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霁霞:过完“六一”过麦收

儿童节·麦收

作者:王霁霞

   儿童节和麦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但六一儿童节惹得些中老年人羡慕,想回童年,于是就有了“放学以后割草,积肥,拾麦穗”的美好回忆。其实,美好不美好都是过往,童年的记忆只不过是岁月给人留下的痕迹,是时代的烙印,再不堪回首也是段人生经历,再美好谁也留不住。不管你想不想,反正谁也回不去。我的童年就是那割草积肥拾麦穗的年代。

  每每过完“六一”,学校便放麦假了,最美好的事应当就是没作业,放了假的孩子们的任务也就是跟大人们过麦收,先是杠场,杠场的场景颇为壮观,人们热火朝天地干着,因为要担水泼场,所有壮劳力齐上阵,水桶叮当,扁担飞舞,麦秸翻飞,牛拉碌轴吱咛着转着圈,要半天才把场轧好,轧好的场在麦子没上场时是严禁孩子去场里折腾的。

接下来就是收麦子了,那个年代收麦子也算一条龙吧,披星带月老少齐上阵挥镰割倒麦子,然后捆成个子,再装到牛车上,拉到杠好的场里,再用铡刀把麦穗铡下来,用叉摊在场上,经过正午太阳暴晒,再用碌轴轧场,再翻场,起场,扬场一道道工序完成后,才有金黄的麦粒呈现在人们眼里。我童年的麦收,大人们几乎是二十四时连轴转的;所以回忆童年的麦收没觉得美好有趣,只是感慨时代进步,世界殊变,让农民不再超负荷的辛劳。

     又是一年麦收季,进入小满节气,我们这一方水土上的小麦就进入了灌浆期,一渠清水映翠绿,吸足了水的麦穗由轻变重,麦粒由小变胀,天气也由微热转为暴暖,日光沐浴着麦田,热风劲吹麦田,麦田一天一个样变戏法是的变换着颜色,昨天还是绿漫双目,转天就呈微黄,绿波涌动着变成了金碧辉煌。节气不绕人,芒种即临,麦芒直尖尖的泛着微黄,扯一穗子玩于手掌,搓出来的麦粒鼓涨的像要爆裂似的,天佑百姓,愿今年的麦子不只多收三五斗。现在的麦收轻松得跟平常日子没什么区别,只待麦田金灿灿,机鸣人欢闹就是过麦收了。

    芒种三天见麦茬,现在的麦收只消两三天便告捷,孩子们也不再放麦假,麦收对于他们也不过是几台收割机轰鸣于金黄的麦田里,无数三马子嗒嗒在田头道旁便已颗粒归仓了,我在想,将来现在的孩子回忆童年,记忆里有麦收的影像吗?大概是没有的吧,他们的记忆里应有的是儿童节里的歌舞欢娱,是父母陪伴成长的感恩,尽管六一、芒种相连,孩子们也只知儿童节而不知麦收吧。

      牵强的把儿童节和麦收放一起是迂腐呢?还是想纪念一下自己的童年?亦或是给现在孩子留个笑柄,不得而知。只是不忘当初过完六一过麦收的那些年。

     

顶汪村王霁霞:杨树迎春

正月十三杂记(作者:顶汪村的刘町人)

王霁霞:约你去看麦青

王霁霞:今昔十八庙

扫码关注《独立疏篱》

投稿加微信

 关于打赏

 有关读者赞赏,发表后七日内二十元以上一半归作者稿费,一半归平台管理费用,不足二十元归平台管理费用。

——点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一种支持——


肃宁瞎咧咧

草根文学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一年的秋天,我们在割粮食、打场!我经历过,我转了!
麦子熟了
周青松:又到麦收时
麦收记忆
六月,记忆深处的麦收时光
风吹麦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