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原则 机制及其重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新地名不断涌现,一些老地名和老建筑正逐渐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因此,要让地名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必须对地名乱象加以整治。

正确把握四项原则。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遗产。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把地名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局之中,发挥先进文化对地名管理、服务、科研等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提高地名文化服务水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参与, 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地名文化公益属性,满足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的需求。加强合作共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以及热心于地名文化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地名文化建设,形成地名文化建设合力。三是坚持立足保护,继承创新,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遵循地名命名和演化规律, 坚持保护为主,坚决防止乱改地名,决不能让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内涵和外延,拓展地名文化建设的 途径和方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充分挖掘利用各类地名文化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地名文化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建设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突出四项重点工作。地名文化工作包括资源调查、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有机统一的。一是开展地名文化资源调查。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要求, 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展地名文化资源调查,通过调查,运用文字、图 片、录音、录像和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 方式全面记录地名信息,深入挖掘、系 统整理、综合利用地名文化遗产调查资料,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信息系统,推进地 名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二是强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在全面调查、科学论证 的基础上,结合地名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制订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 保护范围和重点,确定长远保护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提出保护要求与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鉴定、 确认的标准和程序,逐步建立国家、省、 市、县四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分级分类分批开展古城、古县、古镇、古村落、 古街巷地名,以及甲骨文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著名山川地名、近现代重要地名等重点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三是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统一部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清理整治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不 规范地名以及随意更名等不规范现象, 加强对地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在公共标志、公共媒体、公开出版 物、文书票证等方面使用不规范地名、 使用不规范汉字书写地名、使用外文拼写地名等违反法规标准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发布和使用,提升地名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使地名更好地体现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做好地名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地名规划命名、更名方案,要突出以人为本、 好找好记、规范有序、名副其实、雅俗共赏、内涵优美、方便实用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将论证报告及地名规划设计书报政府审批的步骤制订。

健全四项长效机制。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城市的每一个地名都维系着历史的记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不仅要保留、继承传统地名文化,更要健 全地名文化保护长效机制。一是要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理论研 究,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地名文化资源的 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针对地 名文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 展专题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 层面,更好地指导地名文化建设。二是要完善制度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地名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通过制定办法和建立专门机构,将地名文化保护的原则,社会监督和相关奖惩制度进行明确规定,使地名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避免在地名命名工作中出现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三是要优化管理体制。把推进工作与优化地名管理体制相结合,创新地名管理方式,提高地名服务效能, 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强化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日常监督,把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公众的 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地名现象。四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挖掘、 系统整理、综合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形成的地名资料,建立地名资源 库和网络地名查询系统,编撰地名图、 志、典、录等普查成果,使各类地名文 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促进地名文化和旅游事业繁荣,让地名的文化遗产价值造福当地百姓。

来源:《中国地名》2020/1/28

作者:魏农 叶芸

选稿:耿曈 

编辑:李露萍

校对:代停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21128从《地名管理条例》看地名工作思路的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关于保护、传承和利用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
“非遗公约”在我国 有什么用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福州创新管理机制,精准保护修复 留住每一座古厝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