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乐百科】聂耳名字的来历和《卖报歌》的来历

      其实聂耳的原名并不叫聂耳,而叫聂守信。 那麽聂耳的名字是怎麽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聂耳天生听力特别好,这也可以说是音乐家的天份吧。他不但有音乐天份,而且他又具有表演的才能,擅于模仿各种人的声音和表情.有一次在明月歌舞团的联欢会上,他不仅表演舞蹈,还模仿各种人讲话的声音,还有一个更精彩的节目就是表演两只耳朵分别一前一后地动,这点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这一举动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从此他就在歌舞团出了名,成了大家公认的“耳朵先生”。他的听力好,也是促成这个外号的原因之一吧。当时他自己觉得这外号很富于幽默感,干脆改名为“聂耳”了,并在自用的便笺上印上了“耳、耳、耳、耳”,他的名字便由这四个耳字组成了,这样成了习惯,人们倒把他的原名聂守信给忘了。
   
  《卖报歌》的来历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 (现在的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耳写《卖报歌》
聂耳与《卖报歌》的诞生过程
【远方】天津《卖报歌--我的唱片之三十四》作者:申力 主播:喜洋洋
安娥:一生“叛逆”的传奇才女子
小学语文课文《卖报小姑娘的歌》
80周年了,让我们为这位人民音乐家颁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