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hu.跨越舞界专栏 | 德加——与芭蕾女伶死磕一生的病态痴情
....


德加——与芭蕾女伶死磕一生的病态痴情



现在我们看戏或者看电影,除了作品本身之外,都会关注到他们的海报或者剧照,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设计得有多漂亮,而仅仅因为上面有自己喜欢的明星。

试想在150年前,拍照片这个技能还没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绘画”自然成了留住映像的最好方式咯。

那个时候,男人想泡妞,可不需要get为女人拍美照这样的技能;不过画画好,倒是能加分。


有个大师叫德加

再看那个年代的欧洲美术史,大放异彩的莫过于“印象派”了。印象派中,擅长描绘人物的雷诺阿,和他一样对女(shen)性(ti)感兴趣的还有著名的马奈,我不敢说他们是不是泡妞高手,但是或多或少,和女模特有过风流雅事。


当时还有一位叫德加(Degas Edger)的人,也喜欢画女人;不过比起其他大师,这位可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德加(Degas Edger)


德加的绘画对象,可不是一般女性,当然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或者不存在的神,而是舞台上的芭蕾女伶(ballerinas),他一生留世的2000多幅作品里,有一半是女芭蕾舞者题材。


浪漫芭蕾的手绘师

19世纪早期的欧洲,浪漫主义作为艺术思潮,不仅仅影响了绘画,还包括文学(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和舞蹈。

作为典雅艺术代名词的芭蕾舞,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之下,逐渐摆脱宫廷芭蕾的保守,开始追求人世间并不存在的真实。

最大的创新就是足尖鞋tutu裙的运用,这两个特点,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认识芭蕾舞的标志。有了这两个“道具”的帮助,女芭蕾舞者们一踮起脚尖,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美感。

这些特点在德加的作品里面都有表现。


(前方预警:大波作品即将来袭)


不论你是否学习过芭蕾舞,看了德加的作品,兴许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女芭蕾舞者,和现在跳芭蕾舞的演员,在着装和舞蹈动作上,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别。

的确如此!我们要感谢德加,他就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将浪漫时期的芭蕾舞记录在了画作当中。


德加作品的细节

现收藏于法国芭蕾奥塞美术馆的《舞蹈课》(La Classe de Danse),是德加芭蕾女伶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德加作品《舞蹈课》(La Classe de Danse)


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一堂舞蹈教学课,大概有15位年轻的女舞者,以及一位年长的老师;在一次日常训练之后,老师似乎正在点评学生们的不足。

和雷诺阿相比,德加画作的构图和用色都会严谨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不单单是这幅,前面展示的作品里,德加对于“留白”的运用会比较在意,这样也更突出了绘画主角儿。

构图的另一个方面,如果你细心,会发现,德加作品的主视角,都是略带俯视的斜角;也就是并非和画中主角视野平行的,而是比他们都略高一点。这是德加作品的一个特点。


德加更注重人物线条的勾勒,而不是色块。

他的色彩主次分明,不至于因为绚烂而产生晕眩,当然这也是因为德加不像雷诺阿那样,对室外光线、光斑的描绘情有独钟。

有不少艺术史行家认为,德加不喜欢室外光,很大原因是他年轻时参加普法战争,弄伤了眼睛,以致长年对刺眼光线不适应。

因为这个伤害,晚年的德加无法作画,转而借助触觉,聚焦于雕塑,创作了著名的《小舞女》,来延续他的《芭蕾女伶》系列。


德加的雕塑作品《14岁的小舞女》


《14岁的小舞女》的主角原型是一位叫做玛丽的姑娘,她因为家境贫寒,大概在14岁便成为了女芭蕾舞练习者,后来成为了德加模特,也有传闻说是德加的情人,不过再后来,却沦落为了妓女。

这个雕塑作品,在早年,也有同名绘画。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芭蕾舞作为逐渐世俗化的舞台表演,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贵族和富豪的赞助;不过在光鲜的外表下,不少出身卑微的芭蕾女伶,也成了不少权贵通向风流世界的工具


被误解的“印(bu)象(shi)派”大师 

1874年到1886年期间,印象派共举办了8次展览,大多数艺术史研究者,是以此来界定“印象派”团体的成员的。


德加作为和印象派同时代的大师,也参加了其中的7次展览。因此在大多数时候,他被归类在“印象派”这个团体里。

不过事实上,从他的作品看,他并不属于印象派的创作技法和审美理念,比如前面我说到的对光鲜和色彩的运用,对构图的思考等等。

八卦地说,有个银行家富商老爸的德加,和浪荡的、有梅毒的、50岁就过世的马奈,从出名开始就彼此撕逼,不单单是人身攻击,也有绘画理念的不和。

说到绘画风格,德加更多的继承了“古典主义”。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见到了当时“古典主义”晚期的大师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并通过模仿他的画作,拜入门下。


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受益于新古典主义,德加对于线条和整体造型的把握远大于色块。

如果说,印象派技法上主要特点是通过短的笔触,构成光影关系,来突出绘画形体,那么,德加更多是以连续性的轮廓线和均衡的线条,来表现造型。

也是得益于古典主义绘画的训练,德加在描绘动态形体的时候,线条更流畅,画面更有张力;他专注于芭蕾舞女这样的动态人物,而不是酒吧女郎这样的静态角色,兴许也是有意为之的选择。

当然,他也画过很多赛马题材,也是动劲儿十足。


德加的赛马题材作品


至于什么是“古典主义”绘画训练呢?其实,只要是小时候上过美术课的你,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会告诉你:



先画线条,再填颜色;


要注意,线条要直,曲线要柔和;
一幅画是整体,每个元素不是孤立的;
要注意构图,不然整张画就很难看……




说说容易,画起来可不容易。


最后,告诉你个更容易的事儿,德加在作品在同时期大师里,价格算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有钱就能搞定,不动脑子不动手。

你读了本文之后,如果对德加有兴趣,可以买了挂一副在家里,均价是2000上下,单位是万,嗯,货币是美金。



C

BM特约专栏

跨越舞界

跨越舞界


芭蕾舞,之所以魅力独具

不单单是体态的美好与舞步的韵律

还在于,它是综合的艺术

而这种综合,

也不受制于舞台的局限

是跨越文化的美学体验

关乎戏剧、音乐、美术和文学

是贯穿历史的多元交织

牵系名流、雅事、风物乃至八卦

跨越舞蹈之边界,

带你感受“无界”的趣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一副印象派画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色”之作:“偷窥者”德加
另类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捕捉生活中瞬息万变的美
世界名画-德加作品
印象派著名画家德加,素描手稿欣赏
印象派大师让“十四岁小女孩”深陷流言百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