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的枪篱笆


枪篱笆(戗篱笆)的历史:

名称,有人主张戗篱笆,我倒偏好枪篱笆。“戗”强调的是功能,“枪”描摹的是形状。我主张写“枪”,还有读音上的考虑。

简易的,用竹爿编成,隔三五十公分有一根竹爿高出三五十公分,顶端照例是削尖,像枪尖,这就是“枪篱笆”得名的缘由。

             南汇新场老街古民居里的枪篱笆。


考究的不用竹爿,用手指粗细的竹子“编织”而成,可以高达三米以上,细竹的顶端当然也是尖的,不过已经没有枪尖的威势了,但是对攀爬者却是一道难题。

 

枪篱笆的优点:攀爬难,抗风。它并不像想象那样弱不禁风,因为它处处漏风,泄掉了很多风压;即使终于吹倒了,扶起来也不费事。


                复兴西路“海格园”内的枪篱笆。

 1950年以后,许多地方成了公家的,第一要务就是保密保安,枪篱笆自然难当大任,于是纷纷拆掉,“高筑墙”。

复兴西路上某接待高官单位(无门牌号)围墙上还加了半截“墙篱笆”。


             “高筑墙”后的老洋房少了很多亲切感。

 

上了些年纪的人们也许还记得当年的“枪篱笆”吧?就是那种涂了黑柏油的竹篱笆。“枪篱笆”起于何时,我不太了解,猜想应该是和这座城市的发展同时起步的吧。

 

小时候,住处附近用“枪篱笆”围成的学校、单位、居民院落,比比皆是,各种生活的气息透过篱笆的空隙向四处弥漫。清晨,小伙伴上学的招呼声和学校升旗做操的播音,会次第响起;傍晚,“枪篱笆”下捉迷藏、躲猫猫的笑声不断。那种开放的空间,如今想起还会让人感到几许温馨。

“枪篱笆”下捉迷藏、躲猫猫的笑声不断,如今想起还会让人感到几许温馨。


曾几何时“枪篱笆”这一原始的城市景观却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代之而起的不是厚重灰暗的水泥墙,就是冰冷坚硬的铁栅栏。恍惚间,感觉少了几分妩媚和温柔,多了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惆怅。



用“枪篱笆”围起来的一个个庭院,显得那样的古朴典雅,尽管里面都是一座座西式小楼,但也盖不住“枪篱笆”这一“中国元素”。可以这么说,“枪篱笆”和小洋楼是老上海建筑中西合璧的最好典范。


“枪篱笆”的里面,必定是一个设计精致的院落,里面不仅有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大一点的院子里甚至还有用太湖石垒成的假山、亭子,或者喷水池什么的景物,透过“枪篱笆”隐隐约约地展现在路人的眼前。


而随不同季节开放的花朵,则会在微风的轻抚下把芳香送往四处。丁香的忧郁,茉莉的淡雅,桂花的甜美,寒梅的清洌,让人感受到寒来暑往的时令变化。


春天篱笆墙下面的泥土里时不时的冒出一些小草小花,有些藤还攀爬上篱笆墙,攀藤最多的是种五颜六色的喇叭花,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是长不好,留在记忆中的只是探出围墙和篱笆墙粉白色的夹竹桃花,而大人们千关照万关照的讲夹竹桃有毒,所以儿时也没有玩过篱笆墙上花儿。

 

“枪篱笆”后面种植的植物也是很有讲究的,大多是两米不到的修剪整齐的大叶冬青,这样的布局既可以增加“枪篱笆”的牢度,防止风雨的袭毁,同时又可以防止外面马路上车来人往的粉尘飞扬,吸收掉繁杂的恼人噪音。



秋季的枪笆墙是记忆中的天堂,立秋后枪笆墙底下偶尔传来的蟋蟀叫声,引得我打了鸡血似的准备捉蟋蟀:买电池寻手电筒、锯竹杆做蟋蟀筒、钩玻璃丝做蟋蟀网足足可以忙上一个礼拜,而等磨刀霍霍万事具备的某个秋夜,兴奋的在枪笆墙下寻找、翻遍天井各角落的砖石,篱笆墙下秋的蟋蟀叫声,是儿时最美的声音。


 

记得在上世纪那段非常岁月里,为了挖几条毫无意义的“战壕”,住所周围院子的好几条“枪篱笆”及其绿化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至于后来再也没能恢复到早些原来的模样,代之而起的是毫无生气和美感的灰蒙蒙的水泥板围墙。

解放前过春节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挂在竹篱笆上卖的年画。


    


“枪篱笆”离开了我的视线和生活,却深深地走入了我的记忆。“枪篱笆”因美和实用来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却又不知为何悄悄离去了。也许用不了多久,“枪篱笆”大概还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成为一道永不过时的景观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海人都晓得,墙篱笆——是一种有魂灵的围墙
上海有一种围墙叫“墙篱笆”,其中的内涵可能只有我知道。
小镇的记忆碎片62:竹墙笆
篱笆围墙
故乡的篱笆墙
原泽| 曾经的景观——枪篱笆(09.1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