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赵峰丨散文/独一无二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赵峰:1981年生,山西芮城县人。九三学社山西省委思想建设理论研究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作品见诸《散文百家》、《人民代表报》、《天津诗人》、《四川政协报》、《四川散文》等三十多家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山路弯弯》。散文作品入选《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中国散文大系》、《2013山西散文年选》、《2014山西散文年选》《爱在大峡谷》,诗歌作品入选《诗年华》、《不熄的生命火焰》。在山西广电报副刊开有专栏。多次获各级征文奖。河北省首届燕赵文学签约作家。

独一无二

赵峰

  一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今属山西文水县人。她从小在四川广元长大。四川广元境内建有她的祀庙“皇泽寺”,山西文水县也建有她的祀庙“则天圣母庙”,古时称“则天皇后庙”。武则天毕竟做过皇后和皇帝,祖籍文水县的人为其立庙建祠也说得过去。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文水县的父老乡亲们始终维护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不愿承认武则天是“帝”,只是把她当作唐朝李室的儿媳。所以建庙立祠也叫“则天皇后庙”,与四川广元的“皇泽寺”有天壤之别。

  传说其母杨氏初春时分在利州乘船游江潭,途中犯困靠着船的一侧熟睡,梦见黑龙从潭中一跃而出与之交合,等回到家后身感有孕,后来就生下武则天。有袁天罡给刚出生后穿着男装的武则天算卦:“这孩子如果是女儿的话,以后当做天子!”也有李淳风关于“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的说法。

  其实,历代帝王的出生都有这样那样的传说。史载汉高祖刘邦出生时,其母在梦中遇到神仙,待临产时,屋外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已然天昏地暗。蛟龙趁机从天而降,盘旋于产床上。而后,刘邦降生。也就是说历代帝王神化自己的诞辰日,无非是想达到巩固自已统治地位的目的。而“武氏代唐”的预言恰恰是在武则天称帝前后散布出来的,理所当然是在宣扬武周政权的建立合理合法。袁天罡和李淳风因而变得神乎其神,武则天也成功地利用了他俩苦心营造出的氛围。至于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已很难考证。

  武则天是武士彟后娶夫人杨氏所生的次女。杨氏是隋朝宗室女,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和不同凡响的智慧。杨氏喜欢读文史书籍,喜欢音乐。武则天从小耳濡目染,在少女时代就读了不少文史书籍。这从她的诗歌和书法,可以窥探一二。她拥有出众的才华无疑是母亲的言传身教。

  武仕彟四处为官,武则天自小就跟随父母走南闯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同时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她聪明勇敢,不同于养在深闺中的女子。

  武则天的幸福童年在公元635年戛然而止。那年,武仕彟呕血而死。为了生存,杨氏母女四人不得不回到山西文水县。相氏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待她们刻薄无礼。杨氏母女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武则天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她表面平静,内心汹涌。她学会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她很压抑,在耐心地等待时机。

     武则天在14岁时进宫。父亲武士彟青年时期经营木材等生意发家致富,为支持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做出贡献,被封为二等功臣,被给予犯罪免死的待遇。武士彟后来到利都和荆州当都督,政绩显赫,受到当地百姓和皇帝的众口称赞。李家和武家的密切关系,也为武则天进宫做了铺垫。古时候,女子进了宫,就很难出宫。母亲杨氏哭哭啼啼,说进了宫不知是福是祸。而武则天却说,进宫未必是一件坏事。她劝母亲,我会过得很好,你不要担心。

  武则天对于进宫没有抵制情绪,甚至还有所向往。我想有很多原因。父亲逝世后,她们母女遭受其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虐待。她的两个堂哥武惟良和武怀运,也时常欺负她们。她们寄人篱下,在夹缝里求生存。武则天到底遭受过怎样的摧残,在史书上已找不到记录。那段经历,她未跟任何人说起,但对她的影响却是极为深刻的。我曾经设想了一种场景,即在黑暗的小屋子里,12岁的她面对凶神恶煞的哥哥们,胆颤心惊。设想归设想,事实是哥哥们在她发迹后,下场都较为悲惨。这从侧面反映了,她小时候遭受的屈辱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所以她性格强势、个性凌厉、报复心强也就不足为怪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种性格和心态贯穿着她的一生。那么,武则天情愿进宫,心里一定是欢喜的。因为她迫切地想逃离,为寻求新的出路不惜放手一搏。

            

  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

  武则天进宫十二年未晋升,从这里能看出她失宠了。她不是唐太宗喜欢的类型。她刚强、果敢,放在今天,就是女强人。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制服不了西域进贡的性情暴烈的宝马“师子骢”。武则天却说,须用三物,铁鞭,铁棍,匕首,先用铁鞭抽它,如不服用铁棍砸它的头,如再不服,就用匕首断其喉。李世民听罢,甚为惊骇。自此,他渐渐远离武则天。武则天为何性格刚烈,手腕狠毒?我想,这跟她小时候遭受哥哥们的虐待有关。

  就此推测,武则天被唐太宗冷落了。唐太宗是基于李武两家的交情,召武则天进宫,但两人再未有夫妻之实。因此,在宫中十二年,她最好的青春年华,就被时间无情地侵蚀了。她有如被打入冷宫一般。然而,她在这十二年里,也看到,学到很多,尤其是宫廷斗争学,已深深扎入她的内心。她未生育,前景一片黑暗。换作别人,早就破罐破摔,得过且过了。但是她不甘心,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扭转乾坤。关键时刻,她和太子李治有了接触,还悄悄地发展了地下恋情。李治喜欢上了她。所以,她被流放到感业寺,孤守枯灯期间,依然没有放弃。她在耐心地等待,她相信李治会将她接入宫中,她也会来个华丽转身。

  没有谁生下来就有当帝王的梦想?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的梦想,当到皇后,已是最高。也就是说,武则天最初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武则天有当皇帝的想法,跟她坎坷的经历有关。她所走的每一步,或许都是让她离皇位更近。唐太宗死后,她被流放到感业寺。那时,她的梦想只是希望李治能够念旧情,将她接入宫中,远离寺庙冷清不见天日的生活。两年后,高宗李治在寺中见到她,承诺要召她入宫。武则天也写下了她最有名的诗歌《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史载这首诗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他也是因为看到这首诗而旧情复燃。武则天能回宫是王皇后的功劳,但也是借她来对付萧淑妃。她战战兢兢,生怕有个闪失命断黄泉。后宫女人的斗争,不亚于官场的斗争。女人在后宫中,无异于走在刀刃上。当萧淑妃被打入冷宫后,她理所当然成了王皇后要对付的人。那时的武则天逐渐产生了当皇后的想法。因为她知道,如果想保全性命,在后宫中平平安安地生活,那她必须得当皇后。但是她除了皇帝,再没有人可以依靠。而王皇后还有朝廷一帮大臣支持。她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她那时刚生了大女儿,待保姆报告,王皇后曾来过,她就动了脑筋,狠心掐死了女儿,嫁祸于人。我想,那时,她是经过一番激烈地思想斗争的,她的心和手是颤抖的。她是在做最后一搏,用女儿的生命来换取她皇后的位置。她痛苦万分,却又别无选择。她知道,如果不扳道王皇后,那么,她的结局有可能是死。如果她死了,她生下的皇子、公主的命运也必定是悲惨的。当然,李治相信虎毒不食子,更相信王皇后因不能生育而忌妒,出手杀死了小公主。李治有了废后的念头。后来,武则天一手策划,诬告王皇后行巫蛊之事诅咒天子,李治落实后更坚定了废后的决心。围绕着废后立后,武则天跟一帮大臣明争暗斗。她运用智慧,在后宫和朝廷中渐渐扶植了一批亲信。斗争的结果是武则天胜,那帮反对她的大臣,被她流放到异地,一一消灭。

  武则天终于实现了愿望,成了唐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按说她应该满足了,可她为何要突破禁区,步步登高,有了想当皇帝的想法?李治患风疾,已没有能力批阅奏章,治理国家。武则天垂帘听政,其治国才能渐渐显山露水。国家在她的治理下,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她是自豪的,她觉得女人不比男人差。公元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她在“天后”这个新的称号下获得了更大的权力,进一步控制皇权。同时,她上书“建言十二事”。“建言十二事”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富国强民、善用人才、笼络百官和提高妇女地位。自“建言十二事”推行后,唐朝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乐。

  李治在晚年曾打算禅让,要把皇位让给皇后,遭到众大臣的强烈反对。李治死后,有大臣站出来说,女人不能当皇帝。武则天回击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本事,他(她)就能当皇帝。那时,她心意已决。她成为了封建传统的叛逆者,她要当皇帝了。其实,公元653年,民间就有一名女子自立为帝,即起义军女首领陈硕真。不知道陈硕真的称帝行为对武则天有没有影响,但她确实开始为自己当皇帝做着种种充分的准备。从她先后杀掉李弘、李贤,废掉李显、李旦,然后临朝称制,称呼由太后,到圣母神皇,再到皇帝,经过了几年时间。她是在正式登基后,才追封其父武士彟为孝明高皇帝,其文水县坟墓为昊陵。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缓慢进行,可见她已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武则天作为太后,已是唐朝的实际掌权者,为何执意要称帝?那就要从“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说起。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父权制及其统治的需要,往往要求女性遵从“三从四德”,迫使女性被封建礼教腐蚀、侵害,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卑微地位。而三纲五常中的第一纲为君为臣纲,武则天就是要当皇帝,以三纲五常来压三从四德。

  跟武则天有相似经历的是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叶卡捷琳娜生于公元1684年,她是德国人,14岁时随母亲来到俄国,嫁给了彼得王子。她跟武则天进宫时的年纪相仿。但是她没有武则天幸运。因为她的婆婆叶丽萨维塔女皇和丈夫彼得三世对她薄情寡意,而且彼得三世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她。她在皇宫中没有得到温暖,十八年来忍辱负重。直到婆婆逝世,丈夫当了沙皇。她也在皇宫中扶植了自己的势力。有一天,她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叶卡捷琳娜终于正式登基成为女沙皇。她毫不留情地将彼得三世杀掉了。

  那武则天为什么不在当皇后的时期杀掉李治,早些当皇帝呢?我想,是因为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一是,俄国是有女性当沙皇的传统,本身允许女性继承皇位,而中国未有这样的先例;二是李治和武则天是有感情的。李治是真心喜欢过她的,对她还不错。武则天跟叶卡特琳娜的不同点:一是,叶卡特琳娜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希科夫掌握。而武则天是唐朝实际掌权者。二是,叶卡特琳娜主张向外扩张,而武则天则致力于发展国内的经济。叶卡捷琳娜最大的成就在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上,包括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和一次对瑞典的战争。她临死前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而武则天除了平定徐敬业和李唐宗室的叛乱,在和契丹、突厥的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她主要还是着力于发展国内的经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武则天当皇帝,是必然也是偶然。李姓皇帝有着浓厚的鲜卑血统。在鲜卑族部落,女性的地位较高,可以和男性共同分享权力。李世民也难免受影响,所以,当长孙皇后和徐惠进谏时,他虚心听取、采用,并未斥责女子不得干政。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女子不缠足,可以随意抛头露面,暴露身体的部分,能学骑马射箭,与男子一同参加户外运动,甚至还能离婚。唐朝是中国古代男女最平等的一个时期。武则天登基时,在朝在野,几乎没有人反对。我想“女皇帝”大概也只能出在这个时期。其他的因素,偶然性都比较大。武则天进宫后,步步为营,只要一步走错,轻则被废黜,进冷宫,重则掉脑袋。她能走到最后,跟她个人的聪明才智也是分不开的。

  武则天从以皇后的身份掌权,到由皇帝的身份退位,共执政半个世纪。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总的说来,她是一个有才能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郭沫若对她的评价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那武则天为什么要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因为在封建社会,女人要当皇帝,人们连想都不敢想。如果是一个男人要当皇帝,那他背后会有一群人支持;如果是一个女人要当皇帝,那她唯有单枪匹马地去干!她要比男人付出得更多。她的地位岌岌可危,她不能容忍反对势力的存在。她使用酷吏,但并没有将权力交给酷吏,所以,她做事很有分寸。她使用酷吏压制的是反对她的人,这种行为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没有蔓延到全国,没有影响到国泰民安。

  对于每一个统治者,最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武则天任用酷吏,也是出于人的本性。任用酷吏本身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地位不动摇。而在政局稳定后,她对酷吏进行肃清,缓和民愤,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如果把武则天任用酷吏杀人看成是她的过,我是不认同的。法律尚且还有正当防卫一说,武则天面对侵害行为,为何不能予以反击?我认为她是正当防卫。

  那武则天任用酷吏,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政权反而得到巩固?那是因为她杀的是反对她称后、称帝的李唐宗室后裔和朝廷位高权重的大臣。她首创殿试,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度。为了广揽人才,她允许自荐为官。她扶持的都是中下层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把政权开放给更多有能力的人。有了这些人支持她,从而得以让她的统治基础没有动摇。

     武则天如愿以偿,登上了权力巅峰。公元690年9月,67岁的武则天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登上则天楼,正式登基称帝。她威风凛凛地站在楼顶的长廊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她那时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她打破了中国皇帝史上男性一统天一下的格局。

  武则天位居九五之尊。她认为,男性皇帝所享受的,她也应该享受。她当然要享受那种唯我独尊、众星捧月的帝王生活。她通过种种途径选美少年侍寝,她的行为遭到众大臣的反对,朝野内外骂声一片,骂她是淫妇荡妇,老淫婆等。甚至有人认为她执政的朝代是伪朝,反对自己的儿女在朝廷做官。但是她依然我行我素,不断地寻找年轻漂亮的男子来伺侯自己。

  她身边的漂亮男子,被称为男宠。当时,较为有名的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璆等,他们英俊、健壮,能够满足她旺盛的性欲。公元698年,武则天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管理。奉震府相当于后宫,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相当于“皇后”、“贵妃”。

  武则天豢养男宠的经历遭到后人的贬斥和唾骂。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将武则天看成是淫荡放纵、不知廉耻。之后,历朝历代,她的负面影响远远地盖过了她的功绩。我觉得这是对武则天的不公平。同样都是皇帝,凭什么男性就可以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女性就不允许有男宠?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西面是唐高宗的石碑,刻有8000余字的碑文歌颂其功绩,东面则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武则天晚年,因宰相张柬之领头发动政变,被迫退位。她曾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到底要将皇位传给谁。如果传给李姓,那她的武周就毁于一旦,如果传给武姓,自己百年之后,是不能在武家的太庙被供奉的。她的女儿太平公主,野心勃勃,首次提出皇太女的说法。武则天虽疼爱这个女儿,但仍然没有把皇位传给她。原因是太平是个女子。她不想让太平重走她的那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她从封建的叛逆者回归到封建的维护者,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武则天最终把皇位传给李姓,依然是她晚年所做的一个明智的选择。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没有胆量去母亲的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死后,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后人称其武则天,也是这么来的。武则天年老病危之际,心情郁闷、复杂。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移居上阳宫,躺在卧榻上,反复地琢磨自己的一生。她在所立的遗嘱中宽恕了以前的政敌与情敌,指定自己要与先皇合葬,自甘为李家的媳妇。她不想背负着遗憾和仇恨离开人世,她宽恕了他人,也宽恕了自己。她不再锋芒毕露,她与整个世界和解了!她大彻大悟,原来所有的权力富贵都是空的,不过是过眼云烟。武则天在弥留之际能够平反自己所造成的冤假错案,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然具有成熟的政治家风范。她看似平淡的遗嘱,再次解读了这位女子的不平凡!

        她累了,她要安息,她想重新做回李家的媳妇。可她为何要给自己立“无字碑”?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功高德大无须说,有人说她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有人说她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有人说称谓不统一不便说,还有人说她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我在想,武则天选择和唐高宗合葬,是有意考验后人。当后人看到歌颂唐高宗卓著功绩的碑文时,能否领悟到,这些功绩其实是她一手创立的?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无字碑”给史家留下了一个难破难解的“千古之谜”。

(责任编辑:杨志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则天圣母庙曾被改水母庙,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是褒是贬您咋看
武则天无字碑:对中国男人的深切蔑视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无字碑歌(电视剧)
历史上唐朝李治为什么敢调戏后妈武媚娘
为何武则天服侍李世民11年未孕,跟李治睡一晚就怀孕,其实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