张开绿色的大嘴,贪婪地吮吸着甜润的雨水,吐出稚嫩的新芽……

   雾气缥缈的梯田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三涧合流的福源溪,恰似飘舞的彩带,向坑头的山脚下延伸,把整个村寨分成南北两岸。不知弯过几道湾,但穿过寨中时,福源溪又是一副笔直的身躯。它那么温文尔雅,与两岸民房构筑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畲韵村寨。

   当我们到达村寨时,一阵微风轻吻着我的脸颊,风里带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夹着白茶的氤氲和各种花的幽香,还混着些果实的甘甜,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我轻轻地吸一口,香喷喷、甜丝丝的。正当我沉迷于这沁心的香味时,一首悦耳动听的畲歌,不知从何方飞到我的耳际。

  “畲山青松映朝晖,畲岭青竹多苍翠。一支歌言前头起,千首歌言紧相随。今日畲山展新图,马达隆隆赛春雷,层层梯田白云绕,条条银河水声脆……”我侧耳倾听,不时地四处张望,想要找到歌声飞来的地方。找呀找,我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一片畲歌的海洋里了。

   据钟先生介绍,白露坑原名白虎坑,又名红坑,属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北依红山(小葛洪山),层峦叠嶂的红山支脉不断地向观井洋海岸延伸,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杨柳岗。而杨柳岗南麓的山坑里,就居住着钟姓畲族村民。

   据钟氏宗谱记载,开基始祖钟孙七,原名钟希堂,于明万历年间(1580前后)从福安市坂中乡大林村,迁入霞浦县小南四十六七都的白露坑。相传钟孙七梦见三溪合流地,便多方寻找,终于在白露坑的东面上游找到了三溪合一流的福源溪。并在此定居下来,开枝散叶,繁衍成族。

   历经数百年十二代的传承发展,如今全村共有468户,1868人,成为霞浦县畲族人口最多的村落。由于先祖家境殷实,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形成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淳朴的村风、憨厚的民风,也孕育了一代歌王钟阿吉、八品顶戴钟兆述、全国畲族小说歌非物质传承人钟昌尧、省级畲歌非遗传承人雷远姐等知名人物。

   在村委领导的引领下,我们沿着福源溪北岸的村道,从坑尾走向坑头;再沿着南岸从坑头走到坑尾,刚好绕了个长长的椭圆之形。下面是我们跟随向导的脚步,一起领略畲寨浓厚的人文历史。

01.一代畲族歌王钟学吉故居

“红山脚下觅歌王,嘹亮清音韵味扬。小说改编非物质,众人传唱满畲乡。”这是一首歌颂一代畲族歌王的格律诗,而这位歌王就是白露坑的钟学吉。钟学吉(1856-1924年),别名陈吉,学名春黄,畲族,安东乡白虎坑(今溪南镇白露坑村)人,畲族“盘护忠勇王”正式传人。曾协办福宁山民会馆,被公举为会馆董事。一生中编写创作了大量畲族小说歌,并亲自传唱;晚年擅长畲族长连抄本正歌创作,被誉为闽浙畲区“一代畲族歌王”。其作品及传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畲族文学》《畲族简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以钟学吉为代表的畲族小说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县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钟学吉故居的修缮,历经一年的工程建设,于同年底建设完工。它分列5个展室,以展示收集、整理的有关畲族小说歌本和畲族文物,以及调查研究、抢救性记录、传承活动、展示推广等方面的保护传承工作,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02.国家级“小说歌”传承人——钟昌尧

钟昌尧1932年12月27日出生,是钟学吉的第四代孙。他也是在畲族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畲族文化工作者。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露坑的钟昌尧被批准为国家级“小说歌”代表性传承人。白露坑村,有大量畲歌古抄本和畲族秀才用过的古书籍已遭虫蛀。文物的流失、被盗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大量的手抄歌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之中。据调查,全市尚有畲族歌手几十人,现散在民间的不同畲歌手抄本已不多见,白露坑现存旧歌本不下百册。钟昌尧老人被誉为歌王传人。他退休后跑遍宁德和景宁有畲族人居住的村落,搜集、整理流传民间的唱本,共搜集到160多段100多万字的畲歌。2008年,钟昌尧被批准为国家级“小说歌”代表性传承人。从他身上,我们又看到畲歌传统续脉传承的希望。

03.省级“畲族歌言”代表性传承人——雷远姐

雷远姐,女,1951年5月19日出生,是省级“畲族歌言”代表性传承人,畲族“阿鲁调”的代表性人物。雷远姐极具地方特色的“阿鲁调”假声唱法,目前正着手培养学徒。白露坑村委决定依托白露坑小学,组织开展“传、帮、带”等措施,在小学生中培养“畲族小说歌”和“畲族歌言”的辅助教学。让这省级非遗得到传承。 正如一首律诗所言:“村里鸡鸣数百家,福源溪畔献彤霞。畲童专注学歌去,长辈悠闲品寿茶。” 

04.“土墙厝”和“木砖厝”是研究古建的活教材

     “渺绵春雨密如麻,景象辰时献紫霞。溪畔现前畲寨韵,涧盘古迹土墙家。”据介绍,始祖十一世孙七,从福安迁入福宁白露坑村。此时的房屋建筑多搭盖简易山棚栖身。清以前,逐渐定居下来的畲民住房,才由原来用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改建成土木(竹)结构的单层草房。由于居住条件简陋,悬草寮经历一段时期,就在风吹雨打中垮塌。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经长期的资产积蓄,畲族村庄才出现“土墙厝”及十余座“砖木厝”。二十余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土墙厝”,其基础用石头垒砌,墙体用黄土夯筑,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完好。它们使畲族民众告别游耕时代、进入农耕生活,居住告别简易“竹寮”“草房”。而“砖木厝”保护也较好。其构造为砖木结构,多为独门独院;属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在建房布局上,多为沿福源溪两岸相向而建。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畲民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砖混结构的小洋楼,一座座拔地而起;而钢混结构的建筑,已经占据主要部分。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这些“土墙厝”和“砖木厝”,是研究古建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05.别具一格的畲族婚俗

白露坑的畲族婚俗,有着极其深厚的本民族思想内涵。长期以来相当严格地实行宗族外婚制和民族内婚制,他们同姓不能通婚。后来,同姓不同香炉(不同宗族),或同香炉五服以外亦可通婚,但都比较少。几乎不与汉族通婚。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畲汉通婚已不受限制,但其趋势主要是畲族女子外婚,且多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这里的畲族婚俗,尤其是“俗不离歌”的传统,在婚俗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几乎以歌贯穿从恋爱到完婚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议婚、订婚、做表姐、做亲家伯、成亲等。

06.富有特色的畲族刺绣

“畲寨山峦百蕊娇,穿针引线细心描。绣成春色满园好,子孝孙贤咏舜韶。”畲族刺绣历史悠久,是传统的手工艺术,是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百花园中璀璨的一朵奇葩。作为最具特色的民族刺绣之一,畲族刺绣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刺绣有悠久的历史。畲族民间刺绣师傅多为男性,而且基本上都是裁缝师。畲族有这么一个传统,刺绣主要以家庭祖传的方式传承,基本上是传男不传女。畲族服装一般在鞋面、服装襟边、衣兜、肚兜、女子绑腿、拦腰(围裙)等处刺绣。畲族刺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多来源于畲族人民所见所闻。常见内容,主要以各种花鸟、动物、植物等纹饰为主。只要畲族女子结婚,都要做一套这样的凤凰装。白露坑的刺绣,以线排、针、剪、烫斗、尺……这些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简陋工具,55岁的钟李发师傅可以用它来制作美丽漂亮的畲服。各种颜色鲜艳的绣线摆在一起,他不断地抽出绣线、穿上细针,在自织自染的棉布衣上流利地绣着。一袋烟的工夫,畲族传统图案浮龙纹绣出来了。围观的畲族老乡说,钟李发师傅的刺绣,在这一带是非常有名的。他是市级畲族刺绣非物质代表传承人。

07.畲腔畲韵的木偶戏

白露坑提线木偶戏,具有代表性的畲族传统文化。乐声乍起,通过几根细线,就让木偶如活人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其通过木偶形象和唱词的变化及畲韵畲调,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广受青睐。每逢节日之时,十里八乡的民众纷纷赶来,观赏木偶戏之精彩。2018年,白露坑的木偶戏被评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08.一等功臣——钟昌达

钟昌达(1955—1979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3570部队服役,任班长。1979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顽强,舍己救人。在负责运送伤员途中,遇敌炮火袭击,他立即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伤员,而自己却壮烈地牺牲了。钟昌达被追记一等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授予勋章和奖状。英雄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那保家卫国、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9.不可多得的众多文物

还保存有先辈遗留下来的大量文物:雕刻细腻的公众龙头祖杖、四柱盘龙四角翘阁的香亭、村中珍藏有“弧悦古稀”的匾额。左边:兆述宗兄大人,霞邑南乡之耆宝也!幼习青囊经,精堪舆术,为人卜宅宨恒有吉,徴以故自能康强逢吉。今寿七十有二,孺人雷氏亦称稀,贺夫妇眉,孙曾绕膝询吉人天相云因额之曰。右边:翰林院庶吉士宗弟钟大椿拜题(字德椿系钟大焜胞之弟)。落款:光绪拾肆年岁次戊申荔月。是钟大焜送其宗兄钟兆述的匾额。还保留着兆述的八品官帽和官靴。还有“高恢祖武”的额匾,是清未进士朝议大夫工部主事钟为桢(系钟大焜之孙)于民国拾肆年二月,送其宗兄钟品林华构之匾额等。         总之,白露坑除了浓浓的人文历史,在它的村头不远处有沟壑深邃的龙潭穴连着石楼,形象逼真的心维潭仙人脚迹,山顶惟妙惟肖的仙人床,深藏林中的师公厝、师公桌、流水叮咚似鼓声“水流蛇瀑布”等景观。每个景观,都有一个娓娓动听美丽的传说。随着乡村文化的振兴,真正做好“一村一品”,与环三都澳的东冲半岛旅游景点“强强联合”,相信不远的将来,白露坑畲寨必将迎来四海宾朋前来观光揽胜!



雷大毕,男,畲族,笔名雷恒润,福建霞浦人。福建省宁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东方散文》杂志社签约作家,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中国词网认证诗人,霞浦县作家协会会员。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李   韵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107410006@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霞浦游字---溪南半月里
汀州 | 钟鸣鼎食 千秋同睦
霞浦清代畲族楹联
畲族服饰文化特色
水亭的畲族
【泰顺奇闻】泰顺畲族的民族民间工艺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