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眼去观“有”,用心去看“无”

有一次,我问著名指挥家汤沐海老师:为什么听交响乐的时候,懂音乐的观众都知道,在一首曲子的乐章和乐章之间,是不要鼓掌的。

汤老师告诉我说:乐章和乐章之间的那个空隙也是有旋律的,那种无声的旋律是留给每个观众内心的。观众内心的旋律会在那个瞬间流淌出来,和台上的演奏家们融在一起。音乐的最高境界就在那无声的空隙之间,你哗啦哗啦地使劲鼓掌实际上就是把这种无声的境界破坏了。

汤老师还引用了德彪西的一句名言:所谓音乐就是用听得见的音符和旋律制造出一个意味深长的休止,用我们中国的老话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汤老师的话说得真精彩。汤沐海是我们国家的著名指挥,每次我听他指挥音乐会,都会被他指挥棒下所流淌出来的那种无声的力量所感染,观众当然也为之倾倒了。

在天安门旁耸立的国家大剧院,应该算得上是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了,能登上那个舞台演奏的都是像柏林爱乐、英国皇家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这样国际一流的乐队,而去那听音乐的观众也应该是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

可让人有点遗憾的是,我去国家大剧院听了这么多次交响乐,尽管在演奏前音乐厅的广播里反复强调请大家不要在乐章之间鼓掌,但绝大部分场次,观众都会在乐章和乐章之间使劲鼓掌,有的还要喊上两声好。

每当出现这种情景的时候,台上的指挥和乐手们脸上都会划过一丝丝无奈和轻蔑,个别脾气大的著名指挥,干脆就背对着观众把手举起来制止这种掌声,这其实就是礼貌地笑话你不懂交响乐了。

中国的武术、佛教、诗歌在对“无”的追求上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境界,中国的《易经》、《道德经》早于西方几千年就提出了“无为”和“无不为”这样的概念。而正是这种无为的力量使得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不仅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那些文明那样灭绝,反而是领先了世界几千年,只是在近几百年来被西方的枪炮给打散了。

可当我们拼命追赶西方,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他们几百年道路的时候,却发现今天的西方文明反而在向东方的这种“无”当中汲取着力量和营养。

凯文·凯利的“失控”,乔布斯的“禅”和他的苹果,珍娜·莱文的《引力波》,耐斯·比特的《大趋势》,以及“云状态”、“暗物质”这些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以及直觉、第四维度、乃至神灵和上帝,都会让你无时无刻地感受到那种“无”的力量的博大与精深,也让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能看见的、有形的控制力量是很小的,真正决定这个世界运行状态和趋势的关键性力量是看不见的“无”。

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当中,“无”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许多创业者还停留在只会用眼睛去看“有”,不会用心去观“无”的维度上,在这个维度上自吹自擂,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我觉得他注定不会成功的,因为他只能看见已有的东西,而当你清晰地知道脚下的路应该怎样走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无路可走了。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告诉我们 “无”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莫扎特《第40交响曲》全乐章
缤纷之乐映曙华 ——记“缤纷世界纪念欣德米特逝世60周年交响音乐会”
交响乐与手风琴共同“歌唱”《我的祖国》
雅乐声声 畅想丝路
史诗燃曲,献给伟大祖国!
海顿《惊愕交响曲》,为教训打瞌睡的观众而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