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 | 博物馆功能的N种可能性

温度,以诚为本

态度,如期而至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市民游客参观上海博物馆的热情。不变的,是人民广场一侧排队等候的人群,时看时新的是一场场创意满满的展陈。为什么这里能让人常看常新?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向记者畅谈了办馆的创新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定位。

“守正开新”兼容并举



杨志刚198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先后担任文博系主任、文科科研处处长、文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兼涉文献学、文化人类学、文物考古。他是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2014年,杨志刚调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之前这一路过来,可以说是在为走进上博做“功课”。正因为对相关领域“很熟悉、够专业、看得清”,上任之初,他提出了“守正开新,协同引领”的八字办馆理念。在他看来,所谓“守正”,即博物馆有其特定的工作规律和领域,要把基础的文物典藏、学术研究工作做扎实,练好“内功”。同时,博物馆不能与世隔绝,馆内的工作人员应当是充满正能量、有着现实关怀的人;所谓“开新”,则是要研判新的趋势和新的格局,树立国际、国内同步发展两个维度,不断拓展新的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


对标全球各大顶级博物馆,无疑是所在城市迈入全球卓越行列的“通行证”。“上博和上海,具有共同的发展方向,上海目标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理应有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杨志刚清楚地意识到,博物馆的核心产品就是陈列布展,要向公众源源不断地推出一流的展览,以体现它的自身价值。 

 

多种形态融合创新


“一个女人,曾经有着华美的年华,当她看到从海面上航行而来的英雄,便决定用一生追随。”随着灯光渐暗,一男一女两位演员缓步上场,用平和又庄严的语调,向观众揭开了希腊神话中美狄亚 “杀儿报仇”的悲剧人生。这样的场景不是在大剧院,而是今年4月的一天在上博一楼大厅内上演的“典雅与狂欢”戏剧中的一幕。


在上博的穹顶之下,这出经典的希腊悲剧被赋予新的演绎与新的色彩。舞台中央有两件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珍宝展的文物,诞生于2500年前的大理石制科拉雕像寓动于静,展现了雅典少女之美;用“红绘法”描绘的舞乐图瓶画器盖则反映了雅典人的智慧。


结合这两件珍宝,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携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团队,为上博量身定制了这场古希腊戏剧《美狄亚》。剧中所有情节的推进都围绕着展品,使它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带给观众深刻印象。这里体现了杨志刚对博物馆有更多可能性的思考和探索。“以往来博物馆只是看个稀奇,仅此而已,而如今大家希望了解展品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故事。” 


在上海博物馆大厅里演绎的希腊戏剧


让人意想不到的展陈还有不少。2017年10月20日,上博大厅里传出阵阵评弹曲艺声,这是上博 “游艺·初回”首场活动。展厅里正在同期举办 “遗我双鲤鱼——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配合展览的主题,上海评弹团推出“吴门书札弹唱”演出。评弹演出从49通展品中遴选出言辞优美、情节生动的七个片段进行改编,结合评弹特点对书札作了艺术诠释,再现书札中的生动故事,将听众带回吴门才子风云际会的年代。


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演绎了《王宠致王守札》。他说,王宠虽为著名书画家,但他身世坎坷,屡试不中。这封信虽然是向兄长叙述繁琐家事,但里面有几个要点,比如,祖母去世,他借钱料理后事,从中可以看出王宠的孝心、宽厚、诚信。评弹和吴门书札融合的创意,也是上博的一次尝试。杨志刚谈到:“吴门书画家本就出自苏州,试想用吴侬软语把当年的一封封书札演绎出来,是不是特别贴切、有趣?” 

 

注重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


从最初侧重文物典藏,到后来转向学术研究,当今全球博物馆业界的普遍共识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应当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上海博物馆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推动力度。


2017年10月8日,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落下帷幕。在102天的展期里,上博共接待参观者近40万人次,最长排队时间约4小时。通过101件展品,人们徜徉在两百万年以来的世界历史长河之中。从7月初特展开启的第二周起,面对日益增多的观众,上博采取了限流参观的措施。之后,又在每周五加开夜场,夜场通过微信提前预约,减少了观众排队时间。


同时,馆方不断调整接待措施,高温酷暑期,用遮阳篷、降温伞,尽可能为观众防暑降温。特展的成功离不开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也离不开每位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无论是应对大客流的安保措施,还是志愿者的组织和公共教育的进行,都为未来上博举办大型展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杨志刚谈到:“如果要评选2017年全球最忙博物馆,我想非上博莫属了。展览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收获。”最有价值的收获,莫过于上博和大英两座博物馆专家的携手合作,一起策划、一起布展、一起呈现,对外“增进友谊,增加了解”,对内“强化管理,提升能力”。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世界各地巡展时,每次都会特别设置“第101件展品”,题材具有开放性,要求其必须能代表当地特点、体现当下的历史进程。最终,上博从共享单车、智能化手机、北斗导航系统模型等十个初选项中,选定了 “二维码”作品。这件特殊的展品,细看之下,由“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100件展品所组成,远看则是一个真实的二维码,扫码就能进入上博的官方微信号。日本总领事来参观时,杨志刚对他说,“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国人则把它运用到了极致,它最能够代表亚洲。”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大英博物馆特派的资深研究员听完介绍后,也由衷地说:“上博是中国最好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创下观展人数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次特展,上博文创团队共研发了180余种系列化文创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700万元,是以往特展的五倍。文创产品的热销,也让展览与参观者建立起了一种新型关系。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最气派的办公室,是教育部门。博物馆对所在地文化认同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社会教育,也是上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杨志刚对外界公布,上博将积极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去年底他们成立了亲子平台,半年多来,这个平台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趣味课程。比如,针对4至14岁孩子的30余种200多堂课程。今年的亲子夏令营活动也已启动,每次课程名额一经放出,总是迅速被“秒杀”。此外,上博不同主题的教育讲座贯穿整年,每年数量在170到200场之间,如此规模在国内同行中也是少有的。

 

将与上博东馆相辅相成


对正在加紧建设中的上博东馆,杨志刚充满了期待。“文化主题演绎是一种国际性的先进展陈理念,其背后有学术底蕴,目的是把握住人们最新的兴奋点,来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杨志刚表示,“将来上博东馆展陈设计的一大亮点,也在于此。”上博东馆坐落于浦东上海科技馆西侧,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预计在2020年建成。杨志刚表示,东馆将突出智慧、互动、拓新、多样、开放、世界六个方面的特性。在展陈体系方面,将形成鲜明特色,突出书画与工艺品,注重文化演绎和主题提炼。


杨志刚谈到,“博物馆教育课程,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我们希望今后更多的大手牵小手,全家走入博物馆变成市民的生活方式。”根据规划,东馆未来最具特色的展馆之一,是一个针对青少年的展馆,这里会更多运用互动、体验的新技术手段,来呈现这一国内首创的馆中馆,打造中国的“探索宫”。“探索宫”名称源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奥本海默夫妇在旧金山所建的一个博物馆。它是一个自然类、科技类的互动体验馆,成为博物馆的一个里程碑式案例。上博东馆将借鉴这一概念。


“我们看重的是鼓励探索的理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育。和美国不同的是,我们想做历史人文类、艺术类或者说文明类的一种‘探索’。”上博本馆与东馆的陈列与布局,将由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对于古代艺术的常设展示,上博本馆将会尊重传统。上博东馆的服务和功能将与本馆看齐,实现“两翼齐飞,相辅相成”。


根据“十三五”规划,上海要构建“两轴一廊”文化集聚带,发展双轴多点文化聚集区。杨志刚信心满满地说:“上博本馆和新馆的地理位置,正在文化枢纽的“轴”上,这对上博未来提出了更精准的定位和更具体的挑战,上博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总编 | 曹剑龙

执编 | 汤佳艺

文 | 徐志凤

微信编辑 | 刘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幕
Time to say goodbye,遥望“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最后100分钟
​博物馆(纪念馆)运营大盘点 | 上海
【注意】“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今天已停止入场,7月1日起可预约每周五夜场
“湿度不到35%,不敢把铜手放进去” 02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获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