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勒私塾】趣味小话 - 漫品上海路名的文化记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上海的路名,不仅充满有趣的历史故事,而且它的取法,领全国之先,为中国现代化城市道路提供了模板,开创了“第一”。



上海路名最著名的开创性有二,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其一,古时中国传统城市的道路,最大、最繁荣的一般称为“街”,赫赫有名如长安街;小一点称为“巷”,上海有的也叫“弄”。成语“街头巷尾”、“大街小巷”就是这么来的。“路”这个叫法比较晚,是近代从上海普及开来。如今已经成为注册道路时的通名。


其二,近代的上海外滩地区,首度统一规范路名的取法,规定东西向的道路取中国城市名,如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等;南北向的道路取中国省名,如河南路、江西路、山东路等。当然偶尔也有例外,比如广东路是东西向的,据考,那是因为在近代以前,那一片只开放广州,早期英文Canton更多是指广州。此路的原英文名Canton Road,本意就是“广州路”,是汉名把Canton Road误译为“广东路”了。



这种拿全国版图取路名的方法,方便、亲切、好记,还带着爱国精神,后来被各大城市所模仿。这个传统上海也承续至今。


所以路,不只是路。上海道路的背后,是城市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化历程的浓缩。



上海开埠以后,外滩地区广修道路,工部局规定路的尺寸、宽度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规划细致到人行道至少3米宽、建筑物高度不能超过路宽的1.5倍、道路开发占总面积23% 为宜,要求立路牌、漆上名称,等等。路边渐渐亮起了煤气灯,进而改成电灯。路面从土路、弹硌路,渐渐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于是就有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外滩区域的路政规划,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城市最早的模板之一,被纷纷效仿。



有了路,有了路灯,开通电车,人气渐旺,渐渐也有了商业的繁荣。于是当时间走到20世纪初,一个规模日益扩大的现代城市、一个适合工业时代的交通网络,从外滩铺开,慢慢形成。



可以说,上海的路网格局不是偶然,上海的路名不是偶然,几度风云变幻、几代记忆交替,或许有的地理面貌已经消失掩埋,有的名人故事已散落沧海。然而好在路名还在,它们无言诉说着城市的故事,默默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最重要的是,这些道路、这些路名的背后,是上海前世今生的推演、是这颗东方明珠现代化历程的缩影


【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并推广我们的“老克勒上海话私塾”~】

【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路名故事多
没想到,全国有这么多“广州”
上海人的骄傲——淮海路120岁了!
上海的老克勒什么模样?60后上海女子的童年记忆
今天起,上海42条景观道开始落叶不扫,最美秋色在等你!
我这般美丽,你怎会没有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