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大暑到
userphoto

2023.07.23 山西

关注
 又是一年大暑到!大暑是传统24节气之一,也是夏三月的最后一个节气,再有半个月就立秋了!关于“大”,《说文解字》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就大暑而言,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关于“暑”,“暑,热也。”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开启了夏季烧烤模式的最强模式。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暑即是煮”!大地如一锅煮开之水,自下而上,开水沸腾,热如煮物,换句话说,“大暑”是一年中“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点的时节,人处在蒸笼之中,上蒸下煮,五脏六腑都被湿热所笼罩,当然感觉肯定非常不清爽了,固此时也被称为“龌龊热”。另外,除了高温酷暑以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场又一场的夏雨。也可以这样说,大暑时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天空如烧炽一般,大地上充斥着热浪,人世间宛如一个大蒸笼,正如韩愈所说:“如坐深甑遭蒸炊”。即使偶尔吹来一丝风,也是热辣辣的,像一个人粗鲁的呼吸,惹的本来就心焦的人们更加的烦躁……我们遭遇这炎热的暑气,唯一可抵御的,便是让心归于静寂,“心静自然凉”嘛!《养生论》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静坐听蝉,卧闻夜雨,轻扑流萤,细嗅荷花,一本书,一杯茶,一块瓜,一树青绿染窗纱……季节轮回,人生变换,总会有酷暑难耐,其实,只要不浮不躁,浅淡心绪,心底自然会多出几份清凉!

 又是一年大暑到!按传统五运六气学说,从大暑开始至秋分之前【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为癸卯年“四之气”,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太阳寒水,冷雨降,多湿寒,我们会明显感到“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节,我们尤当重视温脾化湿。饮食尽量清淡些,忌食煎炸、烧烤、油腻、粘滑、生冷,以免增湿化热。由于湿伤脾、寒伤肾,应多吃些小米、薏米、怀山药、大枣、赤小豆等温寒燥湿类食品。平时多素少肉,以安养心神。再者,此时绝不可贪凉饮冷、贪吃水果及暴饮暴食,使脾胃负担加重而无力运化,造成水湿停聚。所以,湿气重的人就会容易出现脾虚腹泻、脘腹胀满、身体沉重、烦闷呕吐等症状。所以饮食一定要清淡些,以五谷为主养护脾胃,而多喝米粥就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米粥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吸收,又保护胃黏膜,还可给身体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的物质,中医里称为“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相提并论。而且暑天喝粥可以熬莲子百合小米粥、南瓜粥、大枣粥、桃子粥等等!另外,生姜也是此时节特别好的食材。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散体内的阴寒之气,还可以健脾止呕。比如,每天早晨喝点姜糖水,或中午做菜时放些生姜,都能振奋中焦之阳气。

又是一年大暑到!俗话说“毒暑”,大暑节气则是“暑中最毒”。传统中医认为,暑湿之气最容易乘虚而入,心气易于亏耗,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容易疰夏、中暑,就是这个原因。防暑病古人称为“避暑气”,如何避?就是一个字——“伏”,却相当有效,屡试不爽,这也是古人提出“三伏”概念的良苦用心所在。所谓“伏”,用现代西医话来说,就是运动要适时适量,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俗话说的“好汉不挣六月钱”,也是强调要户外少活动这个意思,大暑天最伤身伤神,一定要注意“养气”,中了暑毒就麻烦了。另外,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采取的办法是——“夏不欲穷凉”,就是再热也不能过分贪图凉快,冷风不劲吹,冷饮不猛喝。医生常说的“热伤风”,就是热天贪凉造成的,是中了“阴暑”。对于现代人来说,风扇直扇,空调温度调过低,都是养生大忌,但不少人控制不住,导致了“空调病”。在中医看来,这空调病也是中了“阴暑”。 在此,“孙郎中”建议大家:不妨向古人学习,夜里休息不是过热时多摇摇扇子——估计现在不少人家已无古人必备的扇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露到!这份养生秘笈请收好!
掰着指头数节气,再过4天就是大雪了
立秋养生大点兵,你做到了几点?
秋季养生
时节今日小暑,养生宜健脾祛湿、顾护阳气
大暑节气:通心养阳,祛湿寒,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