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领月:村里来了电影队

村里来了电影队

社员同志们注意啦,今天晚上咱村儿有电影!

随着大队办公室屋顶上那高音喇叭里的一声呐喊,整个村子就象一潭静水投进了一块大石头,立马就躁动了起来。

地里干活的社员们,心里早已长满了“毛草”。带工的队长也非常理解社员们的心情,便提前宣布收了工。干活归来的大牲畜们,没有来的及被栓在树桩上喘口气,便让心急的饲养员牵走拴在了槽头上。一向做饭不着急的懒婆娘们,也早早拉起了风箱,打着了火。太阳还没有落窝儿,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便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与此同时,村中小学的老师们,也都很负责任地向自己的学生们叮咛完了晚间应注意的文明事宜和安全事项,并提前将校门打开,放出一群活蹦乱跳满街撒欢的“小羔羊”们。如果留意的话,这时村里还会出现不少平时少见或未见过的新面孔,不知是谁家的女婿和外甥,也不知是谁姑舅娘姨家的表哥与表弟?细细问来,却都是为看电影而来的亲戚。有童谣曾唱:拉大锯、扯大锯,姥娘门上唱大戏,请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你也去……村里演场电影,俨如唱台大戏。

傍晚前夕,放映员们早早选好了开阔的场地,挂好了银幕,架好了放映机。并拉响摩电机,开足扩音器,“哇啦哇啦”地划起唱片,放起歌曲。这一来是为了调试好机器,确保演出质量。二来算是正式向人们下了通知:电影队真的来到了。

“小三你个混蛋东西,跑哪去了你,再不家来可没你的饭吃啰!”

“小石头,吃饭喽,不知今天有电影吗,晚了可占不上地方啦!”这时的孩子们哪里还有心思听大人们的招呼,那嗡嗡作响的摩电机和嘎嘎转动的放映机,早已勾去了孩子们的魂魄。他们望着眼

前这些神秘的家伙,几次想伸手去试摸,却总是半截里又战战兢兢地缩了回来。他们瞪着稚嫩惊讶的眼睛,拼命地瞅呀看呀,执意要看透这些铁家伙们的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的秘密。

一村演电影,多村都互动。

天刚一擦黑儿,八方进村的路上早就人头攒动、形影如蚁了。有倾巢而出的老小,身背着、肩扛着;有甜甜蜜蜜的情侣,手牵着、臂挽着。或三五成伙,或结对成群,熙熙攘攘,鱼贯而行,如辐辏般向毂上汇集着。任有多大的场地,也会被或坐或立的人们占得拥拥挤挤。

电影开映前,应是最热闹之际。挨挨挤挤的人群晃来荡去,象波浪在滚动。脚被人踩疼的尖叫声、挤倒凳子的埋怨声、争场地翻脸后的吵闹声、大人找孩子的喊叫声,夹杂了调皮小子们的唿哨声、打闹声,此伏彼起,震耳欲聋。像刚刚煮开的一锅乱粥,嘈杂喧闹,乌烟瘴气。

尽管秩序糟糕,村干部却也会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会发表讲话。内容无非都是抓革命促生产、计划生育、踊交爱国粮或管住乱跑猪羊等,尽管讲的慷慨激昂,却也压不住场内嘤嘤嗡嗡地喧闹声。只有待到放映机上的场灯嘎然熄灭,一道刺眼的白光满满地投射到银幕上时,喧嚣的场内才会尘埃落定,鸦雀无声,成百上千双兴奋的眼睛就齐刷刷地挂上了银幕中。

电影一开映,按照贯例首先要演“加片”。内容大都是中央领导人的接见或出访,再就是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典型报道。尽管内容枯燥,却也要看放映员们的心情好不好,高兴了多放两卷儿,不高兴了就少放。因为“加片”不收费,所以便成了放映员们“以权谋私”的工具。“要想演加片,给包荷花烟”。因为当时的荷花牌香烟市场价格高达两毛五一包,是领导干部们和有钱人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不过,这也只是放映员们互相调侃的口头禅罢了,给烟不给烟,加片照常还是要演的。

七十年代初,各公社刚刚开始普及电影队,我有幸成了第一批公社放映员。那时影片品种很少,除了“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就是样板戏,反来复去就那么几部。内容讲的是突出政治,人物追求的是“高、大、全”。一部同样的片子,有时要在全公社上映好几遍。尽管如此,在那文化生活极度贫缺的年代里,电影也称的上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粮。一听说哪里有电影,不管相距多远,路多难行,不少人总会每次都摸黑赶了去。有一次,我们在演出京剧《龙江颂》时。就发现野旺村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电影队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一直跟着转完了全公社十多个村子。有人揭秘说他暗恋上了剧中的江水英,一天不见想得难受。此话是真是假,自然没人好意思考证。但是,那时人们对电影的渴望与执着却是至高无上,不可置疑的。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南青林村演出大型纪录片《乒坛盛开友谊花》,演到半截突然喇叭线被人踩断,因一时找不出原因,我们便硬着头皮演起了“无声电影”。不想,观众们依然全神贯注没有一人退场,直感动的我们频频向大家道歉赔礼。

说话间几十年的功夫过去了。细想起来,那些应是时代的造就和佐证。你想,那时的农村人能见到什么?顶多听回说大鼓书的或看回打把式卖艺的庄稼玩艺儿。电影毕竟是当时最现代和最先进的文化形式,又有声又有画,还活灵活现地和真的一样,这怎不会让这些长期受尽文化饥渴煎熬的乡巴佬们眼界大开,兴奋不已呢?现在农村户户有了电视机、影碟机,有的还上了互联网,足不出户,想看啥有啥。以前人们盼电影的那种迫切和看电影的那种踊跃自然就降温了许多。可再静下心来细细咂摸咂摸,过去的那种场面不但热烈壮观,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与人之间将亲情和乡情的距离拉近。看来,过去的东西有些还真值得让人们去留恋呢。

赵领月:清凉江里捉鱼趣

赵领月:清凉江里的坷垃仗

赵领月:盆窑记忆

赵领月:牛棚轶事

赵领月:悠悠机杼声

赵领月:想起当年的小喇叭


红梅欢迎您把身边的小欢小喜小幸福或者所见所闻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

1。关于投稿  投稿须原创首发,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自愿、文责自负。投稿一周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他投。

2。关于读者赞赏   文章发出一周内阅读量超过300,读者赞赏归作者。

  邮箱 13473831355@163.com

  微信 13473831355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电影我的梦
回忆儿时的电影。
乡村记忆——俺村来了电影队
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员,女人抢着嫁,是个“肥差”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记忆犹新的露天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