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 亮 || 刘剑新散文赏析
作家刘剑新的散文语言淡雅俊丽,意境清幽高远,给人以闲适雅致之感。大体可分为故乡童趣、采风游记、燕园随笔三大类。

一、故乡童趣

《三野谐趣》《水的留影》《忆》等篇,回忆童年趣事,抒发思乡之情。其共同点:通过以童年视角和童年口吻来描写童年往事,使文本语言清新明快,并蕴含童真童趣,给人以身临童年故乡之境的审美体验。
《三野谐趣》写道,“待到暮春三月,我们轻轻地摘下蒲公英头顶上的小伞儿,再轻轻地用嘴一吹,小伞儿便携带着一群种子,潇潇洒洒地向远方飘去。我们也喜欢苦菜花……野牵牛和鸭子腿,最吸引我们的好奇心。”此处描写作家小时候与童年伙伴们玩耍蒲公英的欢乐场面。“蒲公英头顶上的小伞儿”一语用的是童年视角,是儿童对蒲公英果穗的称呼。“潇潇洒洒”一词用的也是童年视角,不仅写出儿童眼中蒲公英种子飘向远方的状态,而且写出儿童见此景的喜悦心情。“我们”一词用的是童年口吻,指作家小时候与玩伴们。此处三次强调“我们”,让读者感觉,仿佛看到了作家回到童年的故乡,正在与伙伴们欢快地摘蒲公英和吹蒲公英呢!
《三野谐趣》写野菊时,引用颖川“倘若家菊是上帝的使者,那么野菊则是秋神的代表”作点睛之笔。既写出了父女二人对野菊的喜爱之情,更暗含着父女兼备的陶潜式的高雅志趣。

 《水的留影》写道,“那水灵灵的野地梨,甜丝丝的,多少有点硌牙,吃几个还行,多吃点儿,那小嫩牙儿就受不了啦。”“水灵灵”是儿童眼中野地梨的状态,当然是儿童视角。“小嫩牙儿就受不了啦”采用的是儿童口吻。这句话仅三十余字,共用5个逗号隔开,各分句语句简短,从儿童视角起笔,展现童真童趣。“而那紫珠似的野葡萄,是专供我们解馋的野果子。秋日,我们常常跑去抽荻子缨,捆成一束,形似出家人手执的拂尘,拿着玩儿。”此处两次强调“我们”,效果与《三野谐趣》中相同。
《忆》中的语句“我也非常惊讶,轧水机旁长出的那棵狗尾巴花,那么威武”很明显是儿童视角。狗尾草本就生命力极强,生长在水井旁自然比其他花草更茂盛。“威武”一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狗尾草的茂盛之姿,又写出了作家小时候见此景的惊喜之情。“首先登场的是梨花,接着更多的花仙子纷至沓来”显然是儿童口吻。
通过引用其父亲的诗文,让读者获得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审美体验。颖川先生是文学大家。刘剑新将颖川先生诗文引入文中,不仅提升了文章品位,更重要的是,父女对同一个文学母题发表见解,并同中见异,给人一种文学薪火相传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品读“故乡童趣”三篇,犹如漫步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植物乐园。在作家笔下,这些花草果木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作家童年欢乐、思乡之情及人生感悟的精神寄托。这种写法可认作是对屈原“香草美人喻”的继承与发展。


二、采风游记

刘剑新的散文,从数量上来看,以采风游记类为主。这类散文有如下特点:
通过插入详实的史料,增强文本的历史厚重感。
《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中,作家叙述“荆轲刺秦王”的壮举时,插入“据《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因袭刺秦王。’”这段史料,既增强了事件的可信性,又让读者联想起那段可歌可泣的行刺历史。《仙台山记》中,介绍古刹护国院寺时,插入因高僧预言皇家必败黄巢军,唐王御笔敕封“护国院寺”的历史,增强了仙台山的皇权色彩,引起读者的探知欲望。《古朴风韵之胡良桥》中,介绍胡良桥的修建时间时,插入“据史料记载”;介绍胡良桥周边村庄时,插入“据《涿州地名志》记载”。“据……记载”是刘剑新游记散文中常用的模式。

通过使用具体的数字,使所描写景物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
《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中,介绍战国磨光黑陶壶时,使用“壶高45厘米”、“口径12.5厘米”,让读者对陶壶的大小有清晰的认识;介绍西何各庄遗址时,使用“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积约24000平方米”。《仙台山记》中,介绍刘秀洞莲花状小山时,使用“高三米多、直径五米多”。《古朴风韵之胡良桥》中,介绍胡良桥主桥时,使用“长69米,桥面宽9.14米”。
通过引用古人诗句,提升文本的诗意和文学性。
《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中,引用诗句“断桥流水卧枯杨,千里飞沙草木黄。督亢如何称沃美,荆轲图去致秦王”,描绘督亢的自然景观。引用“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描绘丰收图景,从侧面写出督亢土地之肥沃。《仙台山记》中,引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既与“仙台”徽标相呼应,又给仙台山蒙上神秘的面纱,为下文登山埋下伏笔。《古朴风韵之胡良桥》中,引用“名胜说胡良,半轮鸡唱,人迹桥霜。近堤古寺,远岸垂杨,流水潺潺,长虹拒马遥相望。轩辕战垒,今古几沧桑”,来描写“胡良晓月”之美。有此诗,“胡良晓月”之盛况,历历在目。


三、燕园随笔

《小院写真》《安好,就是幸福》《我的父亲》三篇,都记述与燕园有关的日常生活。其共同点是:
通过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展现浓浓真情。
《小院写真》中写道,“我每次回到家,母亲总给我烙两张饼,嘱我掐点儿鲜嫩的苣荬菜,用清水洗干净,抹层豆瓣黄酱,裹起来吃,甭提多香。”此处写耄耋之年的母亲,亲自给女儿烙饼的情景。“总”写出了烙饼次数之多,“嘱”写出了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实际上,作家已届知命,但母亲还是要亲自为女儿烙饼,并亲自嘱咐。在母亲看来,无论女儿多大,都是孩子。多年来,“烙饼”与“嘱咐”已经成为年迈母亲的习惯。母爱之伟大,可见一斑。一个“香”字,不仅仅是写饼,更道出了母爱的味道。作家体会到浓浓母爱,完全顺从着母亲,孝女形象跃然纸上。此细节写尽了天下慈母孝女。
《安好,就是幸福》结尾处,写道“今天,我赶过来,又端一盆热水,给老娘洗脚;并说,等下次来,再给她剪发。母亲说,'我每天用篦子梳头。’”疫情期间,作家冒着风雪,赶回娘家,为母亲洗脚。试想,母女二人,边洗脚,边闲聊。这是多么幸福温馨的画面啊。母亲身体未痊愈,当作家提及下次来剪发时,母亲为了让女儿放心,说每天用篦子梳头。母亲在生病的情况下,还是为女儿着想。一“洗脚”写女儿之孝顺,一“梳头”写母亲之慈祥。

《我的父亲》中写道,“我们从河北来,主要是带我父亲参观文学馆A馆。”作家之孝顺,无需多言。文章结尾处写道“对于父亲,我的口中,从未说过一个'爱’字或一个'谢’字。然而,这两个大写的汉字时常在我的心底里涌现。”将“爱”与“谢”藏于心,外化于行。大恩不言谢,大爱无需言。
通过赋诗抒怀,展现燕园高雅情调。
《小院写真》中,欣赏烂漫的樱花,作家写下“三月春风拂人面,花瓣若雪满庭芳”;看见丛丛蒲公英,写下“丛丛蒲公英,遍布庭院中。燕子呢喃叫,摇曳我心旌”;赞美韭菜和韭菜莲,写下“菜卉合一,雅俗共体。相互辉映,美兮善兮”。面对燕园美景,作家赋诗抒怀,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好,就是幸福》中,作家的父亲颖川先生,躺在病床上,仍写下“年尾文思淡,岁首诗意浓。词赋波涛涌,病榻满乾坤。”在作家刘剑新与其父颖川先生看来,赋诗著文,是“家事”,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更是毕生的追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正是燕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主人的高雅志趣,燕园这座普通的小院,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某种象征。
通过迎春花意象,展现生机与活力。
《小院写真》开头写道“傍晚,返回京南小城,走进父母家,却隔窗见到北屋那株缀满黄花的迎春。”《安好,就是幸福》中写道“这天上午,我推开院门,率先映入眼帘者,则是北屋窗内那盆黄花开满枝头的迎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燕园中的那株迎春花,是春的外化,展现的是生机与活力。《我的父亲》一文中,并未提及迎春花,但“小院的石榴花缀满枝头,嫣红夺目”。石榴花展现的也是生机与活力,与迎春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袁学骏先生讲,“剑新是创、编、评的多面手。”的确,作家刘剑新的作品丰富,涉及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多类文体,篇篇各具特色。笔者选取部分篇章,谨作简要赏析。
原文刊发《中华风采》2020年第6期

作者简介:陈亮,河北昌黎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本期照片:刘剑新摄于燕园)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剑新:仙台山记
【河北】冯小军|督亢亭下,我紧紧地攥过一把风
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新涿州赋
【河北作家】刘剑新||爱是一条流动的小河(外一首)
【读者名刊】你去哪里了 || 刘剑平(授权:独家原创首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