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煌的马林斯基艺术

今晚我们观剧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一大亮点,“艺术航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倾院而出,带来三台重磅剧目。10月19日晚21:30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观剧》请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将为我们共同解读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辉煌的艺术成就。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

一场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盛宴

拥有近200年辉煌历史的马林斯基剧院,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也代表了俄罗斯古典艺术最高水准。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马林斯基剧院派出歌剧团、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一行近400人,带来歌剧 《黑桃皇后》、舞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俄罗斯作曲家的交响曲、协奏曲组成的音乐会,呈现了一场俄罗斯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盛宴。同时,捷杰耶夫,这位入主剧院28年的艺术总监、指挥大师,将全程执棒这次所有演出,其价值更不言而喻。

俄罗斯瑰宝级国家艺术


指挥家捷杰耶夫

马林斯基被公认为俄罗斯国家的瑰宝,是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剧院和演出团体。在沙皇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完全代表国家的剧院。包括到十月革命以后,尤其是最近,由于捷杰耶夫这样一个巨匠,它的影响力应该说超过了莫斯科大剧院。捷杰耶夫在世界舞台上活跃了近四十多年了,到中国来的次数也非常多,他的指挥风格大气粗犷,代表了俄罗斯最正宗的一种风格特色,他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推广整个二十世纪苏联和俄罗斯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俄罗斯至少是音乐文化上面的一个旗帜。

《黑桃皇后》


马林斯基剧院歌剧《黑桃皇后》剧照

歌剧《黑桃皇后》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1891年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次公演,改编自普希金的同名小说。剧本增加了不少副情节与人物,也改写了原作诸多细节,使其更具浪漫情怀和对比强烈的“歌剧性”,是音乐成功转化文学的典范。杨燕迪副院长从作者、主人公、音乐等角度为我们深度分享《黑桃皇后》这一经典剧目的内涵和看点。 

戏剧内外,命运相连


马林斯基剧院歌剧《黑桃皇后》剧照

在写《黑桃皇后》时,柴可夫斯基已“年近半百”,创作技巧全面成熟。业界公认,《黑桃皇后》是他基础色调最阴郁、风格层面最复杂、心理张力最极端、内涵意义最复杂的“超现实主义”创作。

杨燕迪认为,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它之所以能够诞生,肯定是跟艺术家的个人生命经验有很深的勾连。1893年,这部戏首演之后三年左右柴可夫斯基就去世了,当时尽管他只有53岁。所以这个戏前后,他的这个生平的困惑,包括他对死亡的一种态度,都折射在这部戏中。因为这部戏剧写到命运的不可捉摸,包括对现实的很多批判,柴可夫斯基很多的生命经验,他对生活的一种看法,都跟这个戏达成了某一种契合。

善恶交织,“圆形人物”


马林斯基剧院歌剧《黑桃皇后》剧照

歌剧《黑桃皇后》围绕一文不名的下层军官盖尔曼展开。他和贵族小姐丽萨相爱,但出于两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注定酿成悲剧。盖尔曼妄图通过赌博改变命运,他威逼掌握赌博诀窍的丽萨祖母、老伯爵夫人说出纸牌秘法。伯爵夫人受惊死去,但阴魂不散。盖尔曼最后输光全部赌资,发狂致死。丽萨也因对盖尔曼和爱情的绝望而投河自尽。

杨燕迪分析到,盖尔曼有恶魔的一方面,同时他又有美好的一方面,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性侧面在他身上深刻体现。柴可夫斯基显然对这个人有深切的认同,因为他肯定体验到了人性中有这种说不清楚的矛盾交融,而他通过音乐把它表达出来,这个特别让人震撼。

一部戏剧,三重世界

在杨燕迪看来,《黑桃皇后》的独特正在于作曲家用不同的音乐风格-色调层面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能力。全剧可以区分和总括出三种具有象征意味的风格-意义世界。柴可夫斯基对应这三种清晰有别的世界,通过熟练的音乐编织使三者之间产生复杂的互动与回响。他一生的音乐经验和风格侧面在这部歌剧中得到了全面体现。所以就丰富和深刻而言,杨先生认为“这个戏是柴可夫斯基最伟大的创作”。 

四大俄式作曲家经典聚首


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

作为全球最顶尖的乐团之一,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俄罗斯众多的管弦乐团中独树一帜,乐团演绎俄罗斯本土作品的权威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公认。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席指挥捷杰耶夫将率领乐团带来两套正宗的俄式音乐大餐,令观众沉浸在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宏大壮美的音乐世界。

这四位作家都是在20世纪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俄罗斯作曲家,而且四个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有在苏联、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也有流亡到国外的,此次来到上海通过两场音乐会来全面地展现,是捷杰耶夫特别有用意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有俄罗斯“芭蕾航母”之称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是当今全球最顶尖的古典芭蕾舞团。在两个世纪的岁月,孕育出一大批世界芭蕾史上的伟大明星;《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名剧也正是在这里首演。此次上海国际艺术节,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将为观众带来普罗科菲耶夫作曲、拉夫洛夫斯基1940年编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诞生其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带我们回顾了这段历史。马林斯基首演的这个版本被业界称为鼻祖版,在创作的初期,剧院的管理层与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产生分歧,普罗科菲耶夫的作曲都完成了以后,它的舞蹈还没有上演,还没有编排。到了1938年的时候,才由拉夫洛夫斯基来担纲这个剧的编导。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特别是那些乐队的乐手,舞蹈团的舞者,包括乌兰诺娃本人,他们在第一次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感觉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当你跳惯了这种唯美的《天鹅湖》、《睡美人》旋律非常优美的这样一些曲调,会不太适应像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这些作品。因为里面有很多都是戏剧性的人物内心的表演,而不是旋律性的,所以很多演员难以驾驭。

 芭蕾戏剧化的新篇章


舞蹈家乌兰诺娃

从1934年开始讨论,一直到1940年能够正式上演,走过了六年的时间,其间经历无数的争论、碰撞、妥协、确立,乌兰诺娃自己跳完首演之后也在说:全世界没有比普罗科菲耶夫的这个芭蕾音乐更悲哀的了。其实她也是从不理解,排斥,拒绝到接受,到喜欢,到理解。在吴洁看来,这部芭蕾舞剧最终得以走向世界观众的认可,是这里面的情感、戏剧能够打动人,很好地体现了莎翁的作品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这部剧的巨大价值所在。

 两大舞剧版本相遇在上海


斯图加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不谋而合的是,来自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由英国编导克兰科创作于1962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将同时在上海上演,正是这部舞剧当年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带入了世界顶级舞团之列。两大顶级舞团正面交锋,这种盛况难得一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场观摩比较的机会,对此吴洁表示非常值得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片段
“马林斯基剧院”基训课,好牛叉!
芭蕾名家 雷娜塔·沙基罗娃 (Renata Shakirova)
2020马林斯基大剧院芭蕾舞全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林斯基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演绎《天鹅湖》全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