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部分人是干不过环境的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不会建知识体系,学多少内容都没用 ·

01

在专长和卓越人士的的研究中,最初的研究中有一个流派是基于“血统论”。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欧洲历史上,那些卓越人物都是成家族出现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厉害人物除了有厉害的老子外,还一定有厉害的亲戚。这些厉害的儿子孙子爷爷妈妈姥姥姥爷各种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各种交叉通婚,然后就产生了更多卓越人物。

这样的结果就是,NB的人通常都会有一群NB的亲戚朋友。他的家族,会有很多卓越的人扎堆出现。

咱们国内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说法,譬如绍兴的俞氏家族(不清楚自行百度),将军事、政治、文化、科学人物都串连进去了。微博上还流传过某明星的显赫家族什么的。

当然,后来的更多研究证明这种“血统论”不靠谱,原因是之前的样本太小,还有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成就小是因为没机会,而并非血统低贱的问题。

血统虽然不靠谱,但环境却很重要。

譬如你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对于成年人更重要的是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做的环境很重要、你的同事是谁跟谁在一起工作的环境也很重要。

低于半价24.70元优惠中点击购买

在成为卓越人物这个事情上,除了依赖于个体的天赋、性格、努力程度以外,跟外部环境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大学同宿舍的两个人,假设都想有所建树,但20年以后差距仍然会很大。

假设甲去了深圳,好容易找到一个工作,但这个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每天都亚历山大,有很多高难度的任务需要完成。同时同事都很努力和优秀,竞争压力高。

乙去了一个悠闲的事业单位,特别悠闲自在,没有压力也没有竞争,当然也不没有那么多很难的事情需要他去搞定。

甲看到深圳那高耸入云的房价,想安居乐业这个基本的要求,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人可依靠,只有自己下功夫,花更多的时间去实践、研究,涨自己的本事才能升值。而乙同学从来不用考虑房子,也没有竞争压力,许多时候做的多了甚至不如做的少,这样的环境下奋斗的劲头也会少很多。

20年后,甲乙同学在专业上一定会有很大差距。当然,追求卓越不一定是每个人喜欢的,这是个人价值观下的选择,没有对错。

02

差不多资质和基础的人之所以在数年后能力差距很大,其核心的原因在于是不是有足够多、足够困难的实践,换句话说你是不是有机会做了很多大的、困难的、需要你殚精竭虑才能搞定的项目,是不是被项目和任务压迫过,这是根本。

许多人足够聪明人也足够勤奋,但由于所在的机构和岗位没有机会去实践,个体也不能去争取机会,即便学了很多,却没有真正操练的机会,则还是无法实现真正的掌握和飞跃,永远达不到精通的层次。 

实践的机会一定在各类机构里面,大部分人还是要在各类组织里面发现这样的机会。

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那些“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地方可能真的不是什么好单位,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都爱找所谓的“好单位“,而他们的定义就是名气大、机构大,最好是公务员、最不济也是央企、外企,但这些真不一定是好单位,而许多时候却可能是你成长和长进的坑。

要想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这些机会数量上要足够多,没有人可以一次实践就真正弄明白事物背后的规律;

同时这些机会不能是重复劳动,如果你从事的都是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解决的都是差异不大的问题,那么你可以长进的程度也不会太大。

去哪里找到这样的机会,这真是一个难题。

许多有天赋的人,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和环境被耽误,今天虽然不是当年那样的政治环境,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前仍然有许多机构其实不是真正干活的地方:许多人的聪明才智都用在看某个或某几个领导的脸色,而不是想着去真正解决问题,最后变成了会“混事”的专家。相信你也见过这样的人,人聪明绝顶名校毕业,做人也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但就是没有干出有价值的事情来。

记得在一次项目调研中,是面对航空行业的工程师们进行访谈,在访谈各个层次的工程师时(既有毕业几年的新手,也有已经成为型号或者系统负责人的骨干和专家),我们都问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阻碍你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参加型号任务的机会。

如果能够参加到全集团的重点型号任务的研发过程中,成长的机会就多。

但并非所有工程师都能参与,有的是参与民品项目、有的参与细枝末节的支撑项目,所以这是造成大家进步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

那些能够快速成为系统或者型号专家的人,是因为有更多的参与了重点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自己下工夫学习和思考外,因为被任务压迫、较高的要求、严格的时间节点,或主动或被动的让他们快速提升。

03

普通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环境的产物:被逼着成长

当没有外力逼着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追求安逸。当外界的环境要求不高的时候,当没有人环境非要逼你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选择能应付过去就算了,这是人之常情。

在没有明确要求也没有清晰方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个事情这种人有,但很少。

这种外力的逼迫,除了来自于地域差异,也会来自于领域、行业甚至跟你所服务的机构关联紧密。

有的领域已经很成熟了,再怎么努力也难有大的突破出来。还有如果你服务的机构从来没有困难的、复杂的项目,那可能你也很难提升!

常有人说“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装不下梦想”,也掀起过好多次逃离北上广的热潮。在许多小城市里面却有着某个领域或者行业全球最先进的研究、设计、生产机构,这个时候你做的工作和你的同事就是最牛的,也一样可以快速成长。

也许有人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在一个小城甚至村庄里,只要有互联网,我也可以了解学习全世界,这当然没错。

如果仅仅从获取显性知识和公开信息的角度看,地域影响不大。

但是知识真正转化成你自己的能力需要有实践和历练,你认为自己学习了甚至学会了,都不算数。

没有实践的环境、没有真正去干活解决问题,没有做大的项目困难项目的机会,只不过是自己认为自己知道而已。

好的地域、好的公司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这里的机会指的是:能够接触到你行业内最新的理念、方法、技巧和工具,更重要的是NB的同事领导、需要创造力的项目机会和任务要求。

后者甚至更重要,对于成年人而言,同伴学习(这也是我们成立【二班】的原因吧)、实践中的学习才是根本。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创新产业都是区域性的,譬如好莱坞拍戏、硅谷IT互联网等。

当然,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内在因素。我们也曾经见过,不少人的机会很好,在很大的城市里很知名的机构工作,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但这些人却只会利用机构的光环,本身从来没有下过功夫,结果是没有一点修为和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在给每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没有外在压力时你也可以激发更大的内在动力,没有实践机会时可以多去争取,领域和行业公司都可以换。虽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但并不能阻碍他胸怀天下。

对于致力于有所成就的人而言,多跟自己较劲,远离舒适区。无论在哪里,有所成就的人最后靠的还是自己!

不会建知识体系,学多少内容都没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可惜,你只是见多识广
对于个人的长进,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重要吗?
为什么干活的是你,升职加薪的时候却没有你?
个人如何采用敏捷的工作方法
创业者需要的基本素质
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除学习外真正拉开人跟人差距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