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新干线·散文」海德|七月节

作家新干线

七月节

一年四季,传统节日众多。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
正月十五,上元节,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乃以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与除夕、清明、冬至中国传统三大祭祖大节并列,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习俗。中元节,虽是中国鬼节,不同于西方的鬼节“万圣节”,戴上假面具,装扮鬼神演变成一个狂欢节。我国的四大鬼节,更具严肃性,是民间拜祭祖先、缅怀逝者的日子。
我们小时候过七月节,容不得狂欢的,大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们小伢儿的情绪还是比较轻松的,逢年过节,可以开荤了。我母亲信佛,常年吃素,平时鱼肉鸡鸭不进门的。七月半,要祭祖,这是家中比较重视的节日,要“烧经作法”,这是狼山脚下乡间俚语,孩提时不知其意,只晓得七月十五的前一天,七月十四要烧经祭祖。长大了才知道“烧经作法”的真正含义——大户人家,每到七月十四请佛僧或道士来府上“做法事”,就是做道场,排场可大可小,看斋主的自由选择。有的盛大的排场称作做“拼堂”,两堂相拼对赛,类似道场中的“打擂台”。锣鼓喧天,唢呐齐吹,间接之际诵经念词,略称“武戏文念”。通宵达旦,那时没有电灯,汽油灯把夜晚照得雪亮,一做法事,全村热闹。大人们旁观,交头接耳,夸奖斋主“不忘先贤”的孝心。小孩子在挂“榜素”的敞棚里穿来窜去,打闹嘻戏。斋主的女眷们随着道士的诵经声,不时悲伤地“痛哭”起来,主要数说先辈的丰功伟绩。悲喜交加,这是具有浓烈狼山民俗特色的“乡戏”。
一般的乡间平民百姓是没有这种经济实力,讲不了这样的排场的,只是按部就班地“烧经做饭”。烧上四样菜:一方豆腐、两条鲫鱼、三只鸡蛋、四两猪肉,一锅新煮的饭。“一二三四五,全是为祭祖”,我家烧经祭祖,多少年“一贯制”的老式四样,烧法还是有讲究的,豆腐要切成薄薄的方块,用油浇在锅里两面“扛”黄,南通话,豆腐块双面起了“焦斑”;鲫鱼,鲜活蹦跳的,买死鱼对祖先不恭敬,活杀红烧;蛋,打碎搅匀,放在油锅“扛”成圆饼状,不宜太厚又不能太薄;猪肉,买新鲜的煮成红烧肉,油光光肥糯糯的……河鱼好多种,烧经时指定是鲫鱼,鲢鱼、青鱼、花鱼等都不行,也不知啥原因?也是约定成俗吧。四样菜烧好端上供桌,荤素搭配,盛上三大碗饭,要满满的呈半圆状;然后摆上酒杯,倒进黄酒,抓上一把筷子,分成三堆。一切安排就绪,这时点上蜡烛,燃起三根香,然后家中主人,一般的是我父亲拿三张黄纸到室外“通申”(通报),通知祖先。嘴里念叨着,大意是今天七月节,祖宗万人回来吃烧经饭……接着烧黄纸、冥票,祭祖仪式正式开始了……我们跟着大人身后,跪在蒲草编成的拜垫上,虔诚地三瞌头。祭祖的气氛是肃穆寂静的,小伢儿是不能乱跑乱蹦的,更不能碰放供菜的八仙桌和三边的条凳……只听到父母的低声祈祷,内容是希望祖先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无病无灾,万事大吉,顺遂发财。桌上供菜热气腾腾,与袅袅香雾、烁烁烛光相映成趣,恍惚仙境……母亲说,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怀念,一种追忆,祖先们什么也吃不下什么也带不走,就是闻闻桌上供菜酒饭的热气……烧纸钱时,纸屑灰被风吹得团团转,不断升腾。母亲说,你看,纸灰旋转起来了,这是祖宗大人回来了,正在拿钱呢!活龙活现,神乎其神,说得我们小伢儿胆颤心惊,吓得躲在大人身后,连大气都不敢喘……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返乡归家。因此,民间普遍以家为单元,进行祭祀祖先活动。给鬼放假,于是称之“鬼节”。
——这是我家祖传常规的烧经祭祖的仪式,现在我们仍然如法效尤。
那么为什么要烧经祭祖呢?那是活着人对于逝去亲人的缅怀和追念。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的死亡有三次。死了就死了,死了一次就彻底死了,怎么还有三次?文章说,第一次是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从生物角度来说,他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或者追悼会上,亲朋好友来祭奠送别,注销身份证,以前是户口簿上的名字,他在社会上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了,所有活着人巳想不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了,他就真正彻底地死了。这是引用外国一位名叫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的观点:“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大卫.伊格曼出生于1971年,斯坦福大学脑科学教授,出版有《大脑的故事》、《死亡的故事》等。在科研界,他是站在领域前沿的佼佼者。他用作家和科学家的身份平等地探索“身为人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这一复杂又宏大的哲学问题上,他依赖文学和科学,就像痴迷星星的孩子紧紧攥着望远镜,探索寻找生与死不同的侧面。
中国传统的七月节,烧经祭祀逝去的人,就是让祖先的灵魂不会死去,永远活在“活着人”的心里,让人的“第三次死亡”而不再死亡,列祖列宗都让后辈一代一代记着,与世长存……
七月节,这是狼山脚下乡间人家的称呼,并不知道什么“中元节”?七月半,是一年中祭祀祖先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我家供桌上还多了一样供品,即“扁食”。这天,母亲起大早做扁食,中午烧经时要上桌的。头天晚上,母亲浸好剝好的蚕豆瓣儿或者是赤豆,第二天捣碎拌上糖,这是“甜扁食”的馅儿;青菜加茶干切碎加盐拌好,做“素扁食”。我们小伢儿吃好早饭,大人不许我们出去玩,这天鬼魂到处游荡,万一被缠上了,那是不得了的事。父母的话是“圣旨”,我们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没地方玩,就围在桌子边看大人做“扁食”。母亲把馅儿弄好,就和面诺面,音译,南通话。面团在母亲手里诺来诺去,一会儿长圆形一会儿扁圆形,周而复始,反复无常。接着母亲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用“汤沟”,南通话,喝酒的小碗。乡下人家喝酒不用酒杯,也许经常喝的汤沟酒,最后成了碗名。小碗扣在面皮上,重重地一压,轻轻地一转,一张圆如月亮的扁食皮就出来了……素菜馅儿放进圆皮子里,一对折,成了半圆,形如小伢儿胸前挂的金锁片,名叫“扁食”。甜馅儿的扁食形状就特别了——圆皮子包上“蚕豆沙”或者“赤豆沙”对折,再沿边一掰相接,“耳朵!”我惊叫起来,像人的耳朵,确实像。“甜耳朵”,母亲也点头承认,但她没吱声。“是元宝”,母亲说,这是“甜元宝”,这种说法好,得体。甜耳朵,虽然形象,但不妥,人怎么吃自己的耳朵?太残忍。慈悲为怀,所以我母亲起了一个通俗而好听的名称,叫“甜饺儿”。母亲把做好的“素扁食”和“甜饺儿”用竹笠子,放在铁锅里隔水蒸,南通话叫“和”,同音字,念平声。锅盖四边冒出热气,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们情不自禁垂涎三尺……但吃不得。这是祭祖的供品,让祖宗大人先吃,这是恭敬。等烧经仪式结束,方可食之。于是母亲用两只碗分别装上“甜饺儿”和“素扁食”放在八仙桌上,这样,桌上变成了六样,算是给祖先加菜了。还有一个规矩,平时家里可以做“扁食”,其实就是扁形的水饺,经常吃也没关系。却不能随意做“甜饺儿”,“不作兴”的,南通话,不能做的,只有敬祖烧经时才可为之。大人们说,桌上烧经的供品,不能给“伢儿”吃的。说是吃了容易“忘事”,要下锅重新煮一遍,才能食用,规矩还真不少。我母亲是有心人,这些菜品煮熟还留下一部分,盛到另外的碗里让小伢儿吃。祭祖仪式结束后,母亲在锅里做好油汤,把“素扁食”放进汤里,“甜饺儿”“不作兴”下汤的,然后盛到各自碗里,我们狼吞虎咽般地敞怀大吃一顿……
有时候,我问母亲为什么祭祖弄得这么复杂?真的有用吗?母亲笑着说,谁知道有用没用?一代代一辈辈传下来的老传统老习俗,到了我们手上怎能丢掉?“文化大革命”十年,作为“四旧”破除了,没弄,没看见谁回来要过?烧经祭祖,是做给活人看的,不要忘记祖先,记住自己从哪里来的?母亲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七月半祭祀的双重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从慈悲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很有人情味。
人生一世,要弄清“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了谁?”“到哪里去?”这一系列问题,还真不简单。其实,并不复杂,每年的“七月节”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简要的答案。
当父母先后离我们而去,我们继承老一辈的老风俗老传统时,我发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是一个家族的生命保卫战。从父母烧经祭祖中,看到了祖辈在生命保卫战中已经倒在阵地上。父母前面的掩体没有了,已经暴露在生命保卫战的前沿,他们潜伏在战壕里随时反击死神的进攻……当父母前仆后继地倒下了,我们逢年过节摆起桌子祭祖烧经时,我们已经站在生命保卫战的最前线。后无退路,只有挺起胸膛坚守阵地,随时防御死神的袭击,为子孙辈留下更多宝贵的空间和时间,建设好自己美好温磬的小家园,“父母在,家就在”……
——过七月半,烧经祭祖,用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追溯生命、珍惜生命,让活着的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真的,还不能小瞧了“七月节”呢?!

THE

END

责编

杨志强

作者简介

海德,资深媒体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文化、文学学士。曾在《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多次获奖,著有报告文学集多部。

推广团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奠和思念
中元节民俗文化趣谈
七月十五地门开,牢记:敬3事,忌3事,吃3食,吉来祸走事事顺
包饺子,不放粉条,简直就是对饺子的耻辱
除夕这一天供奉神灵和祖先的注意事项
寒衣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 民间祭祀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