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秋分至
userphoto

2022.09.22 山西

关注
​ 叶落,雁南归,又是一年秋分至,今年的秋分从9月23日9时04分开始!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意味着收获满满、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平分秋色也。秋分之日,昼夜等长,寒暑均平。秋分之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暑气渐退,寒气渐生。此时节,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恰如古人云“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然而,秋分不单是节气,还是节日!自2018年起,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旨在颂扬农民群众的勤苦劳作,传递丰收带来的幸福感,这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愿大家都能收获秋天的果实,品尝丰收的喜悦,愿你在这个深秋照顾好自己,收获前行的力量,收获好的生活、好的身体!
​ 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中,把白天和夜晚平分的,有两个节气:一个是春分,一个是秋分!春分一分,随后,白天越来越长;秋分一分,从此以后,夜越来越长。秋分,也分开了浅秋的闷燥与深秋的寒凉,它不仅让两种温度在同一天相遇、过渡,而且还留下了两种不同意境的美。以地面为水平来看,秋分之前地面以上的暑热多于地下;秋分之后则暑热下沉,地面以下多于地面以上。表现在气候上,天气渐凉,晴空渐多;表现在物候上,树叶渐黄,北雁南飞。此时,树叶渐黄,但绿色尚未褪尽,浓云渐淡,蓝天却越发纯净,秋高气爽,正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大家莫要错过!
​ 秋季燥气当令,燥气过甚即成邪,邪气伤人,易损津液。秋季感受燥邪后容易出现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咯痰血,或流鼻血。因此说,秋分养生的重点便是防燥!燥胜则干,故燥邪所伤,多表现为皮肤皴揭,精血枯涸诸症。灸能扶阳,灸亦能动火,若火气妄动,亦易增燥。故秋分后,若非阳虚阴盛,不可过度用灸,以免扰动火气。若艾灸过度而燥气内生,可适当吃些时令水果,或服养阴清燥之类的汤方,即有养阴却燥之功。另外,肺主金,是“喜润恶燥”的“娇脏”,其应于秋,金主敛降,故养肺是润燥的关键;又因“脾土生肺金”,故养土气有助于养肺气。饮食勿过于寒凉,以免伤损脾阳,导致土气受损。在不伤脾阳的情况下,适当吃点时令果蔬。白色的食物多可入肺,对肺有保养功效,比如白萝卜、雪梨、百合、银耳、山药、莲藕、白果、莲藕或藕粉等等,皆色白,皆有润肺养阴之功。另外,秋分后可多食果实及秋季收获的仁类、籽类食物。这些食物皆禀秋气而成,中蕴金气,有补肺润肺养肺之效。 
​ 秋分时节到,总给人萧条的样子,以悲,以凉,营造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天地之间至秋则凄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人与天地相交感则肺志易悲,有凄凉、垂暮、抑郁之伤感。所以,此时节当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安静恬然,不要过多地受天地气机的影响。秋气高悬,或登高望远,或乡野揽胜,看秋花红叶,赏晚景烟霞,使肺气宣畅,则忧郁惆怅顿然若失。生命本就是一场悲欢离合的交替,但只要我们心有阳光,又何惧忧伤呢?中医认为:悲则伤肺。秋后若过悲,导致肺气不收,入冬后则不能闭藏。尤其是老年人,在秋季极易产生萧条、垂暮之感,形成“悲秋”,产生抑郁情绪。那些原本就有抑郁症的患者更容易在秋季反复或病情加重,提示及早预防,可以通过饮用一些花类代茶饮疏肝解郁,预防或缓解“悲秋”,比如玫瑰花、白梅花、合欢花、陈皮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洪涛博士选择中医微博集之八
暑气入地,热降露生| 白露最全养生攻略,妥妥过秋冬!
白露节气 秋意渐浓,注意饮食,养好脾胃
秋分艾灸| 滋阴养肺,壮脾胃。
清风解暑意,万物入清秋|处暑节气养生要点
今日处暑——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