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新干线·散文」张宝晶|一代风流大才子

作家新干线

一代风流大才子

北大著名教授张中行老先生,1989年写过一篇文章,即《俞平伯先生》。在这篇文章开头,他写道:“俞平伯先生原名铭衡,上大学时就以字行。他是学界文界的大名人,主要不是因为有学能文,是因为很早就亲近宝、黛,写《红楼梦辩》(解放后修订版名《红楼梦研究》),有自己的所见,五十年代初因此受到批判……总之,原来只在学界文界知名的俞先生,由于受到批判,成为家喻户晓了。”
1954年3月,俞平伯的《红楼梦简论》发表。9月,山东大学李希凡、蓝翎写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发表在该校校刊《文史哲》上,后又在《文艺报》《人民日报》转载。当年10月10日,李希凡、蓝翎又写了《评<红楼梦研究>》,在《光明日报》发表。10月16日,毛泽东写了著名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信中说:“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甘心做资产阶级的俘虏。”毛泽东的信从批判俞平伯的红学观点引申到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在文化学术界引起高度重视。
毛泽东的这封信,是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当时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当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大概是1970年以后。这封信连同批判俞平伯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正如张中行老先生所说“靶子最好是胡(适)博士,可惜他走了(随蒋介石到了台湾),鞭长莫及,于是就找到了俞先生。”从此,我便记住了俞平伯、李希凡这两个人的名字。
在福田公墓,我遇见了俞平伯先生的墓。既然写名人墓地,他的墓地也应是其中之一。我在那里仔细端详。
俞先生的墓地坐西朝东,不豪华气派,很普通一般。墓盖为约一米五宽、二米五长的银灰色水磨石制成,表面鼓起。碑立墓西,系汉白玉石料,由碑座和碑身组成。碑顶成弧形,碑厚10公分,高约一米五,宽约一米。碑的正面中心系俞平伯先生生前拟就的碑文“德清俞平伯杭州许宝驯合葬之墓”。碑文竖刻,夫妇二人的籍贯和名字是并列的。碑的右侧竖刻他们的生卒时间,左下侧竖刻子女名字“俞成、俞润民、俞欣暨孙曾辈敬立”。碑上的字全用黑漆涂过。
与俞平伯先生墓地并排紧挨,便是其父俞陛云先生的墓,碑正面中心用繁体字竖刻“显考俞公讳陛云之墓”九个黑字。其墓碑墓盖的大小、用材、朝向与俞平伯墓地一模一样。
写名人墓地,不应只局限于墓地的外貌,还要写墓主人应为广大读者了解的东西。于是,从俞平伯墓地回来后,我开始注意搜集有关他的资料,为写这篇稿子做准备。
俞平伯,祖籍浙江省德清县,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75年9月30日,他应周总理之邀,出席国庆招待会,对被贬入冷宫多年的他,因过于激动,会后不久便因脑血栓引起中风,导致偏瘫,从而改变了他75岁以后的生活。晚年旧病复发,病情严重,不能行动,言语困难。1990年10月1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俞平伯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创始人。《红楼梦》研究是他学术研究的核心,不仅体现在著作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其学术的价值上。胡适将科学的方法引入《红楼梦》的研究中,但胡适对《红楼梦》的研究仅停留在历史考证阶段,而俞平伯将考证运用到文本中来,将实证与艺术鉴赏相结合,开启了《红楼梦》文学批评的新模式,实现了红学研究上的飞跃,为红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的胡绳,在纪念他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庆贺会的致辞中,称他的红楼梦研究具有开拓性。
尽管俞平伯因研究《红楼梦》在1954年倒霉,但他的研究工作从未中断。《红楼梦80回》、《甲戌本红楼梦序》、《脂砚斋红楼梦辑评》都是在此后完成的。1963年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十二钗的描写》。直到文化大革命,他的学术研究工作才彻底画了句号。书香门第几代人的藏书,用半生心血积累起来的全部资料、笔记毁于一旦。红卫兵抄家,毁了他的一切!
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写得好,也是出了名的。张中行说:“就较早的阶段看,他是五四后的著名散文家,记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入了课本。”前些年,我买回一本《中华游记百年精华》,其中就有张老先生提到的这篇。同时,也有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本书,收入同样题目的两篇文章,当时我有点纳闷,个中原因不得其解。最近,我看到一则资料说,1923年8月他们二人同游南京秦淮河,尔后又相约各做一篇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完成后,同时在一家报刊登出。1924年初,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俞平伯写过一篇怀念郑振铎同志的文章。文末,编辑在介绍俞平伯简历时,说他“与朱自清并称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两绝’。其散文'朦胧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空灵温煦,冲淡幽深。”
可惜,俞平伯先生的散文我过去几乎没读过,特别是他的《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等荦荦大者,我准备尽快找到,好好读一读。


俞平伯先生的诗词也是大名鼎鼎。我不懂诗词,但听到过一些对诗词有研究的朋友说,称俞平伯为诗词大家一点也不过分。还提张中行,他曾说过,1931年他考进北京大学时,俞先生在清华大学任职,“到北大兼课,讲诗词……课确实讲得好,不是字典式的释义,是说他的体会,所以能够深入,幽思连翩,见人之所未见……能够发人深省,就因为他会作,而且作得很好。”他举例说俞先生的诗和词。我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首诗和一首词。先说诗,“纵有西山旧日青,也无车马去江亭。残阳不起凤城睡,冷苇萧骚风里听……”。再说词,“莫把归迟诉断鸿,故园即在小桥东。暮无回合已重重。疲马生尘寒日里,乌篷扳橹月明中。又拚残岁付春风……”举完例子,张中行老先生又说:“像这些,用古就真不愧古,而且意境幽远,没有高才实学是办不到的。”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季羡林回忆:“俞先生在清华讲诗词,很有吸引力。在课堂上他选出一些诗词,自己摇头晃脑而朗诵之。有时候他闭上了眼睛,仿佛完全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之中,遗世而独立”,“俞平伯一向不赞成将诗词、古文一字一句地解释为白话,认为那种做法无助于对原著的理解。”“他曾写道:诗词于空里传神处,吟诵有时比解释更为切用。现在还是这个意思。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可见他的诗句从吟诵得来……读多了,自然就通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神就得读破万卷书。”季先生的这番话,也许就是俞平伯先生成功的经验之谈。
我翻看了一些资料,只要一提到俞平伯的名字,资料都会冠以他诗人、现代诗人和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的光环,如《中国文学家辞典》。1918年5月,俞平伯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青年》上,成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1922年初,俞平伯和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等创办了《诗》月刊。1923年初他出版新诗集《冬夜》,以后又有《古槐书屋词》、《读词偶得》、《读诗札记》、《唐宋词选释》、《清真词释》等著作陆续问世。
苏杭是昆曲的发源地。俞平伯与夫人都是从小听昆曲长大的,夫妇俩对昆曲有很深的感情。
1917年,俞平伯与出生于晚清官宦之家、杭州舅家表姐许宝驯在北平结婚。宝驯大他四岁,温婉端庄,通晓诗词,谙熟《红楼梦》。唱起昆曲来字正腔圆,很有功底。她不但能唱还能谱曲。俞平伯与她结为伉俪,在昆曲方面更是志同道合。1935年,俞平伯与清华大学爱好昆曲的同人成立“谷音社”,从此曲不离口,潜心研究。因研究《红楼梦》遭受批判后,每逢周四,夫妇二人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1956年,在他的倡议下,又在家里成立了北京昆曲研习社,他出任社长,张允和担任秘书长。他把昆曲由清华大学普及到了全北京市。他尤其钟爱汤显祖的《牡丹亭》,他说“要纪念汤显祖,最好就是演出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在他的主持下,经过精心整理与改编,《牡丹亭》终于又以全剧的形式恢复了舞台生命。
张允和回忆说,平伯先生和莹环大姐(许宝驯,字莹环),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学问、研究昆曲都让人钦佩的五体投地。平伯先生不但是我们曲社社长,也是我最尊重的恩师。


活了111岁的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也是张允和的丈夫。他说,俞平伯很有风度真是没有话说,这是中国传统的仁人君子,高尚学者的风度,待人好极了。俞平伯在曲会里常常讲他的研究成果,等于大学里上课一样,非常深入,那真是有水平!
俞平伯的外孙韦柰说,在外公外婆影响下,我们一家人也谙熟昆曲。妹妹韦梅十几岁便登台表演《游园》、《惊梦》、《思凡》、《下山》等拿手好戏。
俞平伯的毛笔字写得好……
俞平伯的桥牌打得也好……
总之,俞平伯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大才子,大学问家。难怪他在科学院河南罗山五七干校只待了一年,就被周恩来总理作为国宝点名调回京城。
俞平伯何以能成为大才子?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家有名师。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其高祖父俞鸿渐(1781—1846)算起,绵延五代。这个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其曾祖父俞樾、父亲俞陛云和他本人。俞樾(1821—1907),进士,晚清经学大师,一生著述500卷。俞陛云(1868—1950),当年进士中的第3名,即探花,才气逼人,有《诗境浅说》等传世。俞樾80岁时,喜得重孙俞平伯,喜出望外。因为此前,他已有三个曾孙女,故有“曾孙三抱皆娇女”之句。俞平伯出生,使俞家香火得传。3岁时,俞樾写了一幅对联送给他:“培植阶前玉,重探天上花”。这幅联不但表现了他要栽培俞平伯的决心,也表现了他对俞平伯的厚望。
另一方面是本人努力。有资料说,7岁以前的俞平伯,所读过的线装书,摞起来比他的人还要高。常言道,著作等身。俞平伯可谓读书等身。仅此一点,我们就可知他为什么能成为誉满神州的一代宗师了。
行文到此,我想将题目的涵义再啰唆一下。在这里,风流是褒义的,正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都是对英俊杰出人物的颂扬。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向往风流,但他们并不知晓风流的内在实质,只去片面追求那些浮于外表的风流,因此遭到别人的嘲笑,自己还百思不得其解。
我之所以将此篇题目定为《一代风流大才子》,一方面肯定俞平伯是风流人物,尽管他历经磨难,但千古不朽。一方面借此文鼓励人们向他学习,争当有本事、有造诣的当代风流人物,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已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第一诗碑”上的书法是出自谁人之手?吴昌硕是他徒弟
俞平伯诗词选读
系列|百年人物像赞——俞平伯
俞五姜六的戏德
俞振飞谈读书
曲园又起昆曲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