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阑尾炎肠痈
本方是治疗肠痈内脓已成,或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主要用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

基本信息编辑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点评编辑

此方是用于治疗阑尾炎内脓已成,或属于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药味不多,但只要配置得当,功效也不错。

3金匮要略编辑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
【组成】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用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方论】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肠痈何故亦然那?痈成于内,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积聚也。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脏,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结,败酱苦寒以祛毒而排脓。务令脓化为水,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抑何神乎。
2.《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肠粘连: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发生肠粘连。湿邪瘀血阻于肠,气虚失运导致窒塞不通。当以化湿,祛瘀,解凝。常用薏苡附子败酱草加黄芪。
慢性阑尾脓肿
慢性阑尾脓肿是由于急性阑尾炎治疗不当引起,湿滞血瘀,热腐成脓。常用薏苡附子败酱散配伍下瘀血汤
综上所述,薏苡附子败酱散因其具有温阳化湿,祛瘀排脓之功效,同时又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将其用于治疗妇科,外科等相应疾病,疗效可靠。但应强调的使用本方是一定要符合湿滞瘀阻的病机才可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膀胱蓄血:桃核承气汤,肠痈(盲肠炎阑尾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阑尾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有良效。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28
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肠痈,寒湿瘀血互结,或湿热郁蒸,日久成脓,结聚不消,损及阳气所致
​毛德西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大黄牡丹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应用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