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新干线·散文」赵艺宏|紫花苜蓿

作家新干线

 紫花苜蓿


农村改革开放前,苜蓿是专为养殖生产队牲口提供的一种草料。种植面积固定并且充裕。包产到户后,养殖牲口的条件有所限制,还有,随着农村机械化的逐年提高,用牲口耕种土地的现象逐年减少。到了上世纪末,农户们几乎不养牲口了。因此,农村种植苜蓿就非常少见了。大片大片的黄土地上,很难再看见成片的苜蓿地。
苜蓿也叫紫花苜蓿。
       
苜蓿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新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始萌发,在广袤无际的田野里长出一行行绿来。绿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再后来苜蓿长出花骨朵,花蝶形,起先嫩嫩的乏白,后呈紫色。等叶茎长出紫色的小花时,苜蓿就渐渐成熟了。在农村夏收前,要先收割的是苜蓿。队里耕作田地,养了几十头牲口。有牛,有马,有驴,有骡子。这样,苜蓿就成了这些牲口的最重要草料。五月初割苜蓿,刚刚割的苜蓿铡短伴着其他短干草,加上少许麦麸。这段时间得让牲口吃好点,涨涨膘,添添力气。因为离一年最繁忙的夏收不到半个多月,六月初,晋南农村就要开镰收割小麦了。考虑到还要兼顾冬天和第二年春天牲口的用料。在割倒头茬苜蓿后,留一部分割倒的苜蓿晒干码整齐压实,存放好。比如说,要把苜蓿根部带杆的一部分放在一侧,把苜蓿梢头有叶子的部分再放在另一侧,一层一层的有秩序交叉压实。记得当年生产队晒干的苜蓿被存放在牲口圈的二层,二层有五间房大小,150多平方米。干苜蓿垛里,成为我们冬天捉迷藏的好地方;干苜蓿垛里,还会时常碰到下蛋的鸡,因为我们的突然闯入,打搅了母鸡们下蛋的“努力”,母鸡一惊。鸡噗噗噗跳着走了,泼剌立定后,伸长脖子,嘴里嘎嘎,嘎嘎嘎的大声抗议着。有时,我们还发现有一些鸡蛋。捡起来,装到衣服的口袋里。做完游戏后兴高采烈地回家了。雨天,雪天我们有时就宿在苜蓿垛里看连环画,看书。还有,看久了,坐在一起讲各自看过书中的故事。也讲村里的一些新闻轶事,偶而还讲一些“鬼故事”。有时,书看久了,就卷缩在苜蓿上瞌睡了。

   
当年我们队的苜蓿地在疙瘩地,所谓疙瘩地就是黄土峁上一块高地。有三四百亩。站在高地上,崔家河水库一览无余。再远处,是零零散散的村落,再往前看,就是水墨一样沉默的中条山,一会,山把云遮挡住了;一会山消失在雾霭深处。老师在每年春天踏青的时候,会带我们班级的学生到疙瘩地,一路上要过青龙河,看到潺潺的流水,看到柳树园,路过白杨沟,再上到疙瘩地,看野地里的各种野花,看水库,看油菜花,看苜蓿草上长出来的紫花,一串一串的,一疙瘩一疙瘩的,像紫荆花一样绽放。回校的时候,有些女同学的头上还插着各种小花,其中有紫花的苜蓿,紫花苜蓿在女同学的头上随风摇曳。一路阳光灿烂;一路欢声笑语。
        
从小对苜蓿有感情,是因为苜蓿即供耕作田地的牲口享用,还保障我们农户在青黄不接缺粮时期食用。家家户户吃苜蓿菜疙瘩,苜蓿疙瘩汤,苜蓿芽凉拌菜……后来,在省城太原工作期间,夏县老家有人去省城,时常带一些苜蓿,满满一塑料袋。自己吃不了,就送给同事吃,送苜蓿的时候还要讲苜蓿的吃法。看着择好的苜蓿,绿绿的,嫩嫩的就有一种亲近感。我们经常把择好的苜蓿洗净,拌面,放盐,放苏打,握成团蒸熟吃。一种涩涩的味道,一种浓浓的香气。记得当时剥好蒜,捣成蒜泥,倒上醋和酱油,再加点凉开水,滴上香油,搅拌均匀。用小勺子舀上倒进苜蓿菜疙瘩里。吃着爽口,咽下爽心,还有就是当年村里晚上有喝饭的习惯。就是炒葱花,倒水烧开做汤面或面筋汤。饭做好时,把择好的苜蓿倒进锅里。苜蓿,汤舀进碗里,好看诱人。吃到嘴里,整个人都活泛滋润起来。

一般说来,割头茬苜蓿是在夏收之前。割完苜蓿就开始为夏收做准备了。因为割苜蓿时,学校还没有放假,我们就在星期天看大人们割苜蓿。有时,在割苜蓿的时候,会发觉野兔子、蛇和田鼠。见了就逮它们,逮到了,想办法保管,我们中间有个小伙伴,他见到蛇和别的人不一样。别人怕蛇,他不怕,故意在大人们割苜蓿休息的时候,把蛇突然从口袋里拿出,放在手上,有一次,他把蛇放在家人去地里带的馍布袋里,忘记告诉他父亲了,结果他父亲从馍布袋内摸到游动的蛇,惊叫一声,脸煞白煞白的,几乎被吓傻了。语无伦次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父亲揪住不怕蛇的少年一顿呵斥暴揍。让他把蛇扔掉。小伙伴却抱头鼠窜了,手里还提着挣扎着的蛇。

      
提到紫色或看到紫色,就想起紫花苜蓿,就回到了家乡的苜蓿地。五月份的苜蓿地,是紫色的世界。苜蓿地的周边是绿油油的小麦地,和大叶子的柿子树林。这些柿子树或一排排整齐的分布;或在田间地头三五成群地出现;或在长辈的坟头前形单影只孤独的站立。柿子树长出叶子,春天来了;有了青柿子,夏天到了;柿子红了,是秋天收获的季节;红叶落了,满树红柿子,冬天来了。在初中,课余时间跟着父亲学画,有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学生美术比赛,画了一副画,画面上是大面积的苜蓿地,有近景有远景有特写有速写。紫花苜蓿占着画面的中心位置。画中的苜蓿地里有一颗树,柿子树,结了一树火红的果子,宛如一个个小红灯笼。再远处是延绵不断的中条山。给画起了一个名字叫《紫色的秋天》。父亲看了这幅画,提了一个问题:想没有想过要表达一个收获的主题?

一种植物,一只动物,一种美食,一件难忘的事……一旦和自己的人生关联,便组成了每个人的独有经历。经过很多年的沉淀或遗忘,当某天被突然激活后,出现在你的世界里的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思考,这是一种特别的感觉。比如在早市或田野里看苜蓿时,总要流连忘返;春天来了,看到田野里苜蓿的紫色小花时,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原来,幸福的来临如此简单,快乐的样子如此美妙。

苜蓿有很多称呼:三叶草,紫苜蓿,紫花苜蓿,野苜蓿,南苜蓿,天蓝苜蓿,种植的苜蓿成长的整齐有序,野生的苜蓿和杂草相依相伴。记得在学生时期读《安娜.卡列宁娜》,有一段对苜蓿的描写,印象深刻。字里行间充满亲切。觉得主人公“列文”农庄里的苜蓿和我们的晋南农村的苜蓿生长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在残梗中发出芽来的苜蓿长势良好。它(苜蓿)又复苏了,不断地从去年小麦的残茎中绿油油地长起来。”


责编

杨志强


作者简介

赵艺宏,原籍山西夏县。媒体人,曾供职某报社。现在西安一家公司工作。自由撰稿人。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胜日寻芳(25) 有图
幸福与希望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 满眼深紫入幽梦
那些年能充饥的野草:苜蓿头烫着吃、蒸菜馍馍吃(作者:许广洲)
用它喂猪真“牛”,既是优质牧草,又是美食良药,经济价值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