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什么?我大清朝亡了?朕给后人修的《四库全书》在哪呢?

古代的中国人,对书非常重视,对文化的保存也非常重视。

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史官开始修史书,保存古代的故事。而到了后来,皇帝也主持保护古书。

从隋文帝到明朝永乐帝,都做了相关的工作。一直到清朝,乾隆皇帝觉得自己也该修一个大百科全书,才能突出自己的功绩,这就是《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为了防止遗失或者发生意外,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那么,这部经典的大百科全书,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吗?下面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七部四库全书的命运,觉得内容过长的可以直接看文末~

文源阁本: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源阁本被烧毁。

文澜阁本:1861年太平天国攻占杭州,文澜阁藏书楼倒塌,文澜阁本遗失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后来经过民国、共和国多次修补,在2008年将大部分都修订好了,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

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

文津阁版:原藏于承德避暑山庄,1913年由国民政府运归北京,藏于文华殿古物陈列所。1915年,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成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

文宗阁、文汇阁版:道光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文宗阁本《四库全书》遭英军破坏,不过还没有完全被毁。太平天国势力发展到江浙时,镇江、扬州被太平军攻克,文宗阁、文汇阁及其所贮《四库全书》一同化为灰烬。

简单来说:目前还剩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三部完整版,以及文澜阁的半部,总计三部半。

好在当初乾隆帝让人抄写了多部,所以今天,我们才能有《四库全书》看。虽然修书时也毁了好多书,但是也保存了一些典籍,功过参半吧!

大家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四阁”与“南三阁”
历史上的今天——1782年3月12日,《四库全书》编成
聊聊紫禁城中最大的皇家藏书楼——文渊阁
《四库全书》及其七座藏书楼
皇家藏书楼文宗阁再现镇江金山
清代七大藏书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