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金生水"含义的延伸思考,联想到麻黄的"开玄府"功效!

”金生水“很多人认为是金属熔化后是液态,所以说“金生水”。

也有人认为是因金主肃降,也就是金属表面降温比其他物体快,所以容易形成凝结的水滴。

但是这种认识正确吗?

我们思考两个现象:一是大自然中的水,不论是江河还是大海,他们来自哪里?他们的源头是不是来自高山上的孔(山)洞,洞是什么?里面是不是“空”!;二是我们的肺本身的组成,大家都知道肺是由肺泡组成的,而肺泡是不是一个个的“空”?!

上述两个现象结合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空”生水的结论呢?也就是说”金生水“的含义应该是“孔生水”,或者说是“无生水”。

我们将上述结论继续推演,既然肺属“空”,那么人体内五官七窍等“孔”是不是也是应该肺主才对?而人体内最广义层次的“孔”不就是就是刘完素先生所说的“玄府”吗!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肺主玄府的结论呢?

玄府是人体各个层次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而我们知道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结合起来思考看,这个结论是完美无缺的!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了麻黄这味药,为什么想到这个药,因为麻黄体轻中空啊,这不也是孔吗!而且麻黄入肺经。那么这味同玄府的“象”如此相同的药,是不是可以做为一味开玄府的通用药呢?

接下来百度,果然发现同样有人(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下图:

所以说学中医,想象力真的是太重要了,只靠死记硬背的话,根本不可能领悟到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也就永远只能在中医门外徘徊!(本观点只是个人学习中医过程中的思考,未必正确,请朋友们指正,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关注下面本人公众号探讨交流

历史相关文章列表-1:

25.禅宗不立文字的原因,是因为文字本身能遮蔽自性的直觉!

24.面对理不清头绪又治不好的病,看看这位名医的亲身经历也许会大受启发!

23.中医"数理"化能否走通?也许搞懂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步入中医之门!

22.中国哲学思维和西方哲学思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两句话给出了答案!

21.从对《天工开物》命名的思考,看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的内涵!

20.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探索和创造,而不是膜拜大师和背诵经典!

19.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看看这两位西方科学家怎么说!

18.语言文字对“学习”中医真的很重要吗?聊一聊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

17.我们对“象思维”的认识领悟有多深!我们对中医的学习速度就有多快!用16.机械论的思维学中医不可取!这样的结果是会误人误己!

15.大部分人注定是学不会中医的!即使你再努力读经典,拜名师都没用!

14.自学中医方剂不能死记硬背!这三个方剂特点需要特别重视!

13.对“科学”的质疑思考!科学是在用一种谬误掩盖另外一种谬误!

12.以对“君相”两火概念的新认识为例!再次说明学中医不能死抠概念!

11.学中医不能像“科学”那样教条死板的抠概念!因为这样会把自己学死的!

10.这位大学中医教授说高血压必须用西药!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9.想象力很重要!可是你真的理解“想象”这个词汇的含义吗?

8.学好中医最重要的是靠你的想象力!而不是你的记忆背诵力!

7.我们为什么学不会中医?因为我们手里拿锤子就以为全世界都是钉子!

6.自学中医还需要找老师?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5.这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4.人类的两种思维视角

3.自己的病自己治,只需掌握中医"象"思维

2.中医可以速成,“由点通面”现象的思考

1.中医为什么难学难入门?

历史相关文章列表-2:

23.把握中药用量只能靠经验?难道没有共同的规律吗?

22.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那和心肺脾肾有没有关系呢?

21.治疗鼻渊(慢性鼻窦炎)必须用辛夷和苍耳吗?这很可能是一条错误的路!

20.中医认为六气化生万物,糖尿病对应也有六种类型!

19.后背发凉怕冷就是肾阳不足吗?阴虚至极也会引发同样问题!

18.中医发展了几千年,为什么就没分出个情志科呢?

17.中国哲学追求的是万物一体!可为什么还是会对事物分类研究?

16.分析问题时都知道"整体观"很重要!可"整体"到底是一种啥东西?

15.辩证需先别证之母子之分,层次不同地位差异大!不能等同视之!

14.一位朋友对“气”和“象”的认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13.对五行生克理论的困惑和猜想,以及由此引发的方法论视角转变!

12.热极生寒中的“生”到底是啥意思?也许从实体视角切换到关系视角才可能真正领悟其含义!

11.中医理论流派如此之多的原因是什么?从五运六气的视角切入也许能找到答案!

10.由脉诊想到的经络认识方法!基于全息论对“婴儿境界”的新认识!

9.万物都是一体同源的!武术中也同样蕴含中医的真谛!

8.关于鼻干问题从肾治疗思路说明!兼回答朋友肺(涕)肾(水)主次的问题!

7.学中医都知道辩证最难!那么辩证到底辩的是什么?

6.时空是认识事物的第一坐标!但我们真的理解中医的时空观吗?

5.中医不是经验学!也不是科学!更不是哲学!而是.....

4.由对“医易同源”认识的改变想到的两个重要问题

3.中医学里面的“气”到底是什么?

2.中医辨证里的“证”是什么意思?

1.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说“金生水”
万病从根治9——金不生水导致的肾虚
一位老中医的从医感悟【十一五行生克】
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细批
强金型人体质及经络特征
五行生克衰旺颠倒妙义(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