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一年的乡试

说实话,我没参加过高考。成人高考倒是参加过,那和正儿八经的高考不是一回事。
 
但并不妨碍我们关注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今天的读史,就来说说戊午科场案。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萌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乡试是科举史上各级考试中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范进中举》讲述的就是乡试的故事。
 
范进是个穷书生,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尽遭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这一次,范进终于中举,但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得消息,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
 
时间指向公元1858年,是为咸丰八年,也是戊午年。这一年,顺天府(北京)举行乡试。主考官由两朝元老柏葰担任,副主考官则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御史程庭桂。
 
柏葰素有正直之名,为官的口碑还算是不错,咸丰皇帝认为由他担任主考,可以放心。万万没想到,清朝第三大科场舞弊案,就发生在正直的柏葰身上。
 
当时,有一个名叫罗鸿祀的考生,搅动了这个秋天的风云。此人才学浅薄,不过家里有矿,人傻钱多,就动起了歪脑筋。
 
经过一番勾兑,罗鸿祀联系到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重金贿赂,请他暗作手脚。之后,通过靳祥的介绍,罗鸿祀又结识了柏葰和另一个考官浦安,金钱开道,上上下下贿赂了一圈的人,以为稳操胜券。

拿人钱财,替人中举。柏葰阅卷时,将罗鸿祀订为副榜。然而,靳祥藉整理考卷的机会,从正榜中取出一卷和罗鸿祀的考卷对调,于是罗鸿祀变成了正榜。
 
清制,考取正榜的考卷要接受复审,时称“磨勘”。柏葰把罗鸿祀的试卷放到副卷,也能中举,只是名次靠后,但可以避免被复查。现在好了,靳祥头脑发昏,弄巧成拙,帮了一个天大的倒忙。
 
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罗鸿祀的考卷文理极不通顺,且错别字多达三百余字(八股文总字数为三百至七百字),磨勘官见此,知道事情不单纯,但碍于柏葰的权势,不敢驳回,只向御史孟传金透露此事。
 
孟御史尽忠职守,听到后立即上奏。咸丰帝闻及此事,怒不可遏,立刻派宦官取罗卷,亲自复审。咸丰不傻,自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为慎重起见,也是为了给柏葰一个台阶下,咸丰让罗鸿祀单独重考,并派心腹大臣肃顺监考。结果,罗鸿祀又交出了一份粗劣的考卷,成绩一塌糊涂,也就坐实了作弊案。本案被钦定为“通关节”,命交刑部会同肃顺、载垣、端华、陈孚恩等在朝廷掌握实权的大臣审案。
 
拔出萝卜带出泥。柏葰一干人等,皆被抓捕。
 
打了老虎之后,竟然还冒出了一只苍蝇。这次考试之中还有另一个舞弊的人,这个叫平龄的考生,是个京剧演员,按照清朝的规定,戏子是不能参加科考的。
 
平龄不仅参加了科考,还考的很不错,名列第七。如此一来,自然遭到了其他考生的举报。后来查实,平龄的试卷确实被人修改过,动手脚的是副主考程庭桂的儿子。
 
咸丰帝大怒,决定严办此事。
 
咸丰九年,载垣等奏请先结柏葰与罗鸿祀案。收贿的靳祥知道东窗事发后,畏罪自杀,而柏葰按律当斩,咸丰帝念及过去对柏葰十分倚重,有意从轻发落,然而肃顺按律力争不可,认为科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应该严格执法、明正典刑,朝廷大臣亦无人愿搭救。
 
柏葰遂和浦安、罗鸿祀等人一同被判死刑,于次年被斩于菜市口,为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清史稿》对此事评论——“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代最惨烈的戊午科场舞弊案
慢读丨海南这块匾额背后,埋藏着一波三折的历史谜案
中国科举史上因舞弊案被处死的唯一一品大员
换试卷儿、改成绩这件事儿,一百六十年前也有过,看皇帝怎么处理的。
清朝正一品大员临刑前自信皇帝会赦免 转眼人头掉地
清朝最倒霉的军机大臣:收取二十八两白银,就被皇帝处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