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菜市场,生活的另一秀场


作为基本需求场所之一,菜场其实从未消失。它有着不可复制的社会性。其社交属性就是其生命力的根源之一。如今的菜市场,已不是传统的菜场,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的另一个秀场。

   

1 · 海外的“市集社交”属性菜场

日本·东京有乐町 MUJI +

日本东京有乐町MUJI vegetable/fruit market。这家秉持MUJI的极简美学理念打造的蔬果卖场,一经推出即便在短短几天内火遍各大社交平台,和田地'相连’的蔬果卖场”,是无印良品官网上对这个菜市场的定义。



西班牙的卢戈社区

两个紧挨着的菜场,现代化的场景设计理念就是更加通透、更加开放——这样才更亲近市民。一座菜场被砍去原本臃肿的建筑而隔壁的菜场,则加大自然光的照射面积配合营造友善阳光的氛围。通过将原本固定的摊位升级为可移动单位,增大公共空间的菜场设置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展厅或音乐会场。可想而知,改造后的两个菜场成为城市新的“市中心”。

▲卢戈市政市场

卢戈市政市场

▲卢戈公共文化市场



瑞典马尔默

设计师将废旧仓库改建成融合了美食区和公共集市功能的菜场。原生的工业气息被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让菜场充满老时代的仪式感与沧桑感。周边滋生出大小庭庭院院,菜场真的成为了当地的新社区中心。

▲马尔默集市



泰国曼谷

一座露台集市也将成为拥有完整生活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除了餐厅,当地特产、食材、日用品等应有尽有。


▲曼谷乡村市集



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路萨法市中心区

一座菜场被彻底改造,服务空间和公共空间被不同建材、不同色调揉和进超敏感的空间识别度。


▲西班牙圣瓦莱罗市场





   
2 · 国内菜场更新已初具亮点


让我们把视角转回当前的中国,城市更新作为新兴的规划技术将为城市注入愈发丰富多元的内涵与活力。当菜场被“伪装”成书店,当逛市集变成时尚,也许下一次约会便发生在菜市口。

微风市集|北京


去年底,微风市集在前门西兴隆街开业。当菜场被“伪装”成书店+咖啡馆你心动不?18年12初正式营业以来,微风市集以俘获忠实客户群,每天百人以上的稳定流量,日常以附近老人为主,周末则是更多慕名而来“尝鲜”的年轻人。早餐厨房、引领时尚的分区布局、移动货架、各种生鲜。二楼是自制料理区和书吧。


微风市集

微风市集要做的当然不仅是菜场,以此起步它通过食物所要展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地方,老人、年轻人都爱逛,这本身就是对传统观念和代沟的颠覆。为了让这个地方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好玩的事情,设计师在业态规划时,首先安排足够的移动货架以便衍生出所需的活动空间。当你呆在这里时,每天都可以当作音乐节,站着坐着吃着买着,随时随地听音乐。底楼粮食墙区是一大特色,随时可以改成舞台。



红石板农贸市场|杭州


杭州的红石板农贸市场在十多位优秀设计师的倾情改造后,从原先“低小散、脏乱差”的传统菜市形象,瞬间升格为网红打开圣地。


短短4个月,菜场格调今非昔比。这个不足600平方米的菜场却容纳了13大风格各异的摊位,争奇斗艳、交相辉映。



新菜场的一切井然有序,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新鲜的精致。蔬菜区、家禽肉类区、海鲜水产区、粮油干货区、水果区划分明确,货品一应俱全。



红石板农贸市场闪亮登场后,瞬间火遍全杭州,本来只是想打个酱油、买把韭菜进去的,现在都揣着拍了一百张自拍照的手机出来。



为便于顾客挑菜,蔬菜上方增加了一排照明灯。菜摊门牌则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上面居然附有各种输出的营养功效,贴心到家。



这哪是生鲜区,设计师以船木、帆布等海滩风格因素,带你徜徉文艺感十足的无限海洋。



在世外桃源般的杭州,怎么能不一边吃着面一边体验仙境的市井烟火味呢,这家面馆就叫桃花源。



钩花桌布、藤编水壶、钩花桌布、古式家具。一片片手作瓦片菜单、一盏盏花盏吊灯,牵扯着你梦回童年。



其实,现在热爱生活、懂得从烹饪中体味人生乐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菜场作为市井生活的缩影,不再禁锢于过去潮湿、噪杂、脏乱的限制。升华自己,不再是个让人只想尽快离开的地方,那么它完全可以和人们一同成长、奋斗,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后花园”。





甜园生鲜社区集市|上海


▲甜园生鲜社区集市


今年2月,愚园路1088号的甜园生鲜社区集市开门迎客,这里是从百年历史的花园住宅区宏业花园改建而来。愚园路,曾经上海滩鼎鼎有名的高级住宅区。这里印刻了太多著名学者、政治家、艺术家、企业家、军官将领及工商巨子的时代印记。一条路上,多达11处文物保护单位。

▲菜市场功能需求分析图

虽然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气息加持,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仍然颜值即正义,如果在一个整洁、干净、美观、雅致的菜场买菜,那么买菜也立刻成为“高档”的事情(这是吸引年轻人的前提)。内饰着色以颜亮为主,立意豁朗、搭配有致。新菜场做了全方位的功能分区,每个区域各司其职。区域干湿分离,业态合理规划,蔬菜、瓜果、禽蛋、熟食分离,一目了然。

一楼招进了亲民的老面馆、山东水饺、耳光馄饨、泰康食品等老店。第一天就把附近的市民和老食客招来里外三层。环境bigger的提升,也为愚园路这条历史名街增光添彩。曾经委屈窝在愚园路旮旯处的修鞋摊、裁缝摊和修锁摊,如今也能在这里享受一间正规的店面。这次真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蜕变为座拥有复合功能的公共菜场。

▲愚园路周边居民诉求

集市整体空间以玻璃马赛克瓷砖为主贴面,选色多达12种。颜色灵感都源于日常瓜果蔬菜,暖色为主,冷色搭配。通过对实物果蔬色彩的提炼和升华,让集市显得更时尚更活泼。


设计师在原有基础上修正墙体结构,让空间联通最大化。尽量空间无遮挡的基础上再加入拱形设计,做活空间功能。贯穿式布局让整体空间分为三大主题区,合理空间布局,尽量让建筑来配合人的行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建筑。



复制老上海百老汇风范,在入口用圆形灯呼应拱形门洞,让穿越门洞的人们产生“视觉差”,以为来到的是一座舞台而非市集。吸引更多的客户前台参观、体验、消费。




上海永年菜场∣裸筑更新

永年路,是上海的一条老马路。永年菜场,是上海的一座老菜场。邻里之间的这条路和这座菜场落下了岁月印记,四十年来,他们依旧保持着这种生活节奏。只是今非昔比,对门马路开始拆迁,一街之隔的菜场,走上了更新之路。



结语:城市更新让改造不再是单纯的拆拆添添,而是在原生基因上创新出符合未来价值观和需求的再现与复建。最先进的规划思潮认识到老城“社区”原真性的价值和保留的必要性,而菜场就是复原过程中最得力的那一段时代基因。
年轻人对于菜市场的常规认知是是“逼格不够高”、“调性不够好”。然而菜场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中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如果当菜场都被更新成老人、青年都共通认可的好去处,那么环境升华了、沟通升华了、城市升华了。


   

附:菜市场进化年鉴

1864年- 在上海市法租界市政机关公董局批准后,英国商人汉璧礼建起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菜场
1892年- “虹口菜场”(旧称三角地菜场)由工部局花费2.5万两白银建成,是中国首座综合性室内菜场
1920年- 已有10多个西式大中型各类室内菜场出现在上海
1947年- 国民政府成立菜场管理所,简称“菜管所”
解放后- 菜管所从卫生局划至财政局,最终划至工商局
1980年- 蔬菜、副食品分别单零售单的计划经济模式被多渠道、开放式格局代替
1983年- 北京海淀区的试验性自选商场打出我国超市第一枪
1993年- 中国已有8.3万个菜场,其中城镇占总数的1/5,其他在乡村。年商品成交额高达5400亿
1996年- 国际连锁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开始瞄准中国大陆,区域性的单体或连锁超市也开始活跃
2000年前后- “农改超”政策发力,生鲜超市渐成主力,“生鲜区”经营面积开始霸占整个超市的50%~70%
2016年前后- 生鲜电商开始部署线下生鲜渠道,“盒马”等纷纷入驻- 如今菜市口已经开展了多轮改造,成为了城市社区营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及案例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懂生活的人,不會放過菜市場。
为什么我建议你逛菜市场,答案都在这里
菜市场升级改造,藏着过去,连着未来。
菜场风景
合肥城区将新建近20个菜市场 90%的人希望步行10分钟抵达
阿里“盒马菜市”开业,和传统菜市场又有什么不同?(附照片和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