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好作家那么多,为什么莫言最先获诺奖?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2012年10月11日晚上,瑞典文学院“突然”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中的一个章节,作为对莫言作品的介绍。

说到“突然”,是因为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个作家叫莫言,也不知道他写过什么作品。

然后莫言就上了XWLB、RMRB的头条,作为第一个大陆土生土长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中国人,连他们老家房前屋后的草和树都跟着荣光了起来,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拔走不少。

尽管大众对莫言不太了解,但不能否认,莫言通过小说表现出的文学水平和能力,使他在中国健在的、最好的作家群体(可能是最好的100位作家或1%的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专业判断。

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很难说莫言的文学水平一定是中国第一,在中国最好的作家群体中,每个人都具备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

至于是谁最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运气外一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最后是莫言获奖呢?

后续的报道展示出了很多内容也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这个事情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很突然,但对于文学圈的人来说其实是有所预见的。

日本的著名作家、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就曾经说过:

“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看好莫言。”

这个判断不是随便下的,其实有自己的依据在里面:

根据莫言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1988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顶级电影节的金奖。

另一方面,在文学上,中国并不缺乏高水平的作品和作家,但由于语言的鸿沟,大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无法被国外的读者了解和认可。

同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委员们大部分是欧美人士居多,因此,在中国国内可能影响力很大的中国作家及作品,对这些评奖委员们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更别说让这些中国作家及作品获奖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莫言则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正如陈安娜(瑞典翻译家,莫言作品的瑞典文翻译者)所言,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被译介至国外数量最多作品的作家就是莫言。

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作品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

在如今的英、法主流阅读市场上,莫言作品的翻译既是中国作家中最多的,也是最精准的。

这使得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前,就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萦绕在他头顶的获奖呼声一直比较高。

年逾古稀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被中美媒体称为“唯一首席接生婆“。

他与莫言有过很愉快的合作,他翻译了很多莫言的小说。“首席”凸显了葛浩文的翻译水准,而”唯一“也折射出中国文学在欧美得到的译介并不广泛。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认为,翻译是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阻碍因素。

可能中国还有许多作家比莫言的文学水平还高,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更不要说让他们评选这些作家及作品了!

这种情况其实与我们工作的情况相似:可能你的技术水平及能力比另一个同事高,但领导不知道,他们也没机会看到,理所当然地,他们就会选择自己比较了解且自认为最为合适的人来合作了。

在莫言获奖后,媒体还翻出了许多有意思的花絮,这些花絮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作为大师的莫言,其实很会抓住机会主动展示自己,让人们认可自己

如何做到高效学习和思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蒙:莫言获奖说明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世界关注
【莫言】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欢喜有人悲
感谢你,莫言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