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健康,请不要拒绝阳光

 间有“万物生长靠太阳”的说法,阳光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大家要懂得利用好大自然的这一恩赐保养身体。我不厌其烦给病患强调,要多晒太阳,因为晒太阳可以让周身阳气通畅,有益于健康。然如今在都市生活的绝大部分人,晒太阳的时间是远远不达标的,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平时阳气不足,精力差,四肢凉,易忧郁不安。阳气健旺的人,精神足,四肢暖,充满朝气和活力。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都不能离开阳气,而阳气源于太阳。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其著作《老老恒言》中论述到,“背日光而坐,列子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古人称晒太阳为“负暄”,“暄”意为太阳的温暖。而后背太阳经为人身之藩篱,兼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后背若得太阳的温暖,则气血和通,脏腑和调,既康健又舒服。试想我们的老祖先在农耕时代,每日“面向黄土背朝天”,在阳光照射下辛勤耕田劳作。尽管他们黑黝黝的脸上有深深的皱纹、腰背也弯了,但身体却很硬朗。从中医角度讲,这样的工作有两点好处:一是每天接收大量太阳光,身体阳气充足;二是出汗过程中把身体的湿气都排掉了。我多年中医临床发现:现代人,不论男女老少,阳虚湿重的现象很明显且很普遍。人们整日上班早出晚归,吃饭叫外卖、上下班开车,与阳光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尤其到“无厌于日”的夏季,人们都纷纷躲进空调屋,追逐所谓的“凉爽舒服”,拒绝出汗!
 
传统中医认为,四时春温而主生,夏热而主长,秋凉而主收,冬冷而主藏——这是自然恒定的规律。人生于天地之间,人也要适应这样的规律。在阳光充裕的夏季若躲进空调屋不愿出来晒太阳,表面的确凉快了,却如同提前进入了秋天,那实则就是逆反四时规律。进一步说,夏天炎热,天地之间阳气外浮,人的阳气亦外浮,阳气外浮,即是排邪,把体内郁积了一年的浊毒都借助夏天阳气外泄而排出体外,这样人就会更健康。但如果害怕夏天,整个夏天都躲在空调屋里,这样的话阳气就不能外浮,浊毒不能借出汗而排出,人就会难受,恶寒,无汗,或有周身紧绷的感觉,甚至周身关节不适——这些都是阳气不能外泄的表现。所以说,若夏天不能借炎热出透汗,排出浊毒,那么到了秋冬,浊毒就会再次郁积,就容易引发各种大病。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健康也源于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我们生命与健康的来源。有时间时,我们可以多到户外走走,暴露在阳光下,心情愉悦,减少压抑——天地眷顾着我们,获得健康竟然如此简单,而且是免费的!今时不少人惧怕躲避阳光,冬天嫌冷不出门,夏天嫌热又呆在空调屋里,一年四季难得有机会沐浴在阳光里。年轻时或许不会生病,但久久不得阳光,健康必然开始变差。为了健康大计,我建议一定要经常走到户外,经常晒晒太阳,呼吸一下自然的空气,沐浴老天恩赐的阳光。
 
养生并非吃什么喝什么,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应天地,即是养生;顺应自然,亦是养生!很快就要进入夏季了,我们要积极享受夏季。既然天热,那就积极享受炎热,“无厌于日”。让我们身体各处毛孔微微打开,把体内郁积的浊毒通过出汗排出去,汗后再洗个热水澡,这样一身轻松,舒服之极,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应多食菠萝等酸性食物去火清补
夏天出点“养生汗”,帮你补补阳气去去湿
平旦華語(癸卯71):审时度势借天力
三伏养生全攻略 原来这样才养生
【引用】秋冬养阴,秋冬可以继续艾灸吗?2
夏季养阳,多晒背少贪凉,体能翻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