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筝名家的那些事儿,耐人寻味

赵登山

临危受命,重操旧业,处变不惊

“文革”期间,赵登山被下放到农村 ,做了一名炊事员 。利用闲暇时间 ,他学京胡 ,唱京戏 ,为周围同事表演 。由于他多才多艺 ,成了最受人们喜欢的炊事员。


有一年,赵登山所在的吉林歌剧舞剧院接到上级任务 ,要为来访的西哈努克亲王演出 。领导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忽然想到了下放当炊事员的赵登山 。他们派人找到赵登山,想让他赶紧创作曲目并表演筝曲 ,可是那时赵登山的古筝早已弃置多年,加之没有适合的曲目可弹奏 ,于是他想拒绝参演,但领导坚持让他参演 ,甚至连作曲的任务也落在了他的头上。赵登山只好临危受命 ,重操旧业。


当时团里连一架完整的古筝都找不到 ,他只好到团里的仓库里寻觅乐器。在犄角旮旯中 ,他找到一架残破不堪的古筝,然后修补拾掇 。没有琴弦 ,他只好将断弦连接在一起 。在很短的时间内 ,赵登山排练了经过重新编配的东北民歌 《公社春来早》 ,并找来一位拉二胡的同事给他伴奏。赵登 西音乐 ,自己还会作曲 。他就和同事商量在演出中演奏一首西哈努克写的歌颂中柬友谊的作品。


使 登山在古筝上欲模仿独弦琴颤音的音色 。经过不断摸索,他发明了揉弦泛音的手法 ,终于模仿出了独弦琴的颤音效果。当晚 ,在为中央领导和西哈努克亲王的演出中,赵登山和搭档的演出发挥出色 。西哈努克听到自己的作品在中国音乐家的精心演绎下别具韵味,十分激动 。刚演 ,西便按 ,烈鼓掌 ,全场观众也随之起立鼓掌 , 。通成功的演出 ,赵登山结束了当炊事员的生涯,重新开始了与筝为伍的日子。

赵曼琴

被乐队同行嘲笑,决心改变古筝地位

赵曼琴讲述触动他去研究、创立快速指序技法的经历,我刚刚到河南省新野文工团工作,那时我已经能够弹不少《河南板头曲》和像《瑶族舞曲》之类的古筝独奏曲,并且已经能写作一些歌曲和简单的古筝独奏曲了,因此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谁知道第一次参加乐队排练,就把我的优越感和自尊心打了个粉碎。


那是个中西结合的混合乐队,由于作曲者不懂古筝的性能,在配器时让古筝和扬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样的旋律。大约类似这样的旋律:“5654 3432 1217 6765 4543 2321 7176 5654”,我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前两小节的谱子、没想出这种音型用什么指法弹奏,乐队风驰电闪般的旋律已经在我的耳旁一掠而过,把我刚刚看到的那几个可怜的音符远远地抛在了后边。我甚至找不到乐队已经演奏到哪一小节,茫然无措的手指不知该放到哪根弦上才好,那种窘迫、难堪、孤独、绝望的感觉我至今都难以忘却。当时,我受到了乐队同行不少的挖苦和嘲笑,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够吃”,意思是学的本事不够用。


后来我请教了一些外地弹古筝的同行,他们都说这就不是古筝应该弹的旋律。我说到别人嘲笑我的事时,他们都说,“别理他们,他们不懂古筝”。但这种苍白的话在我看了就像阿Q说的精神胜利法一样没有说服力。每当我坐在乐队中看着其他乐器的演奏员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时,我都感觉自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厚颜无耻(其实到现在,每当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民族乐队中的古筝演奏员坐在乐队里无所事事时,都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并且为古筝演奏技法的贫乏而感到羞愧。


于是,我暗自发誓,一定要研究一种新演奏技法,改变古筝在乐队中的色彩乐器地位,使古筝能与别的乐器一样成为常奏乐器。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研究解决古筝的快速演奏问题的。

王中山

传授幼时练琴防揍技能

在接受采访时,古筝大师王中山自述小时练琴挨打趣闻。他说,在我们兄弟三个当中,我是挨打最少的,因为我很巧妙,当父母准备打我的时候我很快就发现了,我的两个哥哥给我提供了很多挨打的经验,要挨打的信息,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地赶快去练琴。而且我培养出来很好的听觉,老远就能从众多人的脚步声中听出来我爸爸的脚步声。我们家是个很大的院子,他从外面走的时候我就能感知到他过来了,我就赶紧窜到房间开始练,用这种方式就很少会挨打了。我们全家都是搞音乐的,除了我爸妈不懂音乐。所以我经常会用我的办法来糊弄他,比方说今天老师教我《高山流水》但我不会弹,我就弹个《渔舟唱晚》给他听,他听着我弹得很熟,所以就躲过去挨揍了,但他不知道我弹得另一个曲子。这就是在跟父亲斗智斗勇。

曹正

古筝大师与埙的不解之缘


道德学社期间,曹正在北平见到过埙,很喜欢(当时的北平埙是很少见的)。他见到的埙很可能是7孔的。三十年代末,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埙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一番考证研究之后,曹正决定亲自动手制作陶埙(仿古)。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领域,生活周围无人涉足此道,实践中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循。在多次的摸索与尝试中,在解决制埙过程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他一点一点积累了经验。


20世纪40年代初曹正回到河北昌黎教小学,学校附近有个瓦盆窑,他试制埙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他常常带着学生到海边,大家一起动手在沙滩上挖个大坑,到四五尺深时,胶泥出现了。他教孩子们用胶泥做埙、笔筒和其他小东西,然后拿到窑上烧制,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为我们今天的多样教学提供了参考。他利用假期到北平继续查找资料,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在1943至1944年期间试制成功了七孔仿古陶埙。


1947至1948年,曹正在南京国立音乐院教学期间,上海电台曾播放了曹正创作并吹奏的埙曲《堤边柳》和日本童谣《月亮出来了》。


1964年秋,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成立,曹正应邀至该院从事古筝教学与研究工作。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评为教授,古筝教学及社会活动日益繁忙,但他从未间断过对埙的研制和改革。


60年代末曹正研制成功体积略大的九孔陶埙,其内部结构合理,外型美观典雅,音域宽,音量大,演奏效果好。九孔陶埙一经研制成功便传入美国。


1980年曹正开始每天做埙,什么时间做都很讲究。春天空气湿润,埙干的慢;冬天空气干燥,是做埙的好时节。他不断对埙进行研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始使用模具、印章和编号,使制埙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1至1982年,邱大成(第一个古筝专业研究生)与王明君(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学生)在电台演奏了曹正改编的埙与古筝二重奏《高山流水》和《水龙吟》。


1982年曹正开始进行增加埙孔、拓展音域的实验,在1984年之前他已成功研制出十孔陶埙。


曹正每天很早起床,习惯于坐在桌前写写文字。他治学严谨,爱琢磨事儿:身上常常带着纸笔,以便及时记下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他对埙的历史发展和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发表了《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壶埙》等文章。1983年2月5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冯德珍的《曹正与古老乐器埙》一文。


曹正把自己烧制的埙赠送给同事和学生。由于他的积极推广和他在古筝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曹正做埙的消息逐渐传开了。特别是1982年他的《埙和埙的制作工艺》(现代埙制作工艺的早期探索)一文发表以后,国内反响强烈,北京及外地的文艺工作者纷纷登门求教和索要埙;有的吃住都在家里,一住就是几天。曹正当时古筝方面的教学任务重、社会活动繁忙,但他热情地接待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造访者。他当场演示,无偿地传授制埙技术,提供相关资料。他常说喜欢就是有缘,不管是传授制埙技术或是古筝艺术,他没有收过学生的费用。


他不仅在国内给演奏者传授埙的制作和吹奏技术,将埙赠送给国内研究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民族传统音乐的实物,而且他烧制的埙传入美国、意大利、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他的埙被日本大坂音乐大学附属博物馆收藏,博物志上写着:“埙——中国乐器。制作者 曹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欣赏曹正的古筝曲《高山流水》
到底练哪种乐器好呢?……说起来都是伤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详解
今日头条
火遍B站国风乐队,把中国古乐传到外网,老外听了都说有趣
《古筝弹奏法》(曹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