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立标准+医疗用房配置+申办流程+医保定点,一文读懂(实用!)

编辑:万仁涛。本文综合自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的评价体系与设计模式研究——以青岛地区为例》(作者:姜亦琳)等。全文约6000字,建议收藏阅读


医养结合是共识,但是怎么搞好医养结合,是很多经营养老机构的同仁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有啥标准和要求?

医疗用房如何配置更合适?

怎么去申请设立医疗机构?

医保问题怎么解决?

......

今天,我们就这些关键问题做个汇总,供大家参考。

-01-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有啥标准和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4﹞57号),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和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如下:

  • 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

养老机构医务室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护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人数≥2人的,至少应含有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00张以上时,每增加10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护理员按需配备。

(三)其他药学、医技人员按需配备。

二、房屋

(一)整体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四)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如设康复室,应增加相应建筑面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五)应当设医疗废物存放点,与治疗区域隔开。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诊床、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注射器、身高体重计、视力卡、视力灯箱、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器械柜、便携式心电图机、血糖测定仪、雾化吸入器、出诊箱、轮椅、输液椅、候诊椅、医用冰箱、污物桶。

设置康复室的,至少配备与康复需求相适应的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还应当配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等等。

(二)急救设备。

心电监护仪、心脏氧源(氧气瓶/制氧机)、供氧设备、吸痰器、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简易呼吸器。

(三)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

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能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管理等有关设备。

(四)有与工作需要相应的其他设备。

四、具有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转诊制度、药品登记分发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急救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人员岗位职责。

  • 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

养老机构护理站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指导、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处置、消毒隔离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人员

(一)至少有2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其中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00张以上时,每增加10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康复治疗人员。

(三)按工作需求配备护理员,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5。

二、房屋

(一)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三)至少设有治疗室、处置室。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四)应当设医疗废物存放点,与治疗区域隔开。

三、设备

(一)诊桌、诊椅、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火罐、刮痧板、血压计、体温表、身高体重计、血糖测定仪、体外除颤设备、治疗车、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轮椅、输液椅、医用冰箱、污物桶。

(二)有必要的健康教育、办公和通讯联络设备,有诊疗护理记录及文件保存条件。

(三)有与工作需要相应的其他设备。

四、具有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转诊制度、药品登记分发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急救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人员岗位职责。

-02-

设置哪些科室?医疗用房如何配置?

1.医疗板块功能组成

因养老机构的服务定位、资金能力等因素会影响医疗板块的功能配置情况,因此本文将功能用房的设置需求分为应设置、宜设置、可设置、不配置四类。
应配置用房为满足养老院开展医疗康复服务的基本需求,须配置齐全;宜配置用房为养老院有足够的资金能力与管理能力时建议配置的用房;可配置为养老院根据自身服务定位选择是否配置的用房;不配置为一般情况下养老院医疗板块无需配置的用房,可根据需求考虑是否配置。
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功能组成要求

2.主要医疗用房设计

(1)诊室

诊室是养老院医疗板块开展医疗活动所必需的用房,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房,笔者根据调研情况发现,诊室使用面积在9.52㎡及以上时即可满足使用,诊室类型主要有单人诊室、双人诊室及四人诊室三类,其中部分诊室未设置诊床,为保证医生对老人进行更全面的诊查,建议诊室均设置诊床。

结合调研情况,小型养老院一般配备1-2名医生,中型养老院配备2-3名医生,大型养老院一般配备3-4名医生,因此建议小型养老院可设置单人或双人诊室、中型养老院设置双人或四人诊室、大型养老院设置四人诊室或两间双人诊室,根据问卷调查发现老人对全科诊室需求高,所以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应至少配备一名全科执业医生。

诊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2)治疗室

所调研的治疗室主要作用为配置药液、储藏清洁物品等,但根据《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可知该功能为治疗准备室的主要功能,而治疗室主要为病人进行注射、换药等治疗操作。

笔者就此问题与某三甲医院护士长进行访谈,护士长表示可将治疗准备室与治疗室合并,形成内外套间形式,合并后的治疗室内间负责配置药液、储藏清洁物品,外间负责注射及换药,即可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节省空间。由调研可知,小、中、大型养老院治疗室使用面积比较接近,可见养老院的规模对治疗室空间大小的影响较小。

治疗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3)处置室

笔者所调研的养老院均未设置处置室。笔者就此访谈前述某三甲医院护士长,护士长表示养老院中的处置室一般主要用于分类并处置使用后的医疗物品及医疗废物,具有污染性,养老院内部的治疗室或治疗准备室常用于配置药液、存放清洁物品等,对室内的洁净度要求较高,两者合用一室,易形成交叉污染,因此建议养老院医疗板块单独设置处置室。

处置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4)观察室

观察室原指用来观察老人病情的用房,在调研养老院医疗板块后,发现养老院内的观察室均用来观察老人输液使用。据多家养老院医护人员反映,老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在输液过程中如厕需求较高,因此观察室宜靠近或内设卫生间满足老人需求。

观察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以小型2张观察床位、中型4张观察床位、大型6张观察床位为例总结设计模式,设计者可根据实际需求加以改动。

观察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5)药房

调研发现共6家药房使用面积在20㎡以内,可见养老院的规模对药房空间大小的影响较小。8家养老院均只设置西医药房,其中一家养老院曾设置中药房,但因使用率低而关闭,中药因其种类多、储存要求多而提高了中药房设置及运营的难度。

且多家养老院的医生表示,设置西药房即可满足老人的日常疾病需求,因此建议养老院可仅设置西药房,有条件的养老院可设置西药房及中药房。共有5家养老院的药房设置发药窗口或柜台,可以有效阻止老人进入药房内部,使得药房在使用过程中有秩序,因此建议药房设置发药窗口。

药房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如下图,设计者可根据实际需求及柱网跨度等加以调整。

药房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6)检验室

调研发现养老院的检验室使用率较低,主要为老人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验。

检验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7)临终关怀室

笔者调研的养老院均未设置临终关怀室,有一家养老院表示可以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但其服务实际仅指在老人居室中设置帘轨并为去世老人提供更换衣物服务,老人家人表示希望有临终关怀室可以陪伴老人最后的时间,因此养老院有必要设置临终关怀室。临终关怀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如下表图所示,设计者可根据养老院的规模及服务定位确定应设置单人间、双人间还是套间形式的临终关怀室。

临终关怀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8)康复室

根据调研数据总结可以发现,当养老院康复室使用面积在23.79—145.23㎡时均可满足需求,其使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院方是否配备专业的康复师、是否按时举办康复课程、收费项目是否价钱过高。

结合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养老院康复室主要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为主,且多家养老院均将多种不同的康复治疗集中在一个较为开阔的空间中,将相比于将各功能分别安排在封闭的小空间中,集中的大空间将更有利于激发老人的多种活动行为,促进老人身体恢复,因此本文康复室的设计模式采用这种集中设置的形式。

在调查过程中,老人表示希望康复室功能丰富,但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康复室的使用与院方人力的配置具有较大关系,因此本文仅对康复室做出最低配置要求,建议院方综合考虑服务定位、康复师配置等情况后确定康复室空间需求。

康复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9)心理疏导室

调研的养老院中,仅有一家大型养老院设置单独的心理疏导室,但心理咨询师一般到老人居室或其他较舒适的空间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据其中一家养老院心理咨询师表示,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有安全感,到了陌生的环境进行心理疏导,易产生紧张情绪。另一家养老院则将心理咨询师安排到行政办公室办公,有老人需要疏导时,心理咨询师到该老人居室。

为考虑后期医疗需求提高,心理疏导服务普遍被大家接受,建议养老院宜根据自身情况考虑配置心理疏导室。

心理疏导室空间设计要求及设计模式

-03-

养老机构如何申办医疗机构?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38号),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申办,要按照以下要求来申办:

一、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应当符合相应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老年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护,安宁疗护等服务,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

二、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备案,并提交设置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设置医疗机构的决定和设置医疗机构的备案材料。

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应当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及内容。

四、在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每年现场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在开业后3个月内进行第一次现场检督检查。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应当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以下为备案材料样式:

-04-

医保问题咋解决?

2021年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哪些机构可以申请定点,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我们将《办法》中的关键内容大家整理如下:

一、这几类机构可以申请医保定点

1.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2.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妇幼保健院;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村卫生室(所);

4.独立设置的急救中心;

5.安宁疗护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院;

6.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

互联网医院可依托其实体医疗机构申请签订补充协议,其提供的医疗服务所产生的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相关费用,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与其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结算。

二、申请医保定点,必须满足6个条件

1.正式运营至少3个月;

2.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且第一注册地在该医疗机构的医师;

3.主要负责人负责医保工作,配备专(兼)职医保管理人员;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设内部医保管理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

4.具有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要求的医保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5.具有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要求的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和接口标准,实现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按要求向医保信息系统传送全部就诊人员相关信息,为参保人员提供直接联网结算。设立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医用耗材、疾病病种等基础数据库,按规定使用国家统一的医保编码;

6.符合法律法规和省级及以上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提交医保定点申请,这些材料必备

1.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或军队医疗机构为民服务许可证照复印件;

3.与医保政策对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文本;

4.与医保有关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相关材料;

5.纳入定点后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预测性分析报告;

6.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按相关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受理申请材料后,需要评估这些内容

1.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或军队医疗机构为民服务许可证;

2.核查医师、护士、药学及医技等专业技术人员执业信息和医师第一注册地信息;

3.核查与服务功能相适应的诊断、治疗、手术、住院、药品贮存及发放、检查检验放射等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

4.核查与医保政策对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评审的结果;

5.核查与医保有关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是否具备开展直接联网结算的条件。

评估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应将评估结果报同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对于评估合格的,应将其纳入拟签订协议医疗机构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应告知其理由,提出整改建议。自结果告知送达之日起,整改3个月后可再次组织评估,评估仍不合格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在本办法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评估细则。

最后,除了设立标准、申办程序与医保,还有一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医生从哪里来,虽然国家及很多地方出台了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但是落地很难啊,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以解决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稀缺的问题。

养老行业最佳学习资料!全场超低折扣大促销,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院搞医养结合怎样设置科室、医疗用房,布局医疗空间?
北京:打造“无围墙养老院” 探索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只要功夫深,20床乡镇养老院赚钱也成真!
智慧养老【519】养老服务用途范围包括那些(养老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来了!养老院护理型床位要这样设置
实用:养老机构如何内设医疗机构?看这里一目了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