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古典音乐常见问题答疑

LISTEN MUSIC

古典音乐究竟如何欣赏

让我们一起来入门

不懂看谱、乐理、演奏乐器,可以欣赏音乐么?

学乐器或者懂得乐理顶多只是从侧面让人觉得自己与音乐有关,当音乐学者把音乐当成学术深入研究时,可能有其必要,但不懂乐器乐理乐谱,并不妨碍我们成为音乐爱好者。当我们阅读享受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很少会考虑之中的语法;当我们玩一个电脑游戏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难道我们会考虑这个游戏是怎么样创作编写出来的? 

其实就算你把一首作品的乐谱被出,甚至能够演奏,并不代表就真正理解这首作品。很多不朽之作不是技术难以搞清,而是精神境界难以把握。能演奏到肖邦钢琴作品的职业演奏家对这些杰作的了解还不一定有某些业余爱好者深入呢! 

我不明白某些作品在讲些什么,应该怎么理解?

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故事,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幕情景,但这些音乐,它们讲的是什么呢?国内不少徘徊在古典音乐大门的朋友往往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许我们受到《梁祝》《黄河》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

「纯粹音乐」没有明确要表达的内容,对这种音乐,我们只要反复听,从感官美,逐渐感受作曲家要表达的情感,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莫扎特曾说,自己创作的很多作品就是用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猜测音乐在讲什么故事么?)

「标题音乐」有着明确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当然就是法国作曲家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中每个乐章都有明确表达的故事情节。欣赏这一类作品按照欣赏《梁祝》《黄河》的方法,阅读作曲家自己的注释,当然相当重要了。

要欣赏一部作品,必须要了解创作背景么? 

 享受音乐的关键在于反复多次聆听,当我们聆听次数越多,就能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美,获得的乐趣也越多。若是不能认识到这点,却一直想从音乐中听出什么背景故事,其实是对音乐的极大误解。某些人觉得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就等于了解了这部作品,其实能否从音乐当中获得感动和快乐与是否了解创作背景没有必然联系。

其实有些情况,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内容近乎是完全无关的。比如莫扎特晚年的很多作品洋溢着非常欢乐的气息(比如我们熟悉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但那时候的他却是贫困潦倒的。而g小调40交响曲之中略微悲伤忧郁的情绪也不能仅仅理解为莫扎特队生活现状的不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未必有很大联系。台湾著名乐评人刘炬渭这样比喻:“创作动机像是一个火苗,但是当它燃烧起来以后,一片火海,接下来的发展并不是原先可以预料到的,更加绝非那火苗本身。”比如莫扎特的六首海顿弦乐四重奏,其实只是一个题赠给海顿的礼品,具体内容其实跟海顿没有关联,如果试着联想,反而就有偏差了。

 怎么才算是听懂一段音乐了?  

古典音乐,不存在听不听得懂的问题。音乐首先是让人感觉到美。

我国著名指挥家余隆说过:“如果你觉得这段音乐好听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你听懂了。”除了标题音乐有固定的情节和内容之外,大部分音乐并不存在确切的含义,谁也不能说清作曲家在作曲时究竟想了什么,其实音乐只是一种情绪,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哀伤,也许是思念等等。如果你听这音乐的时候,感觉到了这样一样情绪,那么或许就可以说你已经听懂了。

音乐只是在制造一种时空,一个场境,你可能会感受到和他一样的心情,你还有可能会感受到和他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对于音乐的理解往往也是主观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过,如果你反复听巴赫的《耶稣,人类欢乐的源泉》几次而不觉得好听,那么尽可以不听古典音乐了(当然,这种情况及其罕见,相信心灵上精神上有追求的你一定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无论仅仅是觉得好听或是发现了如何多的高妙,都不失为“听懂了”。让你有无限驰骋思绪的空间,这就是音乐永恒的魅力的所在。

聆听古典音乐需要很好的音响器材么?

 好的音响器材对欣赏古典音乐肯定是有帮助的,它能够还原音乐当中更多的细节,还原更加准确的音色,使得节奏和声更加清晰可辨。

如果是已经参加了工作的朋友,非常建议买一套几千块的书架音响系统聆听,绝对值得。5,6千以上的系统差别非常细微,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 

欣赏唱片和现场音乐会,哪一样更重要一些呢? 

德国著名指挥家切利比达克说过,听唱片就像吃罐头食物,听现场音乐会就是品尝新鲜蔬菜。聆听现场音乐会的意义,无非是躬逢其盛的临场感,感受唱片之中不能感受到的音响震撼;除此以外,演奏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也会给我们带来感动,当然还少不了演奏家和观众的某些交流。

但无可否认,在中国这个音乐并不普及发达的地方,要聆听高水平的现场音乐会机会并不多,切利比达克之所以这样说,或许是他长期居住在德国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这些几乎每天都有音乐会的大城市。但即使是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星期也仅仅有一两场音乐会,所以唱片在我们音乐生活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正襟危坐全神贯注么? 

相当多的人认为,欣赏音乐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对这个,要看欣赏的类型而定,如果欣赏大型作品,那么全神贯注肯定会让你获得的乐趣更多。但如果欣赏一些小品,当成背景音乐也未尝不可。

其实怎么欣赏音乐是个人的自由的选择,只要你能够从音乐当中获得足够的乐趣就可以了。当然听现场音乐会就要正襟危坐全神贯注了。

习惯了有歌词的歌曲,没有唱词的曲子如何理解?

其实音乐的美不需要歌词来衬托装饰的,歌词是一种文学的形式去点缀音乐,但音乐的美比文学的美来的更加直接和感性,我们需要懂的感受音乐当中那种“非语言方式”的干动力。

莫扎特说过他的歌剧之中的唱词只是音乐的奴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不懂意大利语和德语,仍然能够从他的歌剧当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编辑:卢晓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才能听懂古典音乐?
原创 | 浅谈音乐欣赏
古典音乐欣赏图书每满100减50
你有资格欣赏这门艺术吗?
古典音乐真有那么难吗?
今天,我们一次听懂“协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