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书生: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让每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连载【视听版】

【点击直接查看】

1、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我迷恋上了教书【视听版】

2、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六载夙愿,一朝得偿(1)【视听版】

3、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六载夙愿,一朝得偿(2)【视听版】

4、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从“代课教师”到“特级教师”(1)【视听版】

5、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一章我当上了教师:从“代课教师”到“特级教师”(2)【视听版】

6、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用自己的长处教书【视听版】

7、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 教材之内,我讲了什么(1)【视听版】

8、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教材之内,我讲了什么(2)【视听版】

9、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教材之外,还讲什么(1)【视听版】

10、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教材之外,还讲什么(2)【视听版】

11、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找到一条解放学生的道路(1)

12、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找到一条解放学生的道路(2)【视听版】

13、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二章  我是这样教书的:找到一条解放学生的道路(3)【视听版】

14、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三章 我是这样带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1)【视听版】

15、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三章 我是这样带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2)(利用家长资源,调解家校关系。)【视听版】

16、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三章 我是这样带班的:通往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1)【视听版】

17、魏书生:班主任学会放手,给学生一个机会,一片天空,学生自会还你一 份成长的惊喜。【视听版】

18、魏书生老师的班会:“35年后的班会”,看魏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展望未来的?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视听版】

19、魏书生阐释“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第三章 我是这样带班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

【导语】:学习魏书生,弘扬魏书生教育思想。今天魏书生研究院为大家推荐:魏书生著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

第三章    我是这样带班的

让每人都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群体”角度而言,要依赖学生,建立由学生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让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从“个体”来说,要让每一个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1985年以来,我们班学生的座位,刚入学时,先按大小个排列, 以后随着大家相互了解的加深,可以自愿组合。

组合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利于学习;第二,要四厢情愿。

我常跟学生说,人和人的组合是一门大学问,不要说万物之灵的人,就是简单的物体,再简单一些,构成物体的原子,其组合方式也是 一门大学问。

同样是碳原子,呈链状结构排列组合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比较软的物质-----石墨。而当碳原子呈金字塔状结构排列时,便构成了世 界上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咱们再谈人,两个人和两个人合到一起,不一定就是4个人的力 量。比如一个书记加一个厂长,倘两个人配合默契,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相辅相成,那么加在一起就完全可能等于3个人、4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力量。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另一种情况呢?其中一 个人老实厚道,谦谦君子,甘心情感当配角,这样一加一便还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有的两个合不来,你定的我不同意,我定的你不同意,或一 好一坏,一个创业,一个败家,一个挣钱,一个挥霍,一加一等于零。还有的两个人为了个人权力,在堡垒里拼命战斗,打得不可开交,置党和人民的事业于不顾,结果企业亏损,一加一等于负一,甚至负二、负三。

同学之间组合、交友也是如此,有的懒同学交了个勤奋的朋友, 不久也变得勤奋起来。有的好计较生气的同学总和憨厚开朗的同学在一起,渐渐不爱计较,不爱生气了。也有的同学本来衣着朴素,不会花零钱,就因为总和社会上几个讲吃讲穿的失学学生在一起,也变得花枝招展,零食不离口了。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都一次又一次地叮咛,要研究和谁接近,和谁疏远。

疏远了谁,不意味着断交,不意味着不是朋友,而是少在一起的朋友,是多鼓励对方,为对方祝福,暗暗地为对方加上进之力的朋友。

对后进同学,也不是让大家都疏远他,而是让后进同学相互疏远,安排先进同学接近他们。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生理上的病,如感冒、痢疾、肝炎,有传染性;心理上的病,如懒情、狭隘、冷酷,也有传染性。大家都认为我说得有理。从心底接受了我说的道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主动管理,教育自己。

有一次,有三个好朋友找到我,要求我给他们做分离手术。我问:“为什么分开呢?”
“老师您没发现吗?我们三个人都有懒病,凑在一起,相互传染, 相互鼓舞,每个人的懒病都成三倍,成立方地增长了。

“怎么做分离手术呢?”

“您以后再发现我们在一起,就让我们写1000字的说明书,请您再跟全班同学说,号召全班同学帮帮我们的忙,监督我们。无论在家,在社会,在学校,只要发现我们在一起,就检举,我们保证感谢,保证有一次就写一次说明书。”三位“懒”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但愿你们今后也能记得今天的话,别等以后反悔了,同学们检举,你们恩将仇报,反倒恨人家。”

“那哪能呢?”

“你们要这样想,虽然不在一起,还是好同学,还是好朋友,还要互相在心里鼓舞。为了对得起朋友,为了让朋友勤奋起来,就得暂时和朋友隔离。”

他们三人说话算话,好长时间不在一起,每人都找了勤奋的人作伴,后来都变得比较勤奋了。

我们班四大闹将之一,一天晚间跟我商量:“老师,您让我到第一组第四桌去坐吧,我保证能改好好说话的毛病。”

“为什么这座能治你的毛病呢?”

“那座的左邻是咱们班的学习尖子,右邻呢?是最不爱说话的女同学,前面是张×x,我和他合不来,平时基本见面不说话,后面是咱班的生活委员,我特别佩服他,他也能管住我,坐在这里,您说我和谁说话去。

“那我得问问,左邻右舍同意不同意你去。”

一商量,再加上我的劝说,他们同意了,这位闹将乐得蹦起来,过了两个多月,便基本改了自己好说闲话的毛病。

后进同学主动要求进步,在我所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改正自己的缺点。优秀同学,也会主动帮助后进同学,在帮助中一起进步。

周继明同学是班长,临毕业前一年,他主动要求我不要把他和位后进同学分开坐。他帮助这位同学已有两年了,为了这位同学的进步和班级的工作,周继明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怕这些负担影响他个人的学习,便想给他减轻一些,找一位中等同学和他同桌。他知道了,恳切地说:“我和他已经同桌两年了,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他改 了贪玩的毛病,为班级做了大量好事,学习也有了进步。离毕业不到一年了,如果分开,我感到对不起他,也对不起班级。”我问:"你不怕影响自己的学习吗?""帮助他虽然失去了一些时间,但也使自己受到了锻炼,给他讲题时,我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再说,即使失去了时间,我的成绩在班级仍然是上游,将来升学了,不再支付这段时间了,这也是一个时间或精力的储备。那时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定能挖掘出这些储备,挖掘出这些潜力,从而使自己学得更好。”

张小飞同学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一直热心于帮助后进同学,临毕业的前一年,她主动找到我,说:“老师,让我和赵××同学坐一桌吧!”我问:“为什么?”“赵××同学对人很热心,为别人做了大量好事,可他现在学习成绩不好,我怕他升不了学。”张小飞同学曾帮助过不少同学进步,她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没想到临近毕业,她想的还是别人,我答应了她的要求。毕业后,那位同学也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升入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了向善向上的力量,这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另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精力和能力必定有限,不可能每一次都及时发现问题,这种情况,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和作用,便更加凸显。

也有时,两个看来很好的朋友,经过商量成为同桌,起初挺好,过了一段时间,两人一同来找我,请求分开。我没有发现她们两人坐在一起有什么不合适,不解地问:“你俩在一起不是挺好吗?”她们回答;“正因为我们挺好,好得过了分,彼此之间失去了互相制约的那部分作用,上课时,有时老师让讨论问题,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谈点知心话。上自习也常常惦记我们下课后去玩什么,明知不对,又不好意思制止对方,也不好意思不迁就对方。这些细微的变化,别人不容易看的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觉出来,再坐一段时间,我们的成绩肯定会下降。”我记得1988年那届学生临毕业前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有5对好朋友来找我做“分离手术”。

也有时,两位看起来很淘气,并且合不来的同学,谁都觉得难以坐在一起,而实际上他们坐一桌,双方都有了进步。

王海鹏同学思维敏捷,理解力强,精力充沛,上课一听就懂,剩余时间不愿深钻,爱说话,多少次班级选举说闲话最多的人,他都位居榜首,最多时高达25票。李健同学原在四班成绩倒数第一,调入我班后, 虽有进步,但仍不爱学习,也多次被选为爱说闲话的人。

一天,王海鹏同学来找我,要求和李健同学一桌,我还认为是同我开玩笑,便说:“放学了,今天老师要赶写一篇文章,没时间跟你开玩笑,快回家吧!“他像往常一样,脸上仍不失顽皮的笑,瞪大了眼睛:“老师,真的,今天不是开玩笑。”“不开玩笑是什么,两个最能说的人凑在一起,疾病互相传染,不成了不治之症了吗?”“老师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李健都爱说,不假,但我们说的不是一类内容,有时我们票数比对方多时,彼此还都有过不服气的时候,我们坐一桌,说不定互相制约住了呢。”我心里还是不愿意,他又说:“您不是总说试试并不吃亏吗?让我们试一段时间,不行,再换回来也不迟。“李健能同意吗?”“一定能同意。”

他们成为同桌,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不仅他们两人之间自习课不说话,还能控制着不同左邻右舍说话,并且两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都比以前高。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认识到,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有许许多多奥秘远未被我所认识。正因为如此,也更加坚定了我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的信念和理想。

做班主任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将班级管理看成是我一个人的事 情,而是一直认为,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是每一个人的班级,班级的事情,人人有份,人人有责。我也从来没有将学生看成是需要被管理的对象,而是一直认为,他们是班主任最好的助手,是班级管理的主人。

这么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班级管理实践,让我明白,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当所有的学生都能为班级着想,都能站在班级主人翁的位置上来考虑事情的时候,那肯定就达到了”天下大治,海晏河清”的美好局面。当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那才是教育和管理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是这样实践的。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生的管理教育应如何进行 _为您服务教育网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魏书生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李镇西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后进生转化
【新学期 排座位】①魏书生:学生座位自愿组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