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过节”的几则短医话

中国古代的节日,不是乱设的,都要讲究个阴阳,比如,属阳的日子如“三月三”、“五月端午”、“七七乞巧”、“九九重阳”等等,为什么节日多在阳数里呢?因为“阳”为动,动易为灾。所以无论三月三,五月五、还是九月九,都有出行辟邪之意,一个避春邪,一是避夏瘟,一个避秋邪。节繁体为“節”,其本意就是竹节,是指气机联通或转弯纠结之处,所以,节,都有点凶险,“过节”,是提醒百姓在那些日子口要多加小心,因为这是天地气机转换的时候,不可大意,最好全家聚在一起:第一能量能有所聚集,第二是看到家里人都在,心里踏实。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睡睡,平平安安度过才好! 
中国人喜欢过节,过节意味着欢天喜地,意味着合家团聚。可“过节”这两个字的原始意味大家却可能不甚了解。其实,“节”本指竹节,它的双层意思就是既有“连通”又有“纠结”,所以,“节”应在气候上有“节气”;应在人体上有“关节”;应在人情上有“过节”;应在人事上有“过春节”和“中秋节”等等。凡天地气机不易接续的日子都称为节气,共24个。而二至、二分及四立节气,实乃天地变化之大关节,故需养之以使人气顺利过节,则身体康健,疾病不作。若不顾四时变化之节气而妄耗精神肾气,致使正气不足,则于节时或生疾患。慢性病人尤需于节日养生,静心安神以度之。重病危病正气本已不足,遇节每有不测,盖因正虚不耐折腾,猝然而失去生机也。在节气时多发的病,被称为“节气病”,有先发,有后发,有不发,皆跟人气血动静相关。平时三餐稳定睡眠良好排便正常,遇节气之变而显顺遂。否则,也随节气大动。所动都随老根,有肺病的从肺显;有肠胃之疾从肠胃显…明白人不乱治、煎熬几日,达到新的气血平衡也就过去了。而不明白的则病急乱投医,肺寒的当肺热治了,越发乱了气血。
节气、满月、新月、水逆……这些都是地球及外星球变化,都会影响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气场,而我们作为地球上的动物,和花草树木一样,会被这种变换的气运所引动。平时我们总能看到有人一到节气就容易感冒,有人遇节容易失眠,有人会感到比平时虚弱,还有人莫名其妙地头痛、身痛,有人会莫名抑郁、心塞。比如冬至前,因为气运里阳气虚弱,一些敏感的人会无故疲倦;冬至后,会逐渐有气力增强的感觉。所以,节气,也是劫!节气过得好就是过节,过不好就是“过劫”。很多老人在这些节气点过不去就走了!所以,逢节要养正气,使正气健旺,有助于顺利过节。
我认为,凡是节日,都是一道槛儿。过得去则一切都好,过不去就容易患病。所以,逢节日要定而静,静而安,让身心保持和谐,才方便顺利过槛儿。今时我们却正好相反,逢节日则各种应酬,暴饮暴食,或熬夜,或久坐玩游戏等,这些行为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五脏六腑受损,正气变弱——由此就容易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我的观点是,越是节日,越应该好好珍惜,越要让身心更和谐。在节日期间,要控制饮食,建议尽量清淡些,少饮酒,不可暴饮暴食;一定要按时睡觉,绝不熬夜,因为熬夜伤损五脏;要主动运动,动能生阳,以达到健身之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节气,艾灸疏肝健脾,还要注意预防倒春寒!
琚龙轩言10:二十四节气的节和气
附超接置运法
中秋节到了,都有哪些习俗?八月十五“赏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
松颜读庄子:《养生主》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