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说湘菜120 端午节吃什么
userphoto

2022.06.11 湖南

关注

闲说湘菜120 端午节吃什么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传统,节日第一大事情是吃。

老长沙一般端午节都会吃碱味粽子、咸鸭蛋、包子、雄黄酒、大蒜烧肉、桃子和李子等。这些吃食中,首推粽子。如今的商家,早早推出了粽子加咸鸭蛋、皮蛋的礼盒,成为人们送礼的时尚。端午节这一天,长沙人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会吃包子。

我的老家在屈原投江的那个地方,以前叫汨罗江农场,现在是岳阳市的屈原区。我们吃粽子包子的习俗,据说有了两千多年。民间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因为水急浪大,一时难于将其遗体打捞上来。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人们便往江里扔粽子包子,以此将鱼儿引开。由此演变成吃粽子包子的风俗,很早就传到了相距百多里的长沙。在我看来,粽子包裹着一片爱心,包子代表着团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这种吃食,寓意着人间有爱和家人团圆。

汨罗江边的人,端午节这一天,大都是吃糖包子。城镇上的人笑话乡里人吃包子,常常烫伤了背。说的是吃包子时,做馅儿的糖水流了出来,乡里人举起包子,用嘴去舔流在手臂上的糖水,结果包子里的热糖汁滴在了后背上。这笑话讥讽乡里人平日很少有机会吃包子,很珍惜反而受累,带着明显的贬义。

我们那里端午节似乎不吃咸鸭蛋和皮蛋。只有在立夏这一天,汨罗江边的人必定要吃糯米坨子和煮熟的鸡蛋或鸭蛋。老家有句谚语:立夏吃个坨,一脚跨过河;立夏吃个蛋,莫璐阁踩烂。“莫璐阁”是汨罗方言鹅卵石的发音,意思是,端午节这一天,吃了糯米坨子和蛋咯咯,整个一夏天特别有力气。中国的吃文化,就是这么有意思。民谚说的“吃得不为饿,做得不为强”,说的就是“千补万补,不如食补”的道理。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报社工作,我第一个端午节,食堂有特地供应碱味粽子。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肉粽子、果脯粽子一类的东西。食堂里的粽子,和长沙巷子深处小店老师傅做的碱味粽子,简单却有真正的“长沙味”。这种老粽子,选用新鲜棕叶包裹本地产的糯米,颜色白中带黄,吃起来有股子特殊的味道,那是放了食用碱的缘故。用一根筷子从粽子大头一端插进去,举起来在糖粉里滚一滚再送进口,那是神仙般的感觉。

食堂里还有咸鸭蛋。这个时候吃个蛋,人们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南方气候潮且燥,鸭蛋有补心清肺、止热咳嗽、治咽痛作用。当然还有包子,也不只是有糖包子,花色比起我的老家多了去了。据说有一年端午节,黄兴路德园包子铺一天卖出了20万只包子。可见长沙人过端午节,对包子确实到了“疯狂”的程度。

小的时候。过端午节这一天,外婆总要给我们兄妹几个人额头上擦点雄黄酒,还会用筷子点几滴放进我们的小嘴里。老辈人认为,雄黄可以避邪、祛毒。用湖南产的米酒或是谷酒加入雄黄泡制成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饮品。

我们老家端午节这一天,外婆或是父母,会做一道麻花烧肉。就是把油炸的麻花圈子浸泡一下,和着猪肉去烧,放点酱油和大蒜子,好香好香的。到长沙后才知道,长沙人端午节这一天要吃大蒜烧肉,家家如此。吃大蒜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湖南人习惯于把端午节作为夏季的开始,认为这是最好的解毒时节,大蒜是解毒杀菌的好东西。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桃子李子呢?简单地说,这个时候正好桃子李子上市。端午节吃桃子,图个吉利。桃谐音“逃”,李子谐音“离”,吃桃子李子有辟邪祛毒的意思,具有吉祥象征。另外,长沙端午节湿热,桃子和李子都具有生津止渴、去暑解热、活血解毒的功效。

由此看来,湖南人过端午节的菜单,确实蛮丰富的,不但主食副食水果齐备,还蛮有文化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食俗大盘点,这些比粽子更有趣!
端午前后,记得常吃“5黄3白”
陆水听潮 | 月牙儿:端午往事
宴长沙. 十二味,创新湘菜〈 2264〉
景枫这家长沙菜馆子太好吃啦!!!!
大胖开车700公里来长沙吃湘菜!差点被辣哭了!也说出了胖猴子! 2023/2/1 12:0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