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艺术品正在迎来国际化的“大时代”
眼下,房地产成了“暮光之城”,中国艺术品似乎开启了国际化的“大时代”,一场如火如荼的艺术品创富运动或将拉开帷幕。
文/徐守振 世界联合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
海南亚洲艺术研究院院长
海南亚洲艺术馆馆长
自2015年市场开始下滑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一个“小时代”,低迷已经有七个年头。近两年,新冠疫情蔓延,房地产景气下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迹象显示,大量资金正在流入艺术品市场。
在西方投资理财的观念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早已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会配置艺术品资产。反观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收藏群体不断扩大,艺术品市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科技进步与金融化有关,二是与艺术品国际化的时代进程相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艺术品正在迎来国际化的“大时代”。
一、艺术品国际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格局已经开启,一是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二是国际艺术品引进来。具体的工作,我们做过许多,比如把法国美协主席请到国内,在国内外办展览,我们也去法国罗浮宫办展览等。
2012年,在我们的策划下,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等机构在京宣布成立设计创产基金,率先提出了“投资设计,掌舵未来”的理念,聚合了一批具有创意和设计含量的文化艺术品牌项目。
随后在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艺术与文明的对话》和上海举行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就是用全新的市场思维,将原有的艺术资源进行二次原创,我们当时就认为这代表了一种趋势——艺术活动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金融融合及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近几年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国际上大的拍卖公司,像苏富比、佳士得都已经进入到中国,分别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中国内陆一些大的拍卖公司,像嘉德、保利都纷纷在中国香港以及国外一些艺术品市场发达的国家设立办事处;第二个是国际上非常大的艺术品信息服务机构,像Artprice、Artnet等一些大的艺术品信息服务机构纷纷进入中国,与中国一些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合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发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息需求。
艺术品国际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时代变化,艺术品版权与IP授权的时代已经开启了。以前卖艺术品是一个单向维度,就是把物品卖了就没有后续了,现在不同了,一个作品就是一个创意,围绕创意可以深入去挖掘它,可以将创作内容去授权,去做版画,去做很多文创产品,让创意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享给大众,这意味着,艺术品交易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八年前我们创立了“创交所”模式,正好跟当下科技与金融发展趋势相结合,非常契合艺术品国际化大势。
数据来源:《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
二、艺术品国际化:谁来定价,如何定价?
艺术品国际化进程中,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来核定作品的价值。据我们了解,欧美市场上艺术作品的定价,大部分还是通过艺术家作品和类似的对标物(对比其他艺术家作品已售价格),进行市场定价的。对标物是艺术作品定价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标物除了作品的尺寸、风格、材料,还需要对标已知作品售价艺术家所在地、教育背景、个人成就、奖项、公众知名度等。
比方在德国,艺术品的价格有非常严格的遵循依据,相关的参数包括一个艺术家不同年龄时期的艺术风格,不同艺术风格的受众人群,每年实际的交易额,进入了哪个级别的重要画廊,参加了什么档次的展览和博览会,甚至包括具体作品的材质……任何艺术品的价格都可以通过公式算出来,相对来说,价格比较合理。
但在国内,目前艺术品的价值核定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怎么认定一张画的价值,谁来定价?没有特别权威的标准。如何来规范这件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我们的想法,未来跟银行、专业机构、专业的学术团队合作来做这个事情。就像韩国艺术经纪人运作模式,艺术家跟机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股东的关系,是共创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一起来推动市场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让社会大众也能广泛参与到艺术品投资中来。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NFT热炒,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深度的整合期,渐渐回归理性时代。我们需要建立中国标准的“定价模式”,提供解决方案,真正引领世界艺术品投资趋势。
怎么来建立这样的体系呢?用好平台,我们的亚洲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金融智库,可以整合各界资源达成一个社会共识,形成比较公允的价格。这个标准类似于英国SGS企业标准,可以做成一个认证。有人认可、信任与相信,艺术品的价值实质是一个相信的问题。相信才有价值,要不就是废纸一张。
信任如何建立?我们认为,“艺术家的时代”已经改变了。目前市场选择艺术家不是按原来传统计划来进行了,不是像中国画、工笔画,超级写实的时代了。一方面是技术的迭代,另一方面,审美取向也在演进,现在是创意经济,作品不仅仅只是传统的表达叙事,而是要有思想、价值观及时代背景等。
一个作品会启迪人们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文化想象,能够共振共鸣,思想被更多的人拥护,产生更多的知识,更多响应。现在艺术家非常多,要发现一个艺术家,跟发现思想者、领袖是一样的,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发现。
三、把非标干成标准,掌握国际定价的话语权
按照传统,美学的范式从来都是由精英创造的,并且遵循“由上到下”的流行规律,审美无法实现从民间到精英的传导,人们无法从比自己阶层低的人身上产生美的认同和联想。在欧洲,从来都是贵族模仿国王,平民模仿贵族,这种自下而下的审美传导,是美的流行范式。而我们要做的恰恰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人们往往认为,审美是主观的,但审美更具有普遍性,是有标准的,只是目前没有人把它梳理出来。基于普遍性,是可以将非标做成一个标准。众所周知,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发育完善的以画廊为主体的“一级市场”。大部分艺术家,不是通过画廊卖画,而是以“私下交易”为主。
从供给端来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把艺术家真正的“粉丝”挖掘出来。以前是上游说了算,几个人说好,资金说好,这不能代表社会共识。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艺术家说了算,而是从零起价开始,每一幅作品都通过市场来推,形成一个真实的共识。
从需求端来看,普通人以前对艺术品欣赏与认知渠道不够,存在供需矛盾,我们需要通过供需矛盾真正确定艺术品的价值确权。买不起原作,可以买版画,可以买衍生品,可以买服饰,可以买其他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可以限量,可以收藏,“自下至上”,确立与传统不一样的审美范式。
这意味着,要用一个新的模式,让更多的人或底层的人买得起艺术品,让艺术回归生活,回归理性,不再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是趋势,也是大势,这个观念的转变,是将所谓“高高在上”的艺术品拉入凡间,更具烟火气。
从这个视角看,打造出“中国标准”的艺术品是一系列重大的事件,背后是一系列的创新与创意,唯有不断创新与创意,才能牢牢掌握艺术品定价的话语权。
眼下,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已经拥有大量的艺术藏品,构成了它们巨大的表外资产,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也是艺术金融化的外在的价值增长。艺术不仅是财富的继承,也是文化和资本的传承。艺术品不再局限于满足个人利益,而是成为投资基金追逐的目标。
在手段与方法上,我们正在与艺术银行、艺术授权、艺术抵押、艺术衍生等环节相融接,构建一个艺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信化、资信资金化的运作流程,不断优化艺术品数据库,为标准化的产品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在中国艺术市场国际化运营与探索上,还需要更加锐意进取。
眼下,房地产成了“暮光之城”,中国艺术品似乎开启了国际化的“黄金时代”,一场如火如荼的艺术品创富运动或将拉开帷幕。
本文节选自《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5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牢记这22条经验,再投资当代艺术!
朝鲜艺术:国际化后的再国际化
不好了!保洁阿姨把价值1800万的艺术品扫进垃圾桶了
钱币可以是艺术品
中国画是审美价值最高的艺术品,没有之一!
广东油画作品欣赏,签约艺时代展览参与2020年广州艺博会更便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