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新干线·散文」卢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家新干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是77级大学生,本科学的物理专业,1982年初毕业留校任教4年,1986年考研来到天大精密仪器系,毕业后留在精仪中心任教。1992年底由学校公派去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合作研究一年,返校后精仪中心面临分流。当时听说管理系需要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我就主动去找系领导冾谈,领导问我能否先去帮忙筹办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我也正想多了解一下管理专业,就痛快地答应了,并马上投入会议筹备工作。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结识了不少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领域的专家。学术会议圆满成功,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工业工程专业,而且于1995年3月顺利调入了管理系,真是一个双赢!

我国工业工程专业起步较晚,天津大学和西安交大是教育部首批试点。天津大学管理系1993年招收第一届IE本科生,我调入管理系后就参与了新专业建设工作。这次跨专业转型应该说很顺利,半年后我就开始讲授人因(Human Factor)专业课,并尝试撰写学术论文。1996年进入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同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荣获顶新集团奖教金。

我调入管理系执教时,天津滨海开发区正在大规模招商引资,吸引了许多外企落户津门。外企比较重视员工培训,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需要聘用本土培训教师。天津大学管理系首当其冲被纳入合作伙伴,我和几位同事受聘于摩托罗拉大学,连续10年兼职为他们培训员工。在此期间,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追求实效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校内的教学科研工作非常受益。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挂靠单位,领导认可我的组织能力,让我负责分会秘书处工作。我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将IE分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们IE分会协助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工业工程与管理》学术期刊,1996年的创刊号文章由我主笔。后来又帮助广东工业大学办起了《工业工程》学报,这些具体工作,使我在业内的知名度逐步提升。1996年我再次赴香港,应邀去香港科技大学考察2个月,主要任务是协助分会主任委员搭建大陆和香港的IE联盟。

因为父亲是新中国第一批“九三学社”社员,学校“九三学社”支社也希望我能加入组织。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1996年秋我加入了“九三学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学校民主党派召开座谈会,我被“九三学社”推荐在大会发言,畅谈自己在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合作研究期间的体会。大概是被我发言的主题“血浓于水”所吸引,会后天津市广播电台记者做了专题采访,专访当天播出,内容也登上了《天津日报》。

经过3年的教学科研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安全理念在管理领域至关重要,许多企业都需要懂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而1998年时全国高校都没有正式开设相关的课程。为了填补空白,我向学院提出开设《安全系统工程》新课的申请,并着手收集资料。当时国内安全研究工作很薄弱,我仅找到一本1985年编写的培训教材,其他参考资料只有来自相关文献和论文。我就这样一边整理实践案例,一边编写教学讲义,终于在一年内为本科生开出《安全系统工程》选修课。1997年被选为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进入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会,1998年被推选为天津市劳动保障学会理事,2004-2008年担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自1997年起,每隔两年我都出国参加一次C&IE(Computer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从而将专业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是1997年去开罗开会,当时自己涉猎管理领域才3年,如何向国际学术会议投稿,还一头雾水。但决心已定,就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尝试。考虑到自己对国内IE推广情况比较熟悉,就试投了一篇关于中国企业运用IE的现状分析文章,组委会很感兴趣,很快就发来了参会邀请函。

第二次参会是1999年在澳洲墨尔本大学,新接任的大会主席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Dessouky教授。第二天会间茶点时,他约我会后找时间谈谈Women in IE,我很惊喜,当时就答应了。但是在大会宣读了论文《 Analysis of Fatigued Driving 》之后,有几位同仁找我交流,竟然把此事给忘了。返校后,接到D教授发来的E-mail,他说我爽约了,我赶紧回邮件致歉,老先生的认真执着让我汗颜。当时我刚好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可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进修,但需要自己联系大学。我在回信中试着提及此事,希望D教授能给予帮助。喜出望外,老先生很爽快地邀我赴南加州大学访问,并且很快就寄来了系主任亲笔签发的邀请函。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000年8月,我荣获教育部出国基金,赴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工学院IEEM系做高级访问学者。导师D教授派中国留学生去洛杉矶机场接我,他一直在办公室等我。我们这次见面如同老朋友一般亲切,他不仅为我介绍系主任和各位教授,还与我商定访问计划。我要求参观IE实验室,参加实验课教学活动,还选修了2门博士课程。

因为洛杉矶治安不好,我听完课程天就黑了,D教授不放心,特别安排顺路的台湾学生开车送我回家,他还亲自送过我两趟。D教授是国际权威学术杂志《Computer& 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总编,工作很忙,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帮他审核参考资料。USC图书馆藏书和资料比国内大学丰富多了,我尽情地在新资讯中遨游,收获颇丰。

我还应邀做过一次《人因工程原理及其应用》的专业演讲,USC东亚研究中心专门制作了录像,据说当时请来的是好莱坞的摄影师。在美期间我还陪同计算机系教授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做过演讲,与那里的同仁进行了学术交流。我参加过USC的留学生联谊会活动,洛杉矶领事馆专门请我为留学生们作过一次讲演,我的讲演稿登上了《神州学子》。在美国访问期间,我在双检索的外刊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返校后,学校正在提倡双语教学,我将在USC所学的新知识移植过来,率先在学院开出双语课程《绩效管理》。

2002年在希腊举办30th C&IE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指派我担任了人因工程分会场主席。我患腰间盘膨出,当时正在治疗恢复期,不宜劳累。但是会议安排已就绪,组委会不同意临阵换将,我只得咬牙启程赴会了。在爱琴海畔Tonic的会场上,面对台下的外国专家教授,我暗暗给自己鼓劲,绝不能给中国人丢脸。3天会议中我主持了4个半天的分会场活动,闭幕式上组委会对我的工作表示满意,这次实战演练提高了我在境外主持学术会议的能力。

D教授很喜欢中国文化,每年都来国内讲学,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北京与老人家见面。2004年征得学院领导同意,我专门请他来学院做了一次专业讲座。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宝刀不老,足足站着讲了两个半小时,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我们一直保持着E-mail联系,D教授聘请我当《Computer& Industrial Engineering》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使我能够追踪学术前沿动态。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不仅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外国专家学者,还使自己的人生追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得以实现。

近些年学部十分重视毕业十年返校活动,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返校,同学们都想见我,看到昔日稚嫩的学生走向成熟,我感到由衷的欣慰。黑发积霜是我们的骄傲,桃李芬芳是我们的自豪!孜孜不倦,诲人不厌,用粉笔写出了无尽的未来,给予下一代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责编

杨志强


作者简介


卢岚,笔名慧中,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教授。老三届知青,1977年考入大学,本科毕业成绩优秀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教学、科研并举,曾多次出国访问交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退休后尝试写作,2018年参加天津市作家协会,笔耕不辍,在报刊和文学平台发表文章近100篇。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授不能只看成是雇员 开长会是执政能力不强
IE技术应用于TPM:两者可以完美结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梁元生
助理教授和讲师区别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