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美作家陈静抒:能吃能玩的美国图书馆|阅读的秘密3
长青藤|阅读的秘密
作者简介

  陈静抒,旅美儿童文学译者、专栏作家,译作有《阿比琳的夏天》《木头娃娃的旅行》《枫树山的奇迹》《坏脾气的玛格丽特》等,其中《阿比琳的夏天》和《木头娃娃的旅行》获第九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奖。

  虽然是一个童书工作者,在陶陶出生之前,我并没有特别注意过什么阅读胎教。说出来不怕笑话,陶陶在我肚子里,我读过莎士比亚和《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也读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盗墓笔记》这种惊悚中外的东西。

  陶陶出生以后,我也会在摇篮边给他念几句我喜欢的童诗,但我很快就发现,孩子是一个有着完全独立人格的个体,有一个热爱读书的妈妈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会像我小时候那样,两岁背诗三岁识字,五岁得了个外号叫“书呆子”。我的这个小男孩,他对朗读、布书和纸板书这些,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然而美国是一个特别注重推广早期阅读的地方,陶陶满月体检第一次去医生那里,就已经有一本写好了他名字的纸板书等在那里作为礼物送给他了。后来的每次体检,医生都要赠书一本,这是我们当时居住的怀俄明州的阅读推广计划的一部分。

  后来我们搬到了俄亥俄州,这里的体检医生并不送书了,但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非常出色的社区图书馆。

美国的story time
美国社区图书馆中的儿童阅览角

  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美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居委会角色,大到纽约小到怀俄明乡下,每个社区的公共图书馆都会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给老年人的电脑知识普及,给普通小白领的报税讲座,还有给家庭主妇的园艺、厨艺讲座,以及各种主题读书俱乐部。而这其中一项横扫全美的活动,就是“story time”,故事会。

  故事会是专门给0-5岁小孩开展的活动,因为在美国,公立系统的免费教育从5岁上幼儿园开始,在那之前,小朋友如果不是自家花钱上私立的亲子园或者一些半公立的幼儿园,大多数都是由全职妈妈在家中教养。也因此,图书馆的故事会时间总是开设在工作日的周一至周五。

  在美国几乎每间公共图书馆都有专门的儿童管理员,负责计划统筹各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也几乎每一间公立图书馆都有专门的儿童阅览区域,里面有玩具有沙发有儿童故事书,我见过最大牌的是在波士顿的剑桥公立图书馆,那里有整整一层楼的儿童阅览室,简直就像一个超大的幼儿园,借阅柜台那里有玻璃橱窗,养着两只小豚鼠,还都有名有姓,常常看见小朋友热络地同它们俩打招呼。沿着窗户是一排宽大的玻璃和温暖的红沙发,婴幼儿图书角里是柔软的地垫和无数毛绒玩具。新书架旁边是一片休憩区的桌椅,饮水机和卫生间都是专门适合小朋友的矮矮的设计。我经常看到有小朋友在这里从早到晚泡到天黑关门才出去。

  故事会通常会按照年龄段分隔活动,它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是大家坐在一起念念书讲讲故事,三岁之前的活动里几乎不涉及任何书本和故事的参与。0—18个月的婴幼儿基本就是或躺或坐在妈妈的膝头,大家围坐成一圈,在图书馆儿童管理员的带领下拍拍手唱唱儿歌,用纱巾玩玩躲猫猫。18—36个月的幼儿活动则向空中发展,伸胳膊踢腿,跑跑跳跳,唱一些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儿歌。3—5岁的活动中才会看见故事书的介入,开始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会根据故事内容来带领大家做手工什么的。

没关系,等一下
“打酱油”的陶陶

  从陶陶一岁我们搬到莎伦维尔公共图书馆旁边之后,我就定期带他去参加图书馆每周两次的活动了。一开始我很好奇,这样唱儿歌不就是哄小孩玩吗,也能叫阅读推广?唯一跟书有关的一点内容就是每次的故事会时间,管理员都会在旁边的桌子上摆上很多适合这个年龄段小孩的图书方便父母们直接借阅。我们一本也没有借过,因为陶陶看见书就只会撕掉,咬下,他最多只喜欢去图书馆唱歌转圈。

  然而即使是喜欢,他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在打酱油,有时候就干脆远远地坐在落地窗边看着别人活动,根本就不参加。感谢莎伦维尔图书馆,有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儿童管理员吉娜老太太。她对我说,你不要看孩子好像开小差去了,他其实什么都记在心里。没关系,等一下。

  后来过了两个月,在我们这个全汉语的家庭里,一句英文也没有听我们说过的他,竟然听懂了我用图书馆里的儿歌来问他的句子,准确地指出了手脚和耳朵鼻子的位置。有时候他自己站在家里,也会突然哼几句图书馆的歌。

  受吉娜的启发,我想,要让陶陶爱上读书,干吗非得是捧着本书坐在他旁边读呢,何不从他的兴趣爱好着手?于是,我下载了很多儿歌,放在一只小动物形状的MP3播放器里,经常就那么开在那里放给他听,碰上他特别喜欢的儿歌,我还会自己编几个动作带他跳。就这样,在放儿歌中,我也会插入几个稍微有点内容的故事,让他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听故事”这个活动。

  陶陶一岁之后我们带他出过几次远门,也带他坐过长途飞机回国。他还是那样一个动个不停、不会安静地坐下来听我念书的小孩。不过没关系,我有现代化武器。每次出门,我都给他带上故事机,还有一个故事投影仪,给他放故事。他不仅不肯听我念书,听故事看故事时也不是很专心,不过还是吉娜老太太那句话,没关系,等一下。只要他不坚决抗议就好了,看多了投影我还怕他视觉疲劳呢。

像家一样的图书馆
陶陶变得爱看书了。

  到了夏天,我们莎伦维尔图书馆开始了暑期针对小朋友的各种阅读活动。其中一个是借书攒积分,根据你借阅图书的数量算积分,然后根据积分兑换奖品,奖品有吃比萨的现金券,还有图书,小玩具。那一年陶陶还不爱看书,我们只换了一只橡皮小鸭。另外就是一些安排消防队员、棒球运动员来跟小朋友们亲密接触、以及邀请疗伤狗狗来陪小朋友们读书的活动了。

  还有一个非常大手笔的事情,是在6月到8月,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周一到周五,图书馆都会给0—18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一顿免费午饭。于是那时候我们常常上午参加完活动,就留下来吃一顿午饭再回家。午饭通常包括一份巧克力牛奶和一个水果,主食每天都不一样,大致就是墨西哥饭、三明治、土豆胡萝卜和鸡块这样典型的美式学校餐。陶陶第一次在外面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吃饭,很高兴地学着排队、领饭以及收拾餐盘。

  有歌唱,有玩具,还有饭吃,陶陶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把“去图书馆”挂在嘴边的小孩,这一年的时间里,图书馆就这样成为家以外最亲切的地方了。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他,他也就这样天然地习惯了围绕在书架中的生活。

  过完了两岁生日,陶陶忽然就变得“爱看书”起来,而且,他很自然地就越来不爱故事机和投影了,而是更喜欢说:“妈妈,你给我讲。”现在他每天都会很自然地走到家里的书架前面,拿下一本书来,说:“妈妈,我们讲这个故事吧。”

  感谢吉娜老太太,教会了我小心翼翼地播种和呵护孩子心中一颗爱读书的种子。作为一个童书工作者,我从来没有指望过陶陶一定要从事和书本有关的工作,也许他将来会是个篮球运动员、一个修车工或者一个歌手,谁知道呢。而我只是觉得,有一个热爱阅读的童年,会给成长累积多一点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希望,会在遇到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都能有一床温暖的“安全毯子”,和重新站起来,以箭为翅的力量。

  这也是我们做童书和推广阅读的意义所在,不是吗?

坏脾气的玛格丽特
即将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阅读:没关系,等一下
推广阅读传播书香
难得一见,海外华人妈妈集合“全村”之力育儿
为什么在美国人人都是志愿者?
故事小屋预告来了
带孩子去图书馆的理由1个不够,我给你5个!附京城11家儿童图书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